富锦市老科协 丁兆贵
2019年12月19日,年终岁尾,市文联组织各文艺家协会到工业园区绿谷酒业有限公司参观。
机会难得,我跟随大部队乘绿谷酒业的专车,迎着灿烂的朝阳,在皑皑白雪间穿行,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
一下车,宽敞整洁的厂区、白墙蓝瓦的厂房便映入眼帘。“党旗飘扬聚能量,引领绿谷再扬帆”这行醒目的大字镶嵌在厂房山墙上,令人振奋,彰显了绿谷人开拓进取的目标和方向!虽然寒冬的塑风没有丝毫客气的痕迹,但心里却充满着兴奋和好奇,感觉不到一丝的冷意。
在公司领导和引导员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一个大库,面积足有几百平方,西侧粮囤如山,都是从各省代收点收上来的一等一的高粱。囤旁数台绞龙如大炮一般威风凛凛地架在那,一台小型铲车停在北侧的高粱堆旁边。东侧如砖般一摞摞码放整齐的酒段占据了半壁江山,令人惊奇!
走进加工车间,但见雾气缭绕,酒香弥漫,数十名工人正在白钢蒸锅中往外撮酒糟。好大的一堆呀,散发着酸酸的浓浓的味道。就听身边的人说:“多少年没闻到这种味道了,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工作岗位啊!”我猜他内心一定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啊!
在一个立式大罐中正流出纯净透明的酒,工作人员说:“现在就只剩酒稍子了。”从溜上淌出来的酒分三种:头溜酒度数最高,能达到七八十度;中间淌出来的酒度数降低了,但味道最好,直接拿到市面上,一斤就能卖五六块钱,如果保存三五年,那价格可就成倍地翻;最后淌出来就是酒稍子,味道就会大打折扣。
我看到大罐的旁边是一溜溜的铁桶。桶上边儿的口小,有盖儿,类似于壶,里边装的都是今天生产的白酒。
我问工人师傅“一天能生产多少酒啊?”
“四吨酒,我们一年就能够加工3000多吨粮食。”
“产量不错嘛!”我赞叹道。
正在这时,引导员举起小喇叭说:“各位朋友,请来品尝一下纯正高粱酒,好喝不醉头!”
只见一张桌上摆着一排酒杯和数瓶同城二锅头白酒,不少人正在品着。
我走到桌前,端起小酒杯喝了一口,咂吧咂巴嘴,一股沁入肺腑的酒香瞬时到达神经中枢。不错,有五粮液的味道。
接着,我们来到发酵车间,1288口地缸埋入地下,一部分露出缸口,一排排,一列列,整齐壮观。大部分地缸大都蒙着盖子。引导员介绍:这些缸必须选用老缸,洗刷干净,埋到地下,只为酿出来的酒味道纯正清香。今年,公司又扩建了5000口地缸。
这酒是怎么酿成的呢?据操着浓重河南口音的酿酒师傅讲:先选优质高粱拌湿,在蒸锅蒸熟,再加入曲子等配料,一齐放进地缸里发酵30天(如果发酵时间短,那酒的质量和清香就会差之千里),再取出来装进蒸锅蒸,蒸汽冷却后就变成了酒,顺着大罐口流出来。
道理很简单,经过千年的发展,酿酒技术已经更加成熟先进。
自古时杜康酿得第一杯美酒后,这酒就成了最佳饮品,同时孕育了厚重浓郁的酒文化,经过才子佳人的吟诵,流传千古。
三国时曹操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诗圣杜甫则“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一腔忧思;杜荀鹤“一醉能消万古愁”,道出了酒的能量。酒是一种能量,李白斗酒诗百篇;酒是一种思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是一种洒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酒是一种豪放,“愿君把酒休惆怅,四海由来皆兄弟”;酒更是情感的凝结,“酒逢知己千杯少”。
千百年来,酒演绎着多少悲欢离合,见证着历史的成败兴衰!
绿谷酒业就是乘着改革的东风发展起来的行业龙头企业,从一个二龙山镇新建村的小作坊,在市委市政府激励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拼搏和自我蜕变,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富锦市白酒行业的领头羊。2019年,在第20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中荣获“双金奖”,值得祝贺!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能够走上国际酒业舞台,为龙江争彩,除了钦佩,更值得点赞!现在绿谷酒业的产品不但畅销国内外市场,还带动了市域经济的发展和待业人员的安置,树立了新时代企业的良好形象,展现了企业家非凡的魄力和实力。
通过采风我们看到,松花江南岸的边陲小城,一家家民营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在新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正像一只飞翔的海东青,在灿烂的阳光下,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绿谷酒业,酒香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