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全景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佳木斯市现代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2022/8/29 10:48:39

发布时间:2021-12-24 14:46:5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佳木斯市现代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20211216

(此件公开发布)
            

 佳木斯市现代畜牧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2021—2025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关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总体部署,加快构建高效、生态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推进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将畜牧业打造成佳木斯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依据《佳木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机遇挑战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现代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加速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建设,全市现代畜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发展现状。到2020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41.0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3.25万头)、肉牛存栏27.74万头、羊存栏47.9万只、家禽存栏1193.52万只、奶牛存栏0.67万头;生猪出栏170.53万头、肉牛出栏18.95万头、羊出栏43.22万只、家禽出栏1415.91万只;肉类总产量19.4万吨、禽蛋产量8.62万吨、鲜奶产量3.06万吨。牧业产值实现123亿元。

1.生猪。现有郊区、桦南县2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区),汤原县、桦川县2个省级生猪调出大县。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329个,其中,年出栏生猪500—1000160个,年出栏生猪1000—3000135个,年出栏生猪3000—500021个,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13个。

2.肉牛。主要分布在桦南县、郊区和汤原县,现有年出栏10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68个。

3.奶牛。主要分布在富锦市、郊区和汤原县,1000头以上奶牛规模牧场2个。

4.肉羊。主要分布在桦南县、郊区、富锦市和桦川县。现有年出栏200只以上肉羊规模养殖场112个。

5.家禽。主要分布在郊区、汤原县、桦川县、桦南县和富锦市。现有规模养禽场165个,其中,蛋鸡存栏1万只以上规模养鸡场76个,肉鸡年出栏1万只以上规模养鸡场89个。

6.特色养殖。主要有桦南县的乌驴、柞蚕产业,汤原县的梅花鹿、马鹿、莲花黑猪产业,东风区东北黑蜂产业,同江市的紫貂产业,抚远鲟鳇鱼产业等。

7.饲料加工。主要分布在郊区、桦南县、汤原县和富锦市。现有饲料生产企业18家,其中,浓缩、配合饲料企业11家,添加剂生产企业1家,单一饲料企业6家。设计总产能260.35万吨。

(二)发展机遇。

1.自然条件优越。我市地处北纬45°56′—48°28′的黄金养殖带,土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水系发达、光照充足,环境承载力较大,适合各种畜禽养殖,是发展无公害、有机农畜产品的理想之地,具备发展绿色肉、蛋、奶食品的良好条件。

2.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富集。我市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心城市,区域中心的引领和集聚作用日趋增强,水陆空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有利于产品运输和销售。同时,佳木斯口岸众多,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对俄合作潜力巨大。我市周边5个地级市和29个国营农场,有1000多万人口,畜产品具有较大的区域市场空间和优势。全市拥有草原面积8.4万公顷,拥有耕地近3000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220亿斤以上。每年近66亿斤的玉米产量和大量的玉米秸秆、豆粕、糠麸等农副产品,为大规模发展生猪、奶牛、肉牛、羊、家禽等畜禽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保障,具备建设国家战略性畜禽保障储备供应基地的资源条件和超强承载力。

3.畜产品加工潜力较大。目前,我市只有年屠宰加工肉鸡1000万只能力肉鸡屠宰加工企业2个,年屠宰加工肉羊3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企业1个,年屠宰肉鸭2000万只能力肉鸭屠宰企业1个。生猪屠宰加工、肉牛屠宰加工及肉类精深加工、乳制品加工基本空白,与我市畜禽养殖规模不相适应,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空间和潜力较大。

4.服务体系健全。拥有市县乡村四级畜牧兽医管理和推广服务机构共81个,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600余人。拥有佳木斯大学、佳木斯职教集团、黑龙江省农职院、省畜牧研究所三江实验站等教学科研机构,每年可为我市培养大批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5.政策机遇难得。国家和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和规划为我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面临挑战。当前畜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长期积累矛盾交织叠加,给佳木斯市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1.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水平偏低。发展方式落后,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水平偏低,经营效益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畜禽育种基础薄弱,重引进轻选育,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种养结合不紧密和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逐步凸显。

2.产业竞争力不足。产业化集成化进程缓慢,产加销衔接不够紧密,精深加工偏少,产业链条不完整,组织化程度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规模小、产品加工链条较短,品牌弱、竞争力差,缺少产业化大型企业集团,导致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力不足。

3.智能化数字化程度低。在我市畜牧产业各环节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还是空白,缺少集团智能化数字平台,包括小环境精准控制系统、畜禽健康管理系统、智能化畜舍报警系统和环保数字化智能平台等。与先进地区相比,三低一弱(生产效率低、生物安全等级低、综合效益低、竞争能力弱)。

佳木斯市畜牧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十四五时期,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将集中快速进入畜牧产业,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前景可期,必须凝神聚力,持续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佳木斯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新局面。

二、主要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和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农业强省和实施现代畜牧业发展工程,紧扣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作出的总体部署和提出的工作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全产业链谋划、全要素投入,聚焦精准招商引资,实施八大行动,积极推进畜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种植与养殖相配套、加工与养殖相匹配,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智慧化、生态化养殖,着力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努力把我市畜牧业打造成为强市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布局、分区施策。统筹考虑资源、环境、市场、发展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产业空间、主导品种和发展重点,形成优势产业突出、区域重点明确的发展格局。

——坚持市场引导、龙头牵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融合发展,坚持全产业链联动、一体化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畜牧产业化、规模化水平,构建完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坚持养殖必治污、治污保养殖,统筹规划产业发展与资源承载、环境保护、种养结合、草畜配套,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牧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技支撑、节本增效。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我市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标准化、疫情防控精准化和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我市畜牧业高效益、高质量健康发展。

——坚持多元投入、夯实基础。坚持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畜牧产业。增加畜牧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动物疫病防控资金投入,提升畜牧产业抵御风险能力。

——坚持防疫优先、安全发展。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防范畜牧产业风险和防治人畜共患病的第一道防线,着力加强防疫队伍和防控能力建设,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基本建成百亿产值规模肉类产业集群和百亿产值规模乳业产业集群,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

——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全市生猪出栏达到300万头,肉牛出栏达到50万头,肉羊出栏达到100万只,家禽出栏达到3500万只以上,蛋鸡存栏达到800万只,奶牛存栏达到7万头以上,肉类总产量达到50万吨,鲜蛋产量达到10万吨,生鲜乳产量达到50万吨。

——产业化集群化进程加快。力争引进或培育3—5家国内知名养殖、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于一体的企业,5家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和1—2家乳品加工等龙头企业。力争引进或培育1—210万吨产能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

——防疫安全水平大幅提高。全市畜牧兽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无重大畜禽疫病发生。

——生产与生态更加和谐。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的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升。

 

佳木斯市现代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标

版块

指    标

单位

2020

2025

备注

 

 

 

 

 

生产体系

 

 

 

 

 

生猪存栏

万头

141.04

200

约束性

猪肉产量

万吨

13.3

35

约束性

家禽出栏

亿只

0.14

0.35

约束性

牛羊禽肉产量

万吨

6.77

15

约束性

奶牛存栏

万头

0.67

7

约束性

生鲜乳产量

万吨

3.06

50

约束性

蛋禽存栏

万只

677.01

800

预期性

禽蛋产量

万吨

8.62

10

预期性

羊存栏

万只

49

102

预期性

大鹅存栏

万只

200

300

预期性

省级生猪调出大县

2

3

预期性

加工体系

产值超10亿元全产业链

0

5

预期性

屠宰加工企业

20

25

预期性

乳品加工企业

2

3

预期性

5—10万吨加工企业

0

3

预期性

防疫体系

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

%

100

100

约束性

强制免疫病种抗体合格率

%

70以上

75以上

约束性

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率

%

90

95

约束性

三、总体布局

(一)生猪主产区。以郊区、桦南县、桦川县为生猪产业集聚区,汤原县、富锦市、东风区为产业发展补充区,其他为适度发展区。

                  生猪存栏目标任务           单位:万头

地  区

2020

2022

2025

郊  区

52.44

58.5

68.5

桦南县

23.66

32.58

45.

桦川县

18.46

21.5

26.2

汤原县

20.38

21

23

富锦市

19.24

22.4

27.5

东风区

1.56

1.82

2

其他地区

5.3

6.2

7.56

合  计

141.04

164

200

(二)奶牛主产区。以汤原县、富锦市为奶牛产业集聚区,桦南等玉米集中种植的县区为产业补充区,其他为适度发展区。

 

奶牛存栏目标任务

                                                           单位:万头

地  区

2020

2022

2025

汤原县

0.3

1

5.5

富锦市

0.25

0.3

1

其他地区

0.12

0.2

0.5

合  计

0.67

1.5

7

(三)肉牛主产区。以桦南县、郊区、汤原县、同江市为肉牛产业集聚区,富锦市、抚远市、桦川县为产业潜力增长区。

 

 肉牛存栏目标任务         

                                                单位:万头   

地  区

2020

2022

2025

桦南县

8.4

12

24

市郊区

4.07

6

12

汤原县

5.92

8

15

同江市

0.85

3

10

其他地区

8.5

10

15

合  计

27.74

39

76

(四)肉羊主产区。肉羊产业以富锦市、桦南县、桦川县、郊区、汤原县为产业集聚区,同江市、抚远市为潜力发展区。

     肉羊存栏目标任务           

 单位:万只

地  区

2020

2022

2025

桦南县

9.64

12

22

富锦市

7.6

9

19

汤原县

9

10

20

郊  区

5.1

7

15

同江市

1.63

2.5

8

桦川县

13

15

23

其他县区

1.93

2.5

5

合计

47.9

58

115

(五)禽类主产区。蛋鸡产业以郊区、汤原县为产业发展集中区。肉鸡产业以富锦市、桦南县为产业发展集中区。

家禽出栏目标任务

                                                           单位:万只

地  区

2020

2022

2025

市郊区

455.5

515.5

690

汤原县

240.95

272.5

370

富锦市

128.14

250

570

桦南县

436.08

600

800

桦川县

100.65

500

1000

其他地区

55.97

62

70

合  计

1415.9

2200

3500

(六)特色养殖。各县(市)区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乌驴、毛皮动物、黑猪、东北黑蜂、柞蚕、特禽等特色养殖产业。(七)畜产品加工。全市力争引进3—5家国内知名养殖、屠宰加工及肉制品深加工企业。引进1—2个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以集中屠宰、精细分割、精深加工、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为主攻方向,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屠宰加工厂。鼓励支持大型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前延后伸产业链配套建设现代化养殖场、现代化饲料厂、屠宰分割和精深加工厂,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适宜地点建设畜产品加工贸易园区。(八)饲料加工。全市力争引进1—210万吨以上产能的饲料加工企业。建设2—3个专业饲草种植加工企业。饲料企业以优化饲料产品结构、扩大产业规模为主。

四、主要任务

聚焦扩大养殖规模总量和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良种基地建设行动、生猪产能提升行动、秸秆变肉行动、奶业振兴行动、家禽养殖规模增量行动、特色养殖壮大行动、饲草料供应体系建设行动、保障体系建设行动等八大行动。实施“2094”行动计划,即:到2025年,全市打造20个畜牧特色小镇,9个畜牧产业园区,建成两桦一郊生猪产业、--肉牛肉羊产业和-奶牛产业、郊区-桦南-富锦蛋肉禽产业等4个畜牧产业示范带。推进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畜产品品牌营销协调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一)良种基地建设行动。加快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步伐,夯实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基础。力争到2025年,建成种猪繁育场5个,高端肉牛核心基础母牛群2万头,湖羊核心种群10万只;壮大东风区东北黑蜂和桦南县柞蚕育种基地建设,做大鲟鳇鱼、大马哈鱼、鳜鱼等珍稀鱼类良种繁育规模。

(二)生猪产能提升行动。推进生猪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实施规模化养殖、集中就近屠宰、冷链配送经营方式。重点支持国家、省级生猪大县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努力把桦南县、桦川县建设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以国内外知名农牧、食品企业集团为目标引进战略投资,打造全产业链项目。鼓励支持企业发展建设大型现代化智慧猪场,配套建设现代化饲料厂、屠宰和精深加工厂。以集中屠宰、精深加工、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为主导方向,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屠宰加工厂。支持扩大生猪养殖业保险规模,增强生猪养殖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到2025年,实现生猪出栏300万头以上,引进大型生猪养殖企业1—2家,增加规模化养殖场70个。引进年屠宰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屠宰加工企业1—2家。打造省东部地区生猪产业链发展新高地。

(三)秸秆变肉行动。发挥粮食主产区和玉米秸秆的资源优势,推进肉牛、肉羊产业快速发展。坚持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以和牛、安格斯为重点的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在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上实施四个一工程(引建1个高端屠宰深加工企业、发展建设101000头以上肉牛羊集中育肥场、100个基础母牛存栏200头以上的肉牛繁育场、1000个基础母牛存栏20头以上的养殖户)。实施百万只肉羊产业发展计划,积极推进加工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或家庭农(牧)场经营模式,打造黑龙江东部地区湖羊良种繁育中心和特色产业园区,加快肉羊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到2025年,肉牛出栏达到50万头,肉羊出栏达到100万只,引进或扩建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各1家。

(四)奶业振兴行动。鼓励支持具有奶牛养殖基础、优势和潜力的县(市)发展奶业。引进龙头养殖企业、扩建现有奶牛牧场;引进知名乳品加工企业,扶优做强现有本土乳品企业。鼓励支持大型奶牛养殖企业自建、联建、合作建设乳品加工厂,形成一批区域特色乳制品加工企业。到2025年,奶牛存栏达到7万头,鲜奶产量达到50万吨。引进规模化龙头养殖企业3—5家,乳品加工企业1—2家。

(五)家禽养殖规模增量行动。按照精品化、优质化、多样化发展要求,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稳步壮大蛋、肉鸡养殖规模,推进肉鸭、大鹅产业快速发展。

(六)特色养殖壮大行动。在特色养殖上,重点发展具有东北寒地特色的毛皮动物(狐、貉、貂等)及食药同源的马鹿、梅花鹿等特种动物;壮大东北黑蜂、林蛙、柞蚕、珍稀鱼类养殖规模,因地制宜发展乌驴、黑猪、鸵鸟、麻鸭等特色品种,形成特色养殖产业集群。

(七)饲草料供应体系建设行动。积极推进种养结构调整,坚持建设饲草料种植、制贮、加工与畜禽养殖配套衔接的全营养饲草料本地供给体系。积极争取省粮改饲项目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项目,配套扩大实施粮改饲支持政策范围。根据奶牛、肉牛、肉羊产业发展需求,增加全株青贮玉米种植,提高苜蓿、燕麦草等紧缺饲草种植面积,扩大秸秆饲料化利用规模,实现饲草料资源本地化畜粪还田本地化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探索沿江坝外地调整为牧草种植地,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加强饲草料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建设。

(八)保障体系建设行动。一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应急指挥、疫病监测、疫情处置、物资保障等应急工作体系。二是强化质量安全和生态环保体系建设,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提升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水平。三是开展现代化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畜禽育种和良种推广应用机制。四是开展科技体系建设,健全畜牧科技服务体系,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支持设立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岗位。加快畜牧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加强对畜牧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对辖区内畜牧产业发展负总责,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措施,组织推进畜牧产业快速发展。

(二)强化落实任务指标。市县两级政府要将畜牧产业发展指标纳入年度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制定奖惩措施,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考核监督。

(三)强化财政保障和金融服务。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融资为辅,多元化筹集畜牧产业发展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畜牧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创新型信贷业务,增加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和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畜禽养殖收益险、畜产品价格险试点,逐步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

(四)强化落实用地和环保政策。落实支持畜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统筹支持畜禽养殖用地需求。实行审批备案相结合,依法依规实施环评审批。积极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有关规定,不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

(五)强化队伍人员保障。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畜牧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落实好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待遇。实施畜牧兽医专员特聘计划,为全市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