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市老科协 孙建涛
在祖国东北边陲的三江平原上,矗立着一座繁荣、整洁、文明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这就是被誉为“北国粮都”、“中国东北大米之乡”、“中国大豆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和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的富锦市。久居在这里的人和来过这里的人,都说富锦变了;熟悉富锦的人和曾经目睹过富锦过去和现在的人,也都说富锦变了。这是近些年来,富锦人与外埠人对富锦城的发展变化所做出的赞誉和评价。
富锦自明朝永乐年间设立至今,已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雨沧桑,现已由一个丑小鸭式的小渔村,变成了羽翼渐丰的美丽天鹅,翱翔在广袤的三江平原上。那宽阔平坦,纵横交错的街路和相映成趣的路灯;那鳞次栉比的楼房和花园似小区;那绿树成荫的绿化带和多姿多彩的花坛,无不向人们展示着锦城的可喜变化和靓丽的风彩。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旧貌换新颜。曾几何时,有人为
富锦编了一套顺口溜:“晴天路扬灰,下雨满街泥。远看像个县,近看大猪圈。”用来形容概括富锦城当时的情景。一家国家级报纸,对此还曾发表过《小城何日不扬灰》的文章,为富锦城的过去留下了深刻形象的写照。
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搭建了平台。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推进城建靓市进程,打造新锦城。按照打造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要求,把富锦城市功能和品位提升起来。树立“大富锦”意识,高标准进行城市规划修编。按照“改造老区、完善新区、沿江开发、两翼拓展。”的大思路、大城建、大投入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商业区、开发区、居民区三个区域定位,推进中央大街、东平路、西平路、新开路和同三公路两侧协调发展;抓好行政办公中心、中心广场、新开广场、沿江风光带等重点工程建设,改造东平路北段、新开路北段、正大街等主干道路,修建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街巷道路。形成内连外接,环网贯通的道路骨架,以牵动城市整体建设升级改造。
一.旧城改造规模创历史之最。近些年来,富锦市先后两次对旧城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一次是对步行街的改造,由此拉开了富锦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序幕;另一次是对新开路的改造,创造了富锦城市建设史上的深圳速度。
新建成的步行街一改过去破烂不堪的旧貌,街道平坦、建筑整齐、灯饰美观,商铺林立,茶寮酒肆云集,是集休闲、购物、娱乐、餐饮、住宅为一体的,具有现代风格的新区。徜徉在步行街上,如同来到了现代化都市,使人心旷神怡,面目一新。
被人们俗称“新扒街儿”的,是一条老街,现为新开路。虽说这是富锦的主要繁华街道之一,但由于街道狭窄,年久失修,路面坎坷不平,给人们的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自2006年开始筹备运作,对其进行改造,总占地面积34.04公顷,涉及总户数1648户,工程计划分三期完成。到2007年末,已拆迁865户,路面拓宽38米,投入动迁资金7000万元,合计投入改
造资金1.1亿元。其拆迁户数为前五年577户的159%,为前20年1560户的55%。同时,在新开路的拓建进程中,开发建设了27万平方米的世纪花园小区,为新开路的改造和建设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拓宽的新开路,路宽灯明、树绿花红,充满了浓郁时代气息。走在路上的行人,不时发出欣喜地赞扬声。新开路的改造,开创了富锦旧城改造用时最短,拆迁规模最大的历史。
至此,近年来,富锦市累计完成建筑工程面积560000平方米,实现建筑总产值近6亿元,其中,有多项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创历史之最。进入21世纪以来,富锦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本着先地上后地下,一次性投入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以步行街、正大街、向阳路、新开路、东平路、西平路为重点,累计投资15755万元,对市区内的各条主次干道和部分老城区的巷道,进行了全面建设和改造。从2000年初到2007年末,共铺装白色路面16.5万平方米,沥青路面43.8万平方米,红砖路面2.3万平方米,正大街石头路面1.1万平方米;安装各种路灯、景观灯1011盏;铺设人行道板10.5万平方米;完成给水管线铺设3.2万平方米、排水管线铺设2.6万平方米,铺装巷道砖路10200平方米,新改造路边石10000米。
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引入富锦市天路路桥公司,完成了南五道街、南六道街、南七道街和幸福路等四条城市次干道水泥路面的铺装工程。基本上形成了五街横
贯,九路通江,主次干道纵横交错的城市交通网络。实现了修一条路,亮一条街,及一街一品的亮化、美化、香化的格局。其财政投入、开发规模、建设速度和推进力度,均属富锦前所未有。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数十种路灯与商家五光十
色的霓红灯交相辉映,照得锦城如同白昼,呈现出一片流光溢彩的繁荣景象。
由于对主次干道的拓宽和改造,特别是对巷道的铺装与亮化,不但方便了交通和人们的出行,而且也美化了市容,提升了城市的品位。真正为昔日那篇《小城何日不扬灰》的文章,正了名,并为其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与富锦同龄的老正大街,非但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古老街道,还是一条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路面用青石块铺成,街的两侧存有清末民初时期的青砖木制结构建筑。其路面虽经几次维修,但均缺乏总体设计和全面改造。2007年富锦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优惠政策,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造,计划到2008年末彻底改造完毕。到2007年底,从东平路至新开路全长1080米的路面,全部铺上了青石块和灰色人行道板。并安装了古色古香、新颖别致的灯饰,形成了具有富锦特色的民国风情一条街,并与沿江风景带浑然一体,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三.城市规划项目之多创历史之最。近几年来,富锦市根据百年老城的实际布局,进行了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先后采取招商引资、经营土地等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共编制了中心花园小区、东方新天地花园、五百住宅小区、政府中心花园小区、世纪家园控详规划、正大街改造等多项规划。合计规划用地面积123.87
公顷。同时还进行了政府中心广场、三中广场、新开广场、幸福组团,一线、三场、四园、十里沿江风景带等项目的前期规划,并委托哈工大建筑设计院进行编制。2007年末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总规修编。
四.市民得实惠创历史之最。近几年来,富锦市围绕建设佳
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营造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使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共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排水管线2.6万米,设各种干线井1690座,检查井920个,换井盖320套,铺设给水干线3.2万米。回迁楼的安置5万平方米,使800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在园林绿化上,共投资790万元,重点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了绿化,共栽植各种乔灌木166000株,榆树绿篱130万株,各种花卉215万株。
建设以市政府中心广场为中心,以松花江碑林景观为主题的沿江风景带和以站前公园、西平公园、东平公园和下吉利生态公园为主的12个休闲游览风景区,筹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不但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增加了城市的功能和魅力,提升了城市的品位,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
城市建设,三分在于建设,七分在于管理,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延续。富锦市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专门成立了城管局、并对环卫体制进行了
整改,投入465万元,增加了垃圾清运车辆、大型清运机械;设置了垃圾转运间、增设了垃圾箱、果皮箱、地埋箱和移动垃圾箱等环卫设施。使各职能、执法部门,充分发辉对城市的维护管理功能。城管行政执法局,不断加大执法工作力度,规范了广告牌匾的设置,加强了对临街公共设施和绿化设施的管理,对滥贴滥画、乱摆乱放等不良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和打击。使城市的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城市的形象更加美丽诱人,以其卓尔不群的绰约丰姿,屹立在祖国东北三江平原的松花江畔。为此,富锦建设系统,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产权产籍规划管理先进单位”、 城建档案馆被晋升为省一级档案馆;富锦市先后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
忆往昔,看今朝,想未来。富锦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辉煌成就。我们坚信,这座坐落在三江平原上的,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在富锦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四十五万人民的精心装扮呵护下,她的明天一定能更加绚丽多彩,靓丽迷人。
富锦市老科协 孙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