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选育一个品种,惠及一方百姓
2024/10/28 9:15:56

——汤原县水稻良种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邢彦秋

在我国水稻种植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如今龙江粮食成为国家压舱石,龙江大米富甲一方。汤原县作为黑龙江省产粮大县之一,水稻种植超过百年,建国后就有“南五北汤”(五常、汤原)之说,汤原县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西侧,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1922年裕德村三门曲家试种水稻,伪满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解放后,大兴水利,境内有大小江河23条,得到充分利用,1958年动工修建“引汤运河”(引汤旺河水)灌溉稻田,水稻种植面积从建国前4.7万亩,到目前已发展到89.7万亩,产量90824万斤,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4.8%,占粮食总产的51.3%,汤原大米晶莹剔透,香郁扑鼻,远销大江南北。

一、育种微利,水稻良种场涌立潮头。

汤原县香兰水稻良种繁育场是国营企业,从1945年末建场之日起,就承担省市农业种子繁育任务。该场前身是鹤立县良种示范繁殖场,场址设在现鹤立镇。1952年香兰生产农场部分干部与物资生产资料归并鹤立良种场,1959年迁至莲江口公社明发大队,1960年迁至向阳乡福民大队,1963年迁至香兰镇保安大队部分弃置水田及香兰公社畜禽场,并改为汤原县水稻良种繁育场,几经变迁,从最初20亩种子田发展到有耕地1349亩,其中水田1200亩、旱田139亩,有职工35人,开始建立良种生产“三圃田”,公社和生产大队开始建立等级种子田,进行提纯复壮工作,1973年全县15个人民公社有14个先后建立公社种子站,建立起11个集体所有制良种场,1979年建立起5个县属集体良种场,从事水、旱田优良种子生产,全县建立种子田和“三圃田”近10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0%,年产各种农作物良种3000多万斤其中国营良种场每年上交国家原粮种达100万斤,国营和集体良种场每年良种总储量可达500至600万斤。1965年全县作物应用良种面积达到50%,是建国前的一倍多,1985年达到85%,水稻种植面积由东北解放前47883亩,占粮豆总面积的7.5%,总产1582万斤,占粮食总产量的18.4%,到1985年发展到259903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4.4%,总产12782万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3.1%,2022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89.7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4.8%,亩产1013斤,是解放初期293斤的3.5倍。

清末、民国年间,随着县治的发展,各地移民入境定居耕作,大多由外地引入农田种子,其中以辽宁、吉林引进种子为多,引进的种子很多年种植以后,虽已适应本地条件,但已呈现杂乱或劣化状态。1939年汤原县建立“劝农模范场”,有20亩原种圃,生产量少,质量差,不能解决农民良种需求,当时农作物品种既单一又混杂,小麦种类仅有“农林三号”、水稻仅有“尼荣、清森5号”、大豆仅有“满仓金”,其它种子如玉米“白头霜”、“火苞米”、谷子分别为“粘谷”、“笨谷”,均系多年承袭而来之老旧品种,旧时留种方法亦甚落后,一般皆为脱谷打场时留取上风头者,因种子抗自然灾害能力极差,易导致疾害而减产。玉米当时每晌产仅4000斤左右,小麦易受锈病和黑穗病危害常致颗粒无收。此种情况延续直至新中国成立。1952年开始良种繁育工作,1953年县、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建立,相应组织农民建立种子田,实行种子自繁、自选、自留、自用。1955年国营良种场共提纯复壮出9个农家良种,近40万斤良种,农民在自建种子中穗选出良种为作物成长提供条件。1958年县级推广“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建立起合作化种子田。1963年香兰水稻良种繁育场,开始建立良种生产“三圃田”,公社和生产大队开始建立等级种子田,进行提纯复壮工作。1978年县成立种子公司,全县建立种子田和“三圃田”近10万亩,1991年全县有13个种子繁育点,种子繁育基地965公顷,繁育三大作物五个品种,种子300多万公斤,1993年以后,种子繁育推广开始向“两高一优”方向发展,即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农作物品种,“好少新”的品种、品种系不断引进,推广的品种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水稻直播繁育品种合江19号,搭配品种为龙粳2号,插秧以东农416为主栽品种,搭配品种为龙粳4号。1991年至1998年,平均每年繁殖水稻种子1800,吨,2005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5845公顷,产量184898吨,全县年加工水稻10万吨。2022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89.67万亩,产量90824万斤,亩产1012.9斤。香兰水稻良种场六十年来,即承担省市水稻种植试验、示范任务,又承担水稻种子推广繁育任务,在地方财力不足的年代里,没有资金保证的情况下,一直担当全县水稻种子保供任务,六十年如一日。

二、共同致富,科技引领选育新品种。

香兰水稻繁育场,有职工125户,350口人,事业单位自负盈亏。原场长韩大庄,从1974年进场,一直从事水稻良种繁育工作,主要推广合江14、16、19号水稻品种,80年代主要推广合江19、20、21号水稻品种,搭配合江14号,是全省水稻种植基地之一,由于土质、气温、水利资源得天厚,水稻生产在黑龙江省负有盛名。

种子是生命的开始,是农业的芯片。黑龙江自主创造了一系列优良品种,保证了龙江优质稻米生产的品质基础。所谓育种绝不是授粉、采果实、播种、移植等这么简单,或者是任意而为,育种者本身应有学术性、严庸性与神圣性,并应对亲农有足够的认识,不但如此也要追溯到亲本的兄弟株,并翔实地统计分析,做出育种交配的评估,并按照既定的目标计划,对其育出的子代再做出比较与评估,这样才能造就优良的子代。

东北解放前,依自然水撒播水稻,包括日本开拓团在内,皆是“漫撒籽”,60年代后,稻田秋翻,70年代后,农业机械作业,稻田秋翻、秋耙、直播、条播,汤原县1980年水稻发展278161亩,比解放前增长三倍多,产量增长五倍多,汤原县属松花江冲击平原,地势较平坦,土质黑土肥沃,水源充沛,三十年平均气温3.6℃,降水总量524.1毫米,无霜期130.5天,年日照时数2511小时,有效积温2100℃,平均积温2521℃。地处中温地带,夏季雨量较少,时有春旱秋涝发生。 粮食生产划分三个分区,沿江平原种作区,在松花江北岸以及汤旺河下游南北,构成面积177.7万亩,占县属面积的49%,包括引汤自流灌区、以及鹤立河、老龙岗水库等水源辐射区,在农村体制改革之后,出现了旱改水热潮,凡可旱改水地块均改种水稻,1989年大型灌站水路疏竣投入70万元,维修抽水站35处,(抽水站198处)。组织和帮助农民集资打水田井253眼,1990年全县实现灌溉面积43.32万亩,水稻龙粳8号、空育131普及率超过95%,1998年良种繁殖进入市场化,水稻插秧面积逐年扩大,用种量逐年减少,引进东农9788(v10)品系20公顷,沙沙泥品种333公顷,空育131品种1667公顷,县内自繁种子560吨左右。中部为丘陵杂粮区、北部为山地经济作物区,全年积温累计1800--2100℃为第一积温区,1800--2000℃为第二积温区,1700--1800℃为第三积温区。农村改革实行土地承包,现代农业技术普遍得到推广,作物新品种、栽培新技术、耕作新模式,科技的魔力结出累累硕果。全县大力实施良种良法推广行动,科技园区建设行动,科技体系完善行动,农民素质提升行动,科技的春风化作绵绵细雨,已经渗入汤原农业的各个层面。香兰水稻良种场在原场长韩大庄同志率领下,组织科研团队,推进繁育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种业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权益分配种业建设工程,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全县有苗头品系48个,主要有垦稻25、龙粳48、垦稻27、龙桦1号、2号、田友3号、4号、原丰1号、3号、5号等。繁育水稻九个品种,即龙粳31、46、52、53、 4298品种,生产种子450吨,繁育垦稻10、11品种,生产种子100吨,繁育绥粳4号、16号品种,生产种子100吨,最多年份繁育种子900多吨,除此之外,历年承担省市农业种子科研部门水稻新品种试验,主要有龙交112937、龙生06014、龙丰09291、龙粳3047、鸿源30、龙粳125、4748、绥粳306、莲汇3861等66个实验品种,提供实验数据。依照本县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特点,2021年选育成丰源2号、2023年丰源8号(审定证书黑审稻2021-1-0183通告13号、2023(0150)通告14号)、两个被审定的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区域种植新品种,韩大庄和他的团队为龙江种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赤诚的心。

三、不忘初心,立志种业终身不悔。

韩大庄,1950年4月28日生,1970年转业到抚远东安农场,1974年因懂些农业知识,选择到汤原县香兰水稻良种繁育场工作,从事水稻良种繁育技术试验收集整理,1984年任副场长,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任场长(副科级),2010年7月退休,他所在良种场现在是全省第四区水稻良种试验点之一。

他退休之后,一边照顾病人,一边带领他的团队,继续水稻良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他的两个儿子子继父业,于2010年成立起黑龙江省绿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年经营水稻良种50多吨,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他和绿丰源公司终于取得了累累硕果,赢得了种子业界的广泛赞誉。

                                                                            

                                                                                                                                                  (作者系汤原县老科协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