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 东风区老科协
科学发展 开拓进取 壮大集体经济 松江乡红力村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2025/5/9 10:27:25

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为了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发展和壮大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东风区老促会深入松江乡红力对该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松江红力村地理和经济发展状况

红力村位于东风区松江乡东部,与新民村接壤,北靠哈同公路,佳木斯市东郊机场坐落红力村境内,该村总户籍1019户3058人,劳动力1125人,村党总支部下属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2名,村两委班子5人。该村是以农业为主的城郊村,全村总耕地面积8110.45亩,旱田5319.7亩,水田地面积2790.75亩。村党支部带领广大村民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村民住房砖瓦化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农合参保率100%,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

全村的主导农业产业为水稻和蔬菜每年夏季,批发和零售的各种蔬菜,蔬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红力村蔬莱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3000亩左右,蔬菜收入在100万元左右。2009年亩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蔬菜总收入达到 108 万元。

在坚持水稻蔬菜主导、田渠路配套、产加销提高”的经济发展思路指导下。全村经济总体呈稳定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来随着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有效深入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较快发展。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9.19 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22,360.00元以上,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0.4 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24,013.00,对比2019年增加近2000元以上

二、发展集体经济采取的措施和成绩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能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让村级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为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工作职责

红力村干部充分认识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了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确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思路,责任落实到人,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激发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内在活力。

(二)、大力发展水稻、蔬菜、大产业,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做优做强水稻产业。由于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农村水稻的生产量逐渐提高。红力村以推进绿色水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总抓手,围绕千亩稻田谋划实施,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打造“农业+科技”模式,有力推进水稻产业发展,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二是做精做细蔬菜产业。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红力村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日益增强,产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我区的经济发展,一村一品建设,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截止目前,红力村种植的有芹菜、茄子、辣椒、豆角和白菜10余种蔬菜,使蔬菜生产逐步成为全村继水稻之后的第二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目前红力村的经济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已形成以水稻为主导产业,以蔬菜为辅助的产业结构,使农村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农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人均收入增长迅速,全村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农村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当前红力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农民增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但一些好的政策还停留在文件层面,缺乏有力的督查和切实的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发展引领能力不强。部分村干部存在自身内生动力不足,村集体经济发展缺思路、少办法、没平台。部分村干部存在小富则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发展观念滞后,创新性、专业性人才缺乏。缺乏干事的信心和勇气,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没有花大精力大力气去研究琢磨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最适合本村发展,能带动集体和农户增收致富。

二是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群众主要靠零散种植,因缺乏技术、资金、经验,科技含量低,很难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全村上规模的产业少,同时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村居住的多为老弱病残留守,没有发展规划。村民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覆盖面仍然比较窄。

三是资金政策层面不宽。因历史原因,村可盘活的固定资产少,村集体负债较多,缺少信用抵押,金融部门在集体涉农贷款方面,手续复杂,条件高,村集体项目融资难。社会、民间、农户自有资金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关注度不高,兴趣不大。

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产业振兴是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主要载体,也是激发农业农村多种功能价值的重要媒介,同时乡村产业振兴有利于坚持和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对于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要发展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帮扶,特别是历史发展底子薄,债务多,更需要国家及上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因此在财政资金、政府投入等各个方面应给予优惠,引导各部门的资金、技术、等资源向村级流动,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是创新集体经济发展形式,优化集体资源配置。要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结合本村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地理环境优势,以村委会为主体,组建相应的专业合作社或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开展产、供、销服务和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应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要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要实行台帐管理制度,建立资产资源台帐、固定资产台帐、债权债务台账、经济合同台帐等各类台帐,有效保障集体资产不流失。

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强管理经营人才的培养引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吸收熟悉经济懂经营管理的人加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并加大对他们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