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 同江市老科协
同江市大豆生产现状和技术需求调研报告
2023/3/7 9:30:43

刘东林  王兴强

 

同江市被列入“十四五”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按照上级要求,我们于2022年1月对同江市大豆生产现状和“十四五”期间的技术需求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本次调研的基本情况

1.1调研人员结构特征

调研选择街津口乡、三村镇、向阳镇、金川乡等4个乡镇9个村的15个农户、2个合作社。文化程度大专9人、中专1人、初中5人,年龄平均45岁。从事农业工作的年限平均24年,每位农户及合作社人口数量平均3.5人,没有家庭人员外出务工。基层农技人员16人,职称均为高级农艺师,从事专业领域均为农技推广。

调查农户及合作社的耕地面积38300亩,种植大豆的面积18450亩,大豆品种有黑河38、黑河43、登科4、北豆40、蒙豆4、东升7、兴农3、合农69、合农95等,均为从市场购买,种植方式农户均为垄三栽培、合作社有大垄密和垄三栽培,单产水平为平均亩产170公斤左右,施肥水平为平均每亩20公斤左右,除草剂应用有封闭除草和茎叶喷雾除草两种方式,病虫防治药剂及方法主要采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地下病虫害。

1.2 服务区内基本情况

2021年,同江市农作物种植以大豆、玉米、水稻等三大作物为主,总播种面积223.3万亩,其中大豆83.3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7.34%,玉米93.84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2.02%,水稻45.2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0.27%。主要轮作方式为米豆轮作。

土壤类型为全市有7个土类、17个亚类、16个土属、25个土种,土壤主要有草甸土、黑土、暗棕壤土、白浆土等,其中草甸土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61.2%、黑土面积占21.1%,白浆土占5.3%,土地平坦,土质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种植。2021年土样测试,土壤PH值平均5.7,有机质含量平均43.4g/kg,水解性氮含量平均179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48.3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170mg/kg。

同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北部,黑龙江、松花江下游。地处北纬47°23′30″~ 48°17′20″,东经132°18′22″~ 134°07′15″,东与抚远县接壤,南与富锦市、饶河县为邻,西隔松花江与绥滨县相望,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相对。区域内气候特点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短暂,冬夏分明。春风较大雨雪少,夏季短暂雨集中,秋季凉爽初霜早,冬季漫长冷干燥。平均气温2.5℃,全年≥10℃的有效积温为2500℃左右,生育期116-125天,无霜期平均为149天,初霜期在九月中下旬至十月初,终霜期在四月末至五月上中旬。稳定通过0℃时间的初日4月3日、终日10月23日,≥0℃积温2905.4℃;稳定通过5℃时间的初日4月21日、终日10月10日,≥5℃积温2798.9℃;稳定通过10℃时间的初日5月15日、终日9月25日,≥10℃积温2448.6℃;稳定通过15℃时间的初日6月3日、终日9月8日,≥15℃积温1924.0℃。全年结冻期在250d左右,冻土深度1.5-2m,结冻期始于10月初,终于6月中旬。5cm耕层稳定通过7℃初日4月30日。日照属于北方长日照地区,日照总时数2300-2770h,年平均日照时数2585h,平均每天7h左右,全年日照率58%。年平均降水量543.2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1%。年平均蒸发量1120.8毫米,4-9月份蒸发量最高,达922.8毫米。全年平均风速3.5m/s,最大风速4.1m/s。每年大风次数37d左右,最多61d,最少15d。夏季多偏南风及东南风,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秋季多偏西风,春季多偏西风,西北风。春风较大,风力7~8级左右,平均大风日19d。平均相对湿度68.7%,最高月份85%,最低月份43%。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早霜、洪涝、干旱、冰雹、龙卷风等。

2、服务区内大豆生产现状调查

2.1  2019-2021年全县市大豆种植面积,应用大豆品种数量, 单产水平。前5个品种名称及种植面积,平均单产水平。大豆播种期和收获期及生育期。

2019年大豆播种面积92万亩,大豆品种数量市场上约有数百个品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多、乱、杂,应用面积较大的有17个,平均单产128.05公斤,前5个品种名称分别是黑河38、黑河43、绥农38、北豆40、东生7,其中黑河38号25万亩、平均单产130公斤左右,黑河43号20万亩、平均单产130公斤左右,绥农38号12万亩、平均单产120公斤左右,北豆40号8万亩、平均单产125公斤左右,东生7号5万亩、平均单产120公斤左右。

大豆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收获期为9月末10月初。播种后降下第一场透雨,紧接着连续低温、多雨、寡照,前期大豆生长发育进程普遍较往年拖后7-10天。但是,进入7月下旬以来,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光照、降水、温度匹配,使大豆生长发育自我调节,快速生长,将前期因灾害延缓的生育期追了回来,大豆长势繁茂,生长发育良好。受台风“利奇马”、“罗莎”、“玲玲”的影响,多次出现强降雨。据统计,同江市从5月初开始,截止9月底,总降水量达926.2毫米。由于受8-9月份长时间的洪涝灾害影响,沿江沿河的坝外地大豆及其他农作物被洪水淹没,全部绝产。同时,各种作物也不同程度发生内涝。

2020年大豆播种面积97万亩,大豆品种数量市场上约有数百个品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多、乱、杂,应用面积较大的有16个,平均单产138公斤,前5个品种名称分别是黑河38、黑河43、北豆40、合农69、东生7,其中黑河38号25万亩、平均单产135公斤左右,黑河43号20万亩、平均单产140公斤左右,北豆40号15万亩、平均单产130公斤左右,合农69号10万亩、平均单产140公斤左右,东生7号5万亩、平均单产130公斤左右。

大豆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收获期为10月上旬。播种后,土壤墒情好,温度适宜,苗齐苗全;5月下旬和6月上旬低温多雨,虽然对秧苗生长有一定影响,但进入6月下旬和7月份以来,气温高、光照足,降雨少,大豆生长速度加快;进入8月份,生育进程比往年早5天左右。大豆长势繁茂,生长发育良好。截止10月16日,活动积温2863.0℃,比上年同期高90.1℃;降雨701.8mm,比上年同期低239.8mm。受台风“巴威”、“美莎克”、“海神”的影响,沿江沿河地带种植的大豆绝产或严重减产,低洼地块不同程度发生内涝,一直到收获存在明水。

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83.39万亩,大豆品种数量市场上约有数百个品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多、乱、杂,应用面积较大的有15个,平均单产112.4公斤,前5个品种名称分别是合农69、合农95、黑河43、合农77、金源55,其中合农69号15万亩、平均单产110公斤左右,合农95号15万亩、平均单产115公斤左右,黑河43号15万亩、平均单产115公斤左右,合农77号10万亩、平均单产110公斤左右,金源55号5万亩、平均单产115公斤左右。

大豆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收获期为9月末10月初。播种后,土壤墒情好,温度适宜,苗齐苗全,长势良好,但进入7月份以来,夏伏旱情严重,持续时间较长,一直到8月底无有效降雨,连续高温,大豆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部分地块受干旱影响落花落荚严重,导致减产或绝产。截止9月30日,活动积温3007.2℃,比上年同期高204.6℃;降雨296.6mm,比上年同期低380.2mm。此外,受黑龙江洪水的影响,6月末7月初和8月份两次大范围涨水,导致沿江地带种植的大豆全部绝产。

2.2农户和合作社对当前正在使用大豆品种优点、缺点和未来需求

通过对农户和合作社的调查,认为当前正在使用的大豆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比较稳产等优点,缺点是没有优势特别明显的主栽品种、优质品种少等。未来需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势主栽品种,比如育成推广综合性状能够超过合丰25、绥农11、黑河38的品种。

2.3区域内大豆的主要种植方式和耕作方式比例

调查本区域内种植方式农户以垄三栽培为主,合作社为垄三栽培和大垄密栽培。耕作方式主要是米豆轮作,所占比例达90%以上。

2.4区域内大豆应用的主要农用机械

调查本区域内在大豆生产的播种、整地、施肥、化学除草、收获等各个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开始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来确定播种、施肥、喷洒除草剂量的大小,整地的地块和深度以及收获的时间等。过去以小四轮拖拉机及配套小型农机具为主的机械已经全部淘汰,大马力胶轮拖拉机及配套大型农机具目前普遍推广应用。在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和喷施叶面肥等方面还实现了无人机应用作业。

2.5区域内大豆施肥情况

调查本区域内在大豆施肥方面,除了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外,还因地制宜的积极推广国家和省每年发布的《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提倡秸秆还田,多施农家肥、增施钾肥、适当补充微肥。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适当降低化肥用量。化肥做种肥时,深施于种下5厘米。根据不同产量目标,合理确定施肥量。产量目标250公斤的田块,亩施纯氮2.7—4公斤、五氧化二磷2.3—5公斤、氧化钾2.3—5公斤;产量目标200公斤的田块,亩施纯氮2.3—3.7公斤、五氧化二磷1.5—4.3公斤、氧化钾1.5—4公斤;产量目标150公斤的田块,亩施纯氮3公斤、五氧化二磷3.7公斤、氧化钾3.3公斤。

2.6区域内豆田杂草种类及使用的防治药剂及配方

调查本区域内豆田杂草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禾本科杂草主要有:旱稗、狗尾草、芦苇等。阔叶杂草主要有苋、藜、苍耳、蓼、鸭跖草、苣荬菜、狼巴草、苘麻、问荆等。防治杂草主要是采取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土壤封闭的药剂及配方主要为每亩用90%乙草胺100-150毫升+72%2.4D丁酯65-100毫升(或75噻吩磺隆2-3克),茎叶喷雾的药剂及配方主要为每亩用35%松氟磺胺乳油167毫升。

2.7区域内豆田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调查本区域内豆田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金针虫、蛴螬等),地上害虫(红蜘蛛、蚜虫、食心虫、豆荚螟、斜纹夜蛾、造桥虫、双斑荧叶甲等)。在防治措施上,除了应用种衣剂拌种防治地下病虫害外,根据当地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的低毒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2.8区域内豆田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调查本区域内豆田主要病害有地下部病害(根腐病、胞囊线虫病等),地上部病害(立枯病、菌核病、霜霉病、灰斑病、花叶病、细菌性斑点病、灰霉病、疫病等)。在防治措施上,事前预防,选无病优良品种,轮作调茬,加强中耕管理等,在发病前和病害发生期按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可有效预防或防治病害发生。

3、技术需求

3.1大豆生产措施重要性分析

在大豆生产过程中,掌握好水肥管理和田间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生产措施,大豆的丰产就指日可待,说明大豆生产措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从大豆生产的现状来看,大豆生产的发展,往往会受到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从而导致其本身的产量和质量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必须要推广应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将更好的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的种植之中,这样才能够促进其发展,可见大豆生产措施的重要性。

3.2 新技术引进途径

新技术引进是一项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的工作,其引进途径要立足于国内外相关行业和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一切信息资源和渠道,及时了解、掌握和密切跟踪国内外农业科技的最新动态,一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二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的交流合作,三是加强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交流合作。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广泛收集新技术的信息,拓宽新技术引进渠道,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新技术引进的目标。

4、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4.1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途径

1)科学选种,是促进大豆增产的有效手段,科学用种是发挥品种增产潜力的保证,品种是大豆增产的内因,要通过外因方能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作用。应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如光照、雨水、温度及土壤等来引进适合的高产高品质品种,尽可能避免同一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多、乱、杂,避免种子之间相互影响,增强病虫害风险。另外,一定要了解所选品种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因为每一个品种都不是完美的,自身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一定要了解清楚,如果缺陷不严重或通过采取措施可以避免就可以选择。

2)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也是实现大豆增产的有效手段,由于很多农民对当地的种植条件不是很了解,缺乏种植经验,往往盲目选择大豆品种,导致大豆产量低,病虫害肆虐。因此,必须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把良种和良法的推广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农民如何科学选种、合理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从而保障大豆品质和产量。

4.2 五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途径

1)科学防治病虫害,目前很多农民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依赖长效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导致田间农药残留超标,病虫害抗药性不断增强,不利于大豆植株健康生长,进而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因此,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提前预测、绿色防控、群防群治,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作用。

2)降低对长残留农药的依赖,在大豆病虫害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遏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化学药剂的依赖,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施用量,避免使用长残留农药,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保护生态平衡。

4.3 十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途径

改变大豆生产模式,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以恢复土壤肥力,精细整地,增加施肥,摒弃粗放的生产模式,坚持深松,实行秋整地,推广增施农家肥,提供大豆生产所需的多种元素和营养物质,改善土壤肥力缺失给大豆生产带来的影响,提高大豆产量。

4.4 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途径

1)解决品种多、乱、杂,优质品种少的问题,需要大豆科研育种部门育成并推广具有优势特别明显的主栽品种或超级品种。农民在大豆品种选择上,要求以当地主栽品种熟期为主,参照有效积温或无霜期选择品种熟期,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势情况选用品种,根据种植方式选用品种,根据播种期选用相应熟期的品种,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选用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品种等等。

2)解决大豆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针对农户投入低,种植不规范,管理粗放不科学,广种薄收,靠天吃饭,重种轻管的现象,需要长期进行技术培训、示范和指导。

 

 

(作者系同江市老科协副会长、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