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 同江市老科协
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2025/7/1 10:01:17

一、总体防控策略

蔬菜种类繁多,对人体的营养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加工熟制以外,还有一部分用于鲜食。为了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生产中防控有害生物应贯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协调运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危害;当农业措施及物理、 生物防治措施可能无法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阀值以下时,应选择已登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且不使用禁限用农药;采收时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严格控制农药残留不超标。对于尚无登记农药可用的特色小宗作物或者新的有害生物,应按《农药登记管理办法》要求对临时用药进行科学评估及备案使用。

二、设施蔬菜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一)韭菜

1.灰霉病。属低温病害,可分为湿腐、白点、干尖三种类型,在温度5℃~30℃均可发生,其中15℃~20℃为发生适温。生产可采取以下措施综合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清洁田园。保持田内和周边清洁,无植株病残体和杂草。(3)加强湿度管理。适当通风,控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尽量减少叶面喷雾及浇水次数。(4)药剂防治。收割后、发病前,枯草芽孢杆菌喷粉闷棚;收割后、发病初期,燃放腐霉利烟剂闷棚,安全间隔期30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咯菌腈喷雾防治,每季最多施用2次,推荐安全间隔期14天;发病初期,嘧霉胺喷雾防治一次,推荐安全间隔期为14天。临近采收期,应使用安全间隔期较短的药剂,以防止农药残留超标,临时用药可采用异菌脲、啶酰菌胺、氟菌·肟菌酯喷雾防治。

2.韭蛆。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携带镰刀菌,营腐生,一年可发生多代,危害韭菜鳞茎、根盘等地下器官并引起腐烂,进而造成叶片黄化,甚至全株死亡。生产上可针对不同时段采取相应防控措施。(1)选地。忌选前作为葱、韭、蒜、生菜等田块育苗和定植,与食用菌棚至少相隔100米以上。(2)播种期防治韭蛆。可采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吡虫啉或噻虫胺颗粒剂,撒施后覆土。(3)定苗或移栽期防治韭蛆及成虫。可采用球孢白僵菌喷淋根部或蘸根处理。(4)棚室管理期重点防治韭蛆和成虫。A)卵孵盛期。在韭菜收割后2天~3天,采用印楝素、氟啶脲、噻虫嗪,灌根防治幼虫,用药安全间隔期21天,每季最多为1次。韭菜出现零星倒伏时,可采用辛硫磷或噻虫胺灌根,用药安全间隔期14天,每季最多1次。B)羽化初期。色板诱杀成虫。每亩设25块~30 块黄板(20厘米×30厘米),放在韭菜冠层上方10厘米左右位置,诱杀韭菜迟眼蕈蚊。春季天气转暖后,在棚室出入口、通风口设置60目防虫网,防止棚室外的韭菜迟眼蕈蚊侵入。C)羽化盛期。采用烟碱·苦参碱烟剂熏蒸兼防灰霉病,用药安全间隔期20天,每季最多1次。

3.其它害虫。1)蚜虫。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苦参碱等药剂防治。(2)蓟马。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防治。(3)潜叶蝇。可选用灭蝇胺等药剂防治。

4.化学除草。韭菜播后苗前或移栽前,采用二甲戊灵土壤喷雾,防治一年生杂草。越年生韭菜春季苗前,采用二甲戊灵土壤喷雾,防治一年生杂草。

(二)豇豆

1.蓟马。成虫、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豇豆幼嫩组织、花蕾及荚果汁液,兼传播病毒病。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繁殖一代的时间仅需20余天,在豇豆全生育期均可为害。(1)幼苗期。选用噻虫嗪等内吸性药剂灌根。(2)生长期。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苦参碱、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甲维盐、吡虫啉、虫螨腈、啶虫脒、噻虫嗪等喷雾防治。也可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释放小花蝽、捕食螨等天敌进行防控。

2.豆荚野螟。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多从荚中部蛀入,导致被害籽粒缺刻、中空、霉烂等,且2龄~3龄幼虫有转荚为害习性。宜于卵孵盛期、结荚期,选用苏云金杆菌、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喷雾防治。

3.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以幼虫取食叶部,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甚至剥食茎杆皮层。宜于孵化初期至3龄期,选用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苦皮藤素等药剂喷雾防治。

4.斑潜蝇。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或产卵;幼虫则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宜于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选用乙基多杀菌素、灭蝇胺、灭胺·杀虫单、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防治。

5.蚜虫。既是豇豆主要虫害,又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毒媒介。在发生初期,选用苦参碱、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悬挂银灰膜条(或铺设银灰地膜)驱避蚜虫。

6.锈病、白粉病、炭疽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蛇床子素、硫磺·锰锌、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丙环唑、戊唑醇等“临时用药”喷雾防治。

7.枯萎病、根腐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噁霉灵等药剂灌根防治。

(三)芹菜

芹菜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叶斑病、软腐病、菌核病、根结线虫病、病毒病等,主要害虫有斑潜蝇、蚜虫、蓟马、粉虱等。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防治中应针对不同栽培模式,明确主要防控对象,实施绿色防控,合理减控化学农药残留。

1.健身栽培。1)轮作控害。避免与芹菜、香菜、胡萝卜等伞形科蔬菜重茬,通过与葱蒜、茄果类作物的轮作,有效控制斑枯病、根结线虫病等病害。(2)健康种苗。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选用抗斑枯病、软腐病、菌核病的抗(耐)病品种。(3)清洁田园。采收后、生长期及时清理残株、败叶,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虫源以及提高田间通透性。

2.土壤消毒。1)太阳能高温闷棚。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期,土壤灌水后,施用半腐熟的作物秸秆或者腐熟的粪肥,跟土壤充分混合后覆膜,盖棚、密闭,保持棚内高温高湿状态、棚温升高至40℃以上持续10天~15天。(2)药剂土壤消毒。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重的地块,在夏季高温季节,深翻地25厘米,每亩撒施500公斤切碎的稻草或麦秸,撒石灰氮40公斤~80公斤后旋耕混匀、起垄,铺地膜后灌水,土壤湿度在60%以上,保持20天。

3.适时释放天敌。优先采用生物制剂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等害虫,压低虫源基数,施药7天~10天后,棚内初见害虫时释放天敌昆虫,使用食蚜蝇防治蚜虫,丽蚜小蜂防治粉虱,智利小植绥螨防治害螨,小花蝽防治蓟马。释放天敌后做好虫害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药剂防治。

4.科学理化诱控。1)设置防虫网。在棚室门口和通风口安装40目~60目防虫网,防止室外成虫飞入。(2)昆虫信息素诱杀。每亩安装一组昆虫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成虫。(3)灯光诱杀。在鳞翅目等害虫成虫盛发期,开展连片灯光诱杀。(4)色板诱杀。成虫从田外迁入棚内芹菜时,黄板诱杀有翅蚜、斑潜蝇,蓝板诱杀蓟马,可有效压低害虫基数。

5.合理用药。采取苗期灌根和生长期喷施等方式进行施药。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科学选择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必要时,结合农业农村部《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的要求,科学制定临时用药措施。(1)虫害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防治蚜虫;选用苦皮藤素等药剂防治斜纹夜蛾等害虫。(2)病害防治。可选用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斑枯病、叶斑病、菌核病等病害。

(四)黄瓜

1.黄瓜立枯病。1)种子消毒。55℃温水浸种15分钟。(2)苗床消毒。敌磺钠床土喷雾;甲霜·噁霉灵苗床喷雾;氟胺·嘧菌酯于黄瓜出苗后或移栽前灌根。(3)生态防治。苗床排湿降温、通风、增加光照。(4)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采用多菌灵或井冈霉素喷雾防治。

2.黄瓜猝倒病。轮换使用春雷霉素、乙酸铜、霜霉威盐酸盐浇灌苗床或灌根。

3.黄瓜枯萎病。苗期至成株期防治。(1)用黑籽南瓜做砧木嫁接。(2)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氨基寡糖素、春雷霉素、多果定灌根。也可采用唑酮·乙蒜素喷雾防治。

4.黄瓜疫病、霜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唑醚·代森联、烯酰·吡唑酯喷雾防治。

5.黄瓜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几丁聚糖、枯草芽孢杆菌、d-柠檬烯、苦参碱、醚菌·啶酰菌、宁南·氟菌唑喷雾防治。

6.黄瓜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多粘类芽孢杆菌、辛菌·四霉素、春雷·溴菌腈、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喷雾防治。

7.黄瓜灰霉病。花期至结实期重点防治。(1)生物药剂。选用木霉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丁子香酚,全株喷雾防治。(2)化学药剂。采用嘧霉胺或异菌脲喷雾防治。

8.黄瓜蚜虫。结合黄板诱杀,于始盛期防治。(1)生物药剂。采用苦参碱、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喷雾防治。(2)化学药剂。采用吡虫啉、噻虫嗪、氟啶·啶虫脒喷雾防治。

(五)西葫芦

1.西葫芦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防治。(1)生物药剂。选用苦参碱、蛇床子素、枯草芽孢杆菌喷雾防治。(2)化学药剂。选用吡唑醚菌酯或宁南·氟菌唑喷雾防治。

2.西葫芦霜霉病。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防治。(1)生物药剂。选用木霉菌、苦参碱、蛇床子素喷雾防治。(2)化学药剂。选用宁南·嘧菌酯或噁酮·霜脲氰喷雾防治。

3.西葫芦病毒病。1)发病前防治蚜虫、蓟马等微小害虫。始盛期采用多杀霉素、金龟子绿僵菌、吡虫啉、噻虫嗪,叶面喷雾。(2)施用抗病毒药剂。选用宁南霉素或香菇多糖喷雾防治。

4.西葫芦疫病。于病害发生前或初见零星病斑时,采用霜脲·嘧菌酯,叶面喷雾1次~2次,每次间隔7天~10天。安全间隔期为5天。

5.西葫芦灰霉病。花期至结实期重点防治。(1)生物药剂。采用木霉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丁子香酚,喷雾防治。(2)化学药剂采用嘧霉胺或异菌脲,发病初期喷雾防治。

(六)番茄

1.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花和果实。优先采用生态防治,重点控制温、湿度,增加光照,预防高湿低温。加强水分管理,浇水改在上午,苗期浇小水,定植时灌透,开花前不浇,开花时轻浇,结果后重浇,浇水后立即排湿,尽量使叶面不结露或缩短结露时间。(1)种子处理。用52℃温水浸种15 分钟或采用克菌丹、咯菌腈包衣后播种,也可用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浸种3小时~5小时。(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防治。生物药剂可采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小檗碱;化学药剂可采用氟硅唑、克菌丹、嘧霉胺、异菌脲、甲基硫菌灵、嘧菌酯、氟菌·肟菌酯。

2.番茄灰霉病。花期至结实期重点防治。(1)生物药剂。采用木霉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丁子香酚、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喷雾防治。(2)化学药剂。采用嘧霉胺、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或异菌脲,发病初期喷雾防治。

3.番茄病毒病。1)发病前防治蚜虫、蓟马等微小害虫。始盛期采用抗蚜威或多杀霉素、金龟子绿僵菌、吡虫啉、噻虫嗪,叶面喷雾。(2)施用抗病毒药剂。宁南霉素或混脂·硫酸铜、辛菌胺·吗啉胍、香菇多糖、吗胍·乙酸铜、毒氟磷等叶面喷雾。

4.番茄早疫病。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防治。(1)生物药剂。采用木霉菌或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多抗霉素喷雾防治。(2)化学药剂。采用苯醚甲环唑、氟菌·肟菌酯或噁酮·霜脲氰、氯氟醚·吡唑酯喷雾防治。

5.番茄晚疫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重点防治。(1)生物药剂。采用多抗霉素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3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2)化学药剂。选用烯酰·唑嘧菌、霜脲·锰锌、嘧菌·丙森锌、氟吡菌胺·氰霜唑喷雾防治。

6.番茄潜叶蛾。主要以幼虫危害,可以在番茄植株的任一发育阶段和任一地上部位进行危害且扩散迅速,严重发生时减产50%~80%。防治措施:(1)设施出入口、通风口加装防虫网,阻隔室外成虫飞入。(2)采用印楝素驱避成虫,减少落卵。(3)采用性引诱剂+粘板等诱捕成虫;或采用迷向素进行迷婚干扰交配。(4)采用乙基多杀菌素,于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1次,推荐安全间隔期为3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临时用药:卵孵期至低龄幼虫期,采用吡丙·呋虫胺、吡丙·虫螨腈、甲维·氟铃脲喷雾防治1次,与其它药剂使用间隔7天~14天。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采用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甲维盐、苏云·茚虫威,喷雾防治。

(七)油豆角

1.油豆角红蜘蛛。1)卵孵盛期。生物药剂采用藜芦碱喷雾,安全间隔期10天,每季施用1次;化学药剂采用联苯肼酯,安全间隔期为3天,每季使用1次。(2)害螨发生盛期。选用阿维菌素、炔螨特喷雾防治。

2.油豆角蚜虫。发生始盛期喷雾防治。生物药剂采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化学药剂采用吡虫啉或噻虫嗪。

3.油豆角锈病。病害发生前或初见零星病斑时,选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吡萘·嘧菌酯、苯甲·氟酰胺、腈菌唑喷雾防治。

4.油豆角炭疽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防治。(1)生物药剂。采用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喷雾防治。(2)化学药剂。采用苯甲·嘧菌酯、啶氧菌酯、春雷·溴菌腈、咪鲜胺喷雾防治。

5.油豆角菌核病。1)严重发病地块要进行深翻,使菌核深埋土中,子囊盘不能出土,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2)采用多·福、咯菌·精甲霜对种子包衣,提高植株抗病力。(3)设施内限制非生产人员进入,减少病菌传播。(4)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药剂防治。A.生物药剂。采用小盾壳霉CGMCC8325喷淋灌根或哈茨木霉菌喷雾防治。B.化学药剂。采用甲基硫菌灵、氟硅唑、菌核净、异菌脲、啶酰菌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嘧霉胺、腐霉·多菌灵、啶酰·嘧菌酯、异菌·氟啶胺喷雾防治。

三、露地蔬菜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一)白菜类

1.农业防治。1)病害重发地块要与非十字花科植物轮作 2年~3 年。(2)选用抗病毒病、抗霜霉病或抗软腐病等抗病性强的品种,且要选择符合标准的高质量种子。(3)精细整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降低虫源基数,减少初侵染菌源。(4)清洁田园,生长期及时去除黄叶、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5)根据田间白菜苗、墒情、杂草等情况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幼苗初期可进行第 1 次中耕,宜浅趟;幼苗中后期可进行第 2 次中耕,宜深松培土保墒;莲座期可进行第 3 次中耕,宜浅趟。

2.理化诱控。利用黄板(20 片/亩)监测与诱杀蚜虫、粉虱;利用性诱剂诱杀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

3.生物防治。1)生物天敌。释放丽蚜小蜂(6000 头/亩)或桨角蚜小蜂防治粉虱;释放赤眼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投放瓢虫等防治蚜虫。(2)生物农药。粉虱可选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 等药剂;蚜虫可在发生始盛期选用苦参碱、银杏果提取物;菜青虫可在卵孵化盛期选用苏云金杆菌、苦参碱;小菜蛾可在卵孵化盛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多杀霉素;甜菜夜蛾可在3 龄前使用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软腐病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氯溴异氰尿酸、寡糖·链蛋白、春雷霉素、解淀粉芽孢杆菌;根肿病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100亿孢子/克);黑斑病可选用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黑腐病可选用春雷霉素;病毒病可选用氨基寡糖素等药剂预防,田间发病初期可选用宁南霉素等药剂防治。

4.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针对防治对象选用相应药剂的包衣种子。(2)病害防治。霜霉病:发现中心病株时可用噁酮·氟噻唑、丙森锌、百菌清等保护性药剂或氟菌·霜霉威、丙硫唑等有治疗性药剂交替使用,要轮换用药。软腐病:可选用噻森铜、噻唑锌、噻菌铜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黑斑病:发现病株及时选用噁酮·锰锌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戊唑·噻森铜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根肿病:可选用氟胺·氰霜唑(定植前土壤喷雾)或氟啶胺·精甲霜灵(播种或定植前拌土撒施 1 次);炭疽病:发病前或初期可选用唑醚·代森联、吡唑醚菌酯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病毒病:应做好蚜虫防治,可选用噻虫嗪、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喷施,发病初期可选用吗胍·乙酸铜、盐酸吗啉胍等药剂防治。(3)虫害防治。菜青虫:幼虫低龄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氟酰胺、丁醚脲、阿维·高氯、溴氰虫酰胺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小菜蛾:卵孵盛期或低龄期可选用甲维·茚虫威、虫螨腈、阿维·高氯、溴氰虫酰胺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也可选用氯虫·噻虫嗪移栽前喷淋苗床、灌根或带土移栽。甜菜夜蛾:幼虫低龄期可选用甲维·虫螨腈、阿维·氟啶脲、虫螨·茚虫威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蚜虫:发生始盛期可选用啶虫脒、氟啶虫胺腈、溴氰虫酰胺、阿维·吡虫啉、氯氟·啶虫脒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黄条跳甲:于成虫发生期可选用虫螨腈·啶虫脒、呋虫·哒螨灵、溴氰虫酰胺防治,也可选用氯虫·噻虫嗪移栽前喷淋苗床、灌根或带土移栽。(4)杂草防治。移栽田可在移栽前使用二甲戊灵防治一年生杂草; 防治稗草、 狗尾草、 马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也可在杂草 3 叶~5 叶期,选用精喹禾灵进行茎叶喷雾。

(二)甘蓝

1.农业防治。1)可选用抗黑腐病、枯萎病、霜霉病或病毒病等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2)精细整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降低虫源基数,减少初侵染菌源。(3)清洁田园,生长期及时去除黄叶、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4)选择符合标准的种子。

2.物理防治。1)种子处理,用 50℃温水浸种20 分钟,然后在常温下继续浸种 3 小时~4 小时。(2)利用黄板(20 片/亩)监测与诱杀蚜虫、粉虱。(3)利用性诱剂诱杀小菜蛾、甘蓝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成虫。

3.生物防治。1)生物天敌。于菜青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产卵高峰期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 蚜虫可利用瓢虫、 蚜茧蜂、草蛉、食蚜瘿蚊防治。(2)生物农药。软腐病可在发病初期使用大蒜素喷雾防治;病毒病可参照白菜病毒病防治方法。蚜虫可选用鱼藤酮、除虫菊素、苦参碱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菜青虫、小菜蛾可在低龄幼虫盛发期使用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烟碱·苦参碱、阿维·苏云菌、蛇床子素、多杀霉素、印楝素、球孢白僵菌、虫菊·印楝素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可在低龄幼虫盛发期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多杀霉素、印楝素等;黄条跳甲可在发生始盛期选用苦皮藤素、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鱼藤酮等。

4.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漂白粉加水与种子拌匀,置容器内密闭 16 小时后播种,防治黑腐病、黑斑病;用春雷·王铜拌种防治黑腐病;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咯菌腈种衣剂包衣可防控枯萎病;用福美双或代森锌拌种可防治黑根病;用高氟氯·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包衣可防治黄条跳甲。(2)床土消毒。用琥胶肥酸铜水溶液分层喷洒于土上,拌匀后铺入苗床,或使用多·福、多菌灵或噁霉灵等有效药剂进行床土消毒,可降低枯萎病等病害的发生。(3)病害防治。霜霉病:发现中心病株后用嘧菌·百菌清等药剂喷雾防治。软腐病、病毒病可参照白菜的防治方法。(4)虫害防治。蚜虫可在初发生时选用噻虫·高氯氟、阿维·啶虫脒、吡虫啉、吡蚜·螺虫酯、甲维·啶虫脒、溴氰虫酰胺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等可在低龄幼虫期选用茚虫威、除虫脲、阿维·灭幼脲、甲维·除虫脲、甲维·虱螨脲、茚虫·灭幼脲、噻虫·高氯氟、溴氰虫酰胺等;黄条跳甲可在成虫始盛期选用联苯·呋虫胺、联苯·噻虫胺、高氟氯·噻虫胺、虫腈·哒螨灵、啶虫·哒螨灵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5)杂草防治。甘蓝田防治一年生杂草,可在移栽前 1 天~3 天或播后苗前选用二甲戊灵、精异丙甲草胺等进行土壤喷雾。苗后除草可在杂草 3 叶~5 叶期,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三)辣椒类

1.农业防治。1)精细整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降低虫源基数,减少初侵染菌源。(2)可选用抗炭疽病、疫病或病毒病等抗病、 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选择符合常规种良种标准、杂交种二级要求的种子。(3)强化通风管理。根据生长状况及时进行摘心、摘叶、疏花疏果和打杈,门椒收获后可将分枝以下的老叶、黄叶全部摘除,增加植株通风透光性。(4)清洁田园,生长期及时去除黄叶、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5)科学浇水施肥,辣椒怕涝、又怕旱,小水勤灌,切不可以造成田间积水。七、八月份雨季,应注意防涝,及时排水;以农肥为主,补施复合肥。(6)叶面施肥,根据青椒长势,开花至结果期可选用硫酸锌、硼砂、硫酸亚铁等合理叶面施肥,叶面喷施钙肥预防辣椒脐腐病等果实生理性病害。

2.物理防治。可利用黄板监测与诱杀蚜虫、粉虱,用蓝板监测和诱杀蓟马。

3.生物防治。1)生物天敌。蓟马发生初期可利用胡瓜钝绥螨、巴氏新小绥螨等捕食螨或东亚小花蝽防治;粉虱可利用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盲蝽类天敌进行防治;蚜虫可利用瓢虫、蚜茧蜂、草蛉、食蚜瘿蚊防治;害螨发生初期可利用草蛉、食螨瓢虫、捕食螨进行防治。(2)生物农药。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使用苦参·蛇床素叶面喷雾。疫病可在发病初期使用侧孢短芽孢杆菌、申嗪霉素。病毒病可在发生前选用甾烯醇、香菇多糖、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蓟马的防治可在低龄若虫期使用球孢白僵菌、硅藻土,成虫期可用硅藻土。蚜虫可在发生初期用苦参碱喷雾防治。红蜘蛛可在若虫期使用藜芦碱喷雾防治。

4.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针对防治对象选用相应包衣的种子;或用甲醛水溶液浸种。(2)苗床处理。于移栽前用溴氰虫酰胺喷淋苗床土壤可防治蓟马、粉虱等虫害。带土移栽,喷淋前需适当晾干苗床,喷淋时需浸透土壤,做到湿而不滴,根据苗床土壤的湿度情况,每平方米苗床使用 2 升~4 升药液。(3)病害防治。炭疽病: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病前或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苯甲·嘧菌酯、嘧菌·百菌清、啶氧菌酯、咪鲜胺、春雷·多菌灵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疫病可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烯酰·氟啶胺、氟啶·嘧菌酯、氟啶胺、烯酰吗啉、精甲·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全株均匀喷雾;疮痂病可在移栽后 25-30 天或发病前选用氢氧化铜、锰锌·拌种灵叶面喷雾;细菌性叶斑病在秋季降温、落露水时易发病,可在发病初期使用噻唑锌喷雾;病毒病可选用噻虫嗪、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喷施,并做好蚜虫、蓟马等小型害虫的防治,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混脂·络氨铜、混脂·硫酸铜、氯溴异氰尿酸、辛菌胺醋酸盐、吗胍·硫酸铜、吗胍·乙酸铜等药剂进行防病处理。(4)虫害防治。蓟马初现(每片叶3 头~10 头)时可用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喷雾防治;于烟粉虱(初现 1头~3 头成虫/叶片)、温室白粉虱(初现2 头~3 头成虫/叶片)成虫发生初期可用阿维菌素进行喷雾防治, 成虫初期至产卵初期可使用螺虫·噻虫啉、溴氰虫酰胺喷雾防治;蚜虫初发生时可用氯虫·高氯氟、溴氰虫酰胺喷雾防治。(5)杂草防治。防治一年生杂草,可在播前 5 天~7 天使用氟乐灵进行土壤喷雾(施药后要立即混土),也可使用仲丁灵进行土壤喷雾。

(四)茄子

1.农业防治。1)在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地块与非寄主作物轮作 3 年以上。(2)精细整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降低虫源基数,减少初侵染菌源。(3)可选用抗黄萎病、褐纹病等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4)选择符合常规种良种标准、杂交种二级要求的种子。(5)清洁田园,生长期及时去除黄叶、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6)科学浇水施肥,根据产量标准和地力条件合理安排施肥量,以优质腐熟肥、过磷酸钙、硫酸钾等为主。禁止使用含氯肥料。(7)叶面施肥,根据茄子的长势,开花至结果期可选用硫酸锌、硼砂、硫酸亚铁等合理进行叶面施肥。

2.物理防治。1)温汤浸种处理种子。(2)利用黄板监测与诱杀蚜虫、粉虱等小型害虫。(3)蓝板监测与诱杀蓟马。(4)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可趋避蚜虫。

3.生物防治。1)生物天敌。可参考辣椒类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2)生物农药。黄萎病可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在定植时混土穴施, 或在发病初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乙蒜素蘸根防治;蚜虫可在发生初期使用苦参碱喷雾防治。蓟马防治可在发生初期选用多杀霉素、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藜芦碱等喷雾防治。红蜘蛛可在低龄期或卵孵化盛期使用藜芦碱喷雾防治(最多 1 次,安全间隔期 10 天)。

4.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针对防治对象选用相应包衣的种子;或用甲醛(40%福尔马林)水溶液浸种。(2)病害防治。黄萎病可在发病前或初期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枯草芽孢杆菌、多·福、甲霜·噁霉灵等药剂喷雾或灌根,也可用琥胶肥酸铜喷雾或灌根防治;白粉病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选用氟菌·肟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3)虫害防治。蓟马防治可在若虫始盛期选用甲维·虫螨腈、联苯·虫螨腈、多杀·吡虫啉、乙基多杀霉素等喷雾防治;白粉虱可在发生始盛期选用呋虫·哒螨灵、吡虫啉、阿维·啶虫脒等喷雾防治,也可在定植前3 天~5 天苗期喷雾或生长期灌根防治。(4)杂草防治。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可用仲丁灵进行土壤喷雾。

(五)豆角

1.农业防治。1)炭疽病、根腐病、枯萎病等发生地块,需与非豆科作物轮作 3 年及以上。(2)精细整地,深耕晒垡,精耕细耙,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虫源基数,减少初侵染菌源;(3)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4)选择良种标准要求的种子。(5)不同品种错期播种,矮生和蔓生搭配种植,田间立体通透、病害轻。(6)科学施肥浇水。施足基肥,有机肥与复合肥平衡施用,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荚期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其中苗期和结荚期合理追肥。

2.物理防治。1)温汤浸种。用 55℃的温水浸种 10 分钟~15 分钟,并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至 30℃,再浸泡 3 小时~4 小时,捞出播种。(2)利用黄板监测与诱杀潜叶蝇、蚜虫等害虫。

3.生物防治。1)生物天敌。蚜虫可利用瓢虫、蚜茧蜂、草蛉、食蚜瘿蚊防治;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可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2)生物农药。细菌性病害:用中生菌素或枯草芽孢杆菌。蚜虫:可用苦参碱或除虫菊素喷雾防治;豆荚螟:可在幼虫孵化盛期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喷雾防治;甜菜夜蛾可在低龄幼虫盛发初期使用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喷雾防治。

4.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针对防治对象选用相应包衣的种子;或用 1%福尔马林浸种 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防止种子带菌;或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加百菌清(1:1)混合拌种,或者按种子量 0.4%比例使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炭疽病、枯萎病等病害。(2)病害防治。炭疽病:发病初期可选用百菌清、代森锌或甲基硫菌灵、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喷雾,轮换用药。枯萎病: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或零星发病时重点喷洒植株基部,可选用百菌清、混合氨基酸铜、咪鲜胺或甲基硫菌灵等药剂淋根。锈病:用苯甲·氟酰胺、苯醚甲环唑、百菌清、丙环唑等药剂喷雾防治。细菌性病害:用噻菌铜、中生菌素、氢氧化铜喷雾防治。(3)虫害防治。潜叶蝇:可在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盛发初期选用阿维·灭蝇胺(每季最多 1 次)、阿维·杀虫单(每季最多 2 次)、阿维菌素、灭蝇胺(每季最多 2 次)等喷雾防治,轮换用药。蚜虫:当秧苗有蚜株率达 15%时,定植时蚜株率达 30%时,用吡虫啉、啶虫脒喷雾防治。豆荚野螟:可在卵孵化期使用虱螨脲喷雾防治,兼具较好杀卵效果。或低龄幼虫始盛期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喷雾防治,(4)杂草防治。防治一年生杂草,可在播后苗前使用精异丙甲草胺进行土壤喷雾。

(六)黄瓜

1.农业防治。1)在土传病害发生地块与非葫芦科蔬菜轮作 3 年以上。(2)精细整地。深耕晒垡,精耕细耙,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虫源基数,减少初侵染菌源;(3)选用抗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角斑病或病毒病CMV 等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4)选择标准规定要求的种子。(5)清洁田园。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虫叶并清除病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2.物理防治。1)种子处理。把干种子置于70℃恒温处理72 小时,或将种子用 55℃的温水浸种 10 分钟~15 分钟,并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至 30℃~35℃,再浸泡3 小时~4 小时。将种子反复搓洗,用清水冲净粘液后晾干再催芽;(2)色板诱杀:利用黄板监测与诱杀蚜虫、潜叶蝇、粉虱等害虫。(3)在露地使用诱虫灯诱杀地下害虫成虫等。

3.生物防治。1)生物天敌。蚜虫可利用瓢虫、蚜茧蜂、草蛉、食蚜瘿蚊防治;烟粉虱可利用桨角蚜小蜂防治,白粉虱可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粉虱类也可利用东亚小花蝽、盲蝽类等捕食性天敌进行防治。(2)生物农药。霜霉病:在发病前或初期可选用几丁聚糖、蛇床子素、木霉菌、苦参碱等药剂喷雾,7 天~10 天喷 1 次,根据病情,连续用药 2 次~3 次;白粉病:在发病前或初期可选用几丁聚糖、枯草芽孢杆菌、d-柠檬烯、小檗碱盐酸盐、苦参碱等药剂喷雾防治;枯萎病: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包衣种子进行防治,或用春雷霉素颗粒剂在移栽定植前穴施,或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多果定或氨基寡糖素灌根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春雷霉素喷雾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或发病前选用春雷·中生、春雷霉素·四霉素、中生·四霉素、多粘类芽孢杆菌、春雷霉素、中生菌素、解淀粉芽孢杆菌等喷雾防治。蚜虫:可用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苦参碱、除虫菊素等喷雾防治。美洲斑潜蝇:可选用阿维菌素喷雾防治。

4.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针对防治对象选用相应包衣的种子;或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多菌灵浸种或用甲醛(40%福尔马林)浸种,捞出洗净催芽。(2)病害防治。霜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氟吡菌胺·烯酰吗啉、乙铝·锰锌、甲霜·锰锌、琥铜·霜脲氰、烯酰·锰锌、烯酰·嘧菌酯、春雷·王铜等药剂喷雾防治。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施苯甲·醚菌酯、戊唑·嘧菌酯、硫磺·甲硫灵、苯甲·百菌清、宁南·氟菌唑等药剂喷雾。枯萎病: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敌磺钠泼浇,也可选用甲霜·噁霉灵、混合氨基酸铜、氨基寡糖素·噁霉灵、敌磺钠、唑酮·乙蒜素等药剂喷雾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喹啉铜、春雷·喹啉铜、琥胶肥酸铜、噻霉酮、松脂酸铜等药剂喷雾防治。(3)虫害防治。蚜虫:可在发生初盛期时选用氟啶虫酰胺、啶虫脒、噻虫啉、氟啶·噻虫嗪、氟啶·啶虫脒等药剂喷雾防治。粉虱:可在发生初期选用丁醚脲·溴氰虫酰胺、吡蚜·螺虫酯、螺虫·噻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美洲斑潜蝇:可在低龄幼虫期选用灭蝇胺、 溴氰虫酰胺、呋虫胺·灭蝇胺、阿维·灭蝇胺、乙基多杀菌素等喷雾防治。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同江市老科协刘东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