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县老科协 关晓明、陈永贵
绿色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已有20多年的长足发展,绿色食品的思想理念、管理方式和生产技术体系,已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
桦川县地处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三个城市的三角中心经济区,境内有同三、哈同、挂抚公路、特佳、佳前铁路,境内有松花江全长97.5公里,拥有国家级一类口岸。作为佳木斯东大门,距佳木斯仅29公里,作为佳木斯的“卫星城”,实现同步发展。全县幅长面积2268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6个县属农村、牧场。全县总人口达15万人,拥有耕地210万亩,种植水稻面积13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1.9%,是三江寒地水稻种植的发源地。县内有四大灌区,松花江直流灌溉面积达到60万亩,造就了桦川大米的好品质。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快了有机绿色水稻的发展速度,全县种植绿色水稻面积达到8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61.5%,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有机食品加工企业8家,绿色识企业27家,绿色食品标志1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
随着绿色水稻生产的发展壮大,成立了15家合作社,联合组建的农产品合作联社,采取“龙头企业+科技公司+合作联社+水稻合作社+农户”的生产运营模式,以科技打造农产品可视化溯源,提升消费者的信誉度,提升农民的市场意识,提升农产品市场化销售增值空间。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按照绿色农业上发展的要求,绿色食品产业化,坚持“打有机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有机绿色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新的科技亮点不断涌现,出现了稻鱼、稻蟹、稻鸭共生模式,生产出优质绿色稻米,副产品和水产品,提升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
近年来,桦川县立足于稻米主要产业的优势,不断培育壮大,发展绿色稻米加工企业,全县共建规模以上稻米加工企业5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场龙头企业13家。在付士、三绿源、星火米业为龙头的稻米加工企业的带领下,稻米加工企业不断扩大,通过ISO9000、Haeep、GA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实现22家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企业11家。付士米业的“付士牌大米”获得国家驰名商标。
桦川县非常重视农业电商的发展,组建“互联网水农业指挥中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的新型营销模式,开辟了大米微信账号,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进入有机桦川微信平台,展示出绿色大米、有机大米、新米预售、认购田地等新型销售模式。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在电子商务平台实行产品的销售以达30家。运营销售额达到1706万元。
桦川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县内有丰富的种植经验,水稻生产水平较高,水稻生产基地较好,生产能力相对稳定,但是仍然存在着,绿色稻米生产规模急需扩大,一家一户种植绿色食品标准,龙头企业拉动能力不强,品种多样化,品牌营销力度不够,政策扶持力度需要加大等问题。一是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急需扩大规模。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30万亩,绿色水稻种植面积8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1.5%,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把握种植技术的各环节中,很难保证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也很难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三是龙头企业牵动能力不强。现有的龙头企业的订单生产的规模较小,全县55家稻米加工企业仅有5家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生产,而且订单面积不足20万亩,仅占绿色水稻种植面积的25%,四是水稻种植品种多而杂。全县种植的水稻品种多达几十个,这些品种的产量、品质、口感、千差万别,很难保证绿色食品标准。五是品牌营销力度不够,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仅靠政府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示会,很难推广“桦川大米”、“互联网+电商平台”初现规模,农产品的价值建设有充分实现,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增值空间还很大。六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由于县财政较为紧张,对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资金的需求无能为力,同时,缺少社会资金的投入。
坚定不移的发展绿色农业,立足桦川的主导产业,不断扩大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解决绿色稻米产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强化各种措施,推进绿色稻米产业升级。
一、 落实农村政策,推进绿色水稻种植面积省级。
完善农村承包土地“三技分置”制度,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民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发挥县、乡、村农村土地流转平台作用,引导农业将土地向水稻合作社转移。可坐取多种模式:一是“股田制”。农民将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物权,一起作为资本入股,按股分红,使土地使用权为资本形式进行流转。二是“出租”,指农民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让与他人的行为。三是“转让”指原承包方,将承包土地使用权转给第三方。四是“互换”农民为了绿色水稻规模化种植,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与相关的农民的对等或约定一定数量的土地使用权相互交换。五是“代耕”,农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委托水稻合作社代耕管理。农民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使土地有效转移,向水稻合作社、联合社、稻米企业专业,扩大绿色水稻种植面积,使前线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以上,占全县水稻总面积85%以上。
二、落实好各项技术,推进绿色稻米体系建设升级
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技人才体系,依托桦川县稻米产业的优势,组建绿色水稻生产研发中心,同时,建立相应的试验站。围绕绿色水稻生产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为用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绿色稻米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提升农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要以“推广法”为依据,稳定农技推广机构的队伍、人员、续费和经营服务,加强县推广中心的管理,完善内部功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运营机制,调动广大干部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中心的作用,为绿色水稻生产献计出力。同时,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为绿色水稻生产作出贡献。要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与服务,通过示范基地、专家教学、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绿色水稻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的培训。使生产出的绿色稻米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
三、落实好保障机制,推进绿色稻米知名品牌升级
目前,桦川县绿色水稻种植面积80万亩,有机水稻种植面积5完亩。有机食品企业15家,标志21个,绿色表示企业56家,绿色食品标志186个,无农害标志69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为了加快有机绿色水稻生产大发展,使绿色产品提档升级,要求“三品一标”的申请和管理上,要严格把住证前申请关,同时,加强证候的监管力度,每年对“三品一标”市场进行专项析查,质量抽查、对“三品”认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品”销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假冒和乱用标识等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重点检查“三品一标”企业的日常管理,生产记录档案,和包装标识规范化使用情况。“三品一标”企业上市产品是否按认证标准的产品品种、数量、使用标志。绿色食品编号、是否规范无误,企业的法人、地址、商标等情况是否真实,从而争创国家名牌大米,使三绿源、星火、华康稻米加工企业在省、市名牌企业在基础上提档升级,使品牌经济在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得到提升。使绿色大米品牌化运营。
四、落实好电商平台,推进绿色稻米销售模式省级。
一是实施“互联网”+“物联网”,助推绿色水稻产品,步近溯发展。打井监控,田间水稻涨势,一目了然。精准判断客户群体的需求;实行“互联网”+“物联网”模式,客户在手机端登录APP,就可以看到合作社种植水稻整地、播种、育秧、播秧、除草、田间管理,秋收等各稻景,均可实时浏览画面,让客户了解绿色水稻种植的全过程。
二是实施“互联网”+“商务平台”加快绿色稻米销售建度。拓展销售空间,目前桦川县已成了“互联网”+“农业指挥中心和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开辟了桦川大米微信账号,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进入桦川微信平台,平台上展示桦川绿色大米、有机大米。
三是协助稻米加工企业参加展会,参与大市场,扩大销售规模,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协助稻米加工企业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绿博会、农交会、稻米节等展会,推出桦川绿色大米,从而拓宽绿色稻米的营销渠道。
五、落实好环境措施,推进绿色稻米新型模式升级
加大农业资源的传扬力度,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不断扩大稻田主题、种养模式面积,保护生态环境。稻鱼共生是我国的一种特色农耕方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有文化,依托稻鱼共生系统,可以打造多种多样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由稻鱼共生衍生出的稻蟹共生、稻鸭共生等模式。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量,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食品产出能力,打造有机生态农业,全县稻田主题栽培技术要不断提升,面积在2017年29450亩的基础上,发展到5万亩以上,实行稻鱼、稻鸭、稻蟹全面升级。从而,生产出优质绿色稻米,副产品和水产品。提升水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主题栽培模式可改善土地结构,增加土地肥力,有效利用稻田的生态空间,实现绿色农业和水产品养殖及畜牧业的共同发展。
六、落实好各项扶持,推进绿色稻米主导产业升级。
发展绿色有机稻米产业,是壮大桦川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增收的主要渠道,更是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议县财政对绿色食品产业给予一定比例的投入。
二是改革资金投放方式,实行以奖代投。对管理部门,生产基地、按面积给予奖励,对企业认证按数量给予奖励。
三是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有效强推动作用,具有国家著名场地名牌产品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贷款等方面给予贴息或补助。
四是对绿色水稻生产的研发机构给予扶持。
其对绿色水稻生产的科研项目的优质、规模、投入人力、物力的实际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助。
五是加大对绿色食品流量建工工作的支持力度。
侧重扶持骨干企业配备的自控、自检仪器设备,绿色食品的管理部门开展的质量抽查,检测经费和新申报绿色食品的申报经费补贴,提高质量监控能力和水平,维护绿色稻米的质量和信誉,推进绿色稻米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