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老科协动态
科技赋能“葡萄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8/7 10:26:36

——桦南县驼腰子镇老科协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在驼腰子镇金缸村,村民王青巨的1000平方米葡萄大棚里,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片由闲置菜园变身的“致富棚”,不仅是王青巨从普通农户成长为“葡萄掌柜”的见证,更是我镇老科协坚持“送科技下乡、助农兴产”的生动成果。 image.png

“一开始对着闲置地犯愁,是老科协的会员们带着技术上门,才让我敢迈出这一步。”王青巨常说。从大棚搭建时的采光角度、通风设计,到葡萄品种的筛选引种,再到日常的修枝、疏果、病虫害防治,我镇老科协的科技志愿者们始终“沉”在田间地头:春播时手把手教扦插育苗,挂果期蹲点指导水肥管理,就连市场行情分析也主动纳入服务范畴。正是这“全周期、零距离”的技术服务,让原本“门外汉”的王青巨成了村里的种植能手——如今他的葡萄年产稳定在3500斤,按市场价算年增收3.5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们看在眼里、动在心里。

image.png 

送科技下乡,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王青巨的葡萄棚成了老科协的“田间课堂”,每到傍晚,总有村民来请教技术,而王青巨在老科协的鼓励下,把学到的本事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老科协的会员教我时就说,技术传开了,大家才能一起富。”如今,在老科协的组织下,以王青巨为骨干的“葡萄种植技术小分队”已带动周边5户村民试种,老科协的科技志愿者们则同步跟进,为每户定制种植方案,让“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

从盘活一块闲置地,到兴起一片特色产业,我镇老科协始终把“科技惠民”作为送科技下乡的出发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乡村产业需求,把“课堂”设在田间、把“技术”送到手,通过常态化培训、点对点指导,让更多农户懂技术、会经营,让科技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上生根发芽,以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桦南县驼腰子镇老科协 王景云

202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