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 同江市老科协
大豆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2023/7/3 10:14:19

目前我省由南至北大豆陆续进入苗期,南部播种较早的大豆第二片复叶已展开,中部大豆一片复叶,北部大豆处于出苗期。为进一步做好大豆田间管理,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特提出以下技术意见。

一、查田补种

因芽干和粉种等多种原因导致缺苗严重,五成苗以下的地块应立即进行毁种中早熟品种;五成至七成苗的地块,及时进行补种;七成以上苗情的地块可以不补种,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和施肥等措施促进大豆生长。毁种或补种地块,在土壤墒情达不到出苗标准时,都要滤水或坐水种,以保证出苗;原则上补种或毁种的品种生育期要缩短7天以上。

二、深松培土

北部大豆产区由于地温回升慢,在出齐苗后及时垄沟深松、放寒增温促进生长;中南部大豆产区可在2~3片复叶期进行垄沟深松,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可提早两三天进行,墒情差的地块可适当推后,深松深度25~30cm;深松后间隔7~10天进行中耕培土1~2次。

image.png 

三、杂草防控

在大豆幼苗1~2片复叶、杂草2~3叶时为最佳施药期,选择无风或微风天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14时后进行茎叶除草剂的喷施,防止药液漂移影响防治效果或对相邻地块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对于禾本科、莎草科及阔叶杂草混合发生的地块可选用烯草酮乳油+苯达松水剂、烯草酮乳油+氟磺胺草醚水剂、精奎禾灵乳油+三氟羧草醚水剂、精奎禾灵乳油+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等除草剂组合中的一种进行茎叶喷雾。对于抗药杂草大面积发生的地块,如反枝苋、苣荬菜、鸭跖草等较多的大豆田,可在药剂箱混过程中加入甲酯化植物油或有机硅助剂提高杂草防除效果。

image.png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大豆根腐病发生较重地区,应加强栽培管理,低洼地块及时挖沟排水、中耕散墒,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对于重茬种植、种子未包衣处理(白籽下地)的低洼地块,可在大豆生长2片复叶期,使用多菌灵+生根粉+芸苔素内脂喷施1次;在4片复叶期,再用甲基托布津+生根粉+芸苔素内脂喷施1次,促进大豆生根壮苗抗病。大豆菌核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应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可使用腐霉利、菌核净、咪鲜胺等防治。大豆灰斑病、霜霉病等后期叶部病害,可使用嘧菌酯、咪鲜胺等广谱性药剂,做到“一喷多防”。

2.虫害防治。做好监测,对田间虫害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选用绿色农药、及时实施高效绿色防治措施。苗期重点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以及二条叶甲、跳甲、象甲、黑绒金龟子等苗期害虫;大豆蚜虫、红蜘蛛、苜蓿夜蛾等根据田间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大豆后期虫害主要以防治食心虫为主。可使用无人机航化作业,将杀虫剂与叶面肥混合施用,实现“一喷多用防、一喷多效”。

五、促生长与防倒伏

大豆苗期长势弱或密度不足的地块,在苗期和初花期进行叶面追肥促进生长。苗期每亩400~500克尿素+叶面肥,初花期每亩150~200克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喷施。种植密度大、田间长势过于繁茂的地块,预计中后期降雨充足时,可采取化控措施防止倒伏。在大豆初花期开始喷施1~2次控制节间伸长的化学调控剂,达到促下控上、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性,提高保花保荚率。

image.png 

六、抗旱与防渍涝

1.加强监测预报。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会商,及时监测预报旱灾、涝灾发生的时间、范围和程度,对发生和可能发生干旱、渍涝灾害的地块提前做出抗旱和防渍排涝预案。

2.抗旱措施。及时准备和修缮田间水源工程及抗旱灌溉设备,对发生干旱的地块采取滤水或坐水种、喷灌、滴灌等节水抗旱措施;发生旱灾的地区及田块一般虫害偏重,实时做好虫害防控,降低旱灾危害程度,抗旱夺丰收。

3. 防渍涝措施。对于低洼易涝地块,做好开沟、清淤、疏通沟渠河道等排水措施,减轻湿渍对根系的伤害,预防大豆倒伏。受涝地块排水后,造成土壤养分流失,易出现脱肥现象,要及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延缓叶片功能期,促进产量形成。

(同江市老科协刘东林、同江市老科协农业分会王兴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