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其他经济作物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2025/8/13 9:31:26

一、鲜食玉米

1.良种选择。品种的选择是保证玉米稳产高产的基础,应注重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土壤肥力,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商品性好的品种。如东甜 4 号、金糯 262、万糯2000、黄粘早1、农科玉 368、奥弗兰、脆王、米哥等。

2.丝黑穗病、地下害虫、蚜虫。采用戊唑·噻虫嗪、甲霜·种菌唑+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种。

3.大斑病、小斑病。发病前,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或井冈霉素,采用高杆喷雾机或农用无人飞机叶面喷雾防治。发病初期,选用唑醚·氟环唑、丙环·嘧菌酯叶面喷雾防治。

4.玉米螟、粘虫。在玉米螟卵孵盛期、粘虫 1 龄~3 龄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氯虫苯甲酰胺喷雾防治。也可在玉米喇叭口期使用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 颗粒剂,撒施于喇叭口内,防治玉米螟。

5.化学除草。①异丙甲·莠去津。防除稗草、狗尾草、鸭跖草、藜、蓼、反枝苋、龙葵、马齿苋、繁缕、香薷、水棘针、苍耳等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2)苗后除草。①苯唑·莠去津,防除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野黍、藜、蓼、苘麻、反枝苋、马齿苋、苍耳、龙葵等。②硝磺·莠去津,防除稗草、狗尾草、及鸭跖草、藜、苘麻、苋菜等一年生杂草。狗尾草发生较重地块,也可使用苯唑+硝磺·莠去津的混配制剂。注意事项:部分品种鲜食玉米对硝磺草酮敏感,应在小面积试验取得经验基础上应用。

二、花生

1.根腐病、地下害虫、蚜虫。采用嘧菌酯·噻虫嗪·噻呋、精甲霜灵·噻虫胺、苯醚·咯·噻虫、吡·萎·福美双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

2.叶斑病。于发病初期,选用烯肟·戊唑醇、代森锌、硫磺·多菌灵、戊唑醇、苯甲·嘧菌酯等喷雾防治。

3.化学除草。1)苗前除草。①异甲·特丁净,防除马唐、稗、 牛筋草、 铁苋菜、 反枝苋、 藜、 马齿苋等一年生杂草。 ②扑·乙,防除稗草、马唐、藜、反枝苋、苘麻、蓼等一年生杂草。③异丙甲·扑净,防除马唐、狗尾草、稗草、看麦娘、早熟禾、马齿苋、铁苋菜等一年生杂草。④丙炔氟草胺、噁草酮、丙炔氟草胺·二甲戊灵等,防除一年生阔叶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2)苗后除草。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烯禾啶、灭草松、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乙羧氟草醚、乳氟禾草灵、甲咪唑烟酸等药剂根据草相进行单用或复配使用,防除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野黍、藜、蓼、苘麻、反枝苋、马齿苋、苍耳、龙葵等一年生杂草。

4.调控生长。1)氯化胆碱,于始花期、下针期进行叶面喷施,控徒长、促结实。间隔 10 天~15 天喷施一次,连续施用2 次~3 次。(2)烯效唑,在花生盛花期喷施全株一次,控制植株旺长,增加产量。注意事项:在干旱期或植株长势弱时禁用。(3)多效唑,盛花期喷施全株一次,控制花生旺长,抑制疯长。(4)调环酸钙,在盛花期(下针期)喷雾 1 次,控徒长、促结实。

三、籽用南瓜

1.根腐、枯萎病。以土壤喷雾防治为主。(1)敌磺钠,在播种前两天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覆膜地块在覆膜前 3 天~5 天进行。(2)枯草芽孢杆菌+嘧菌酯,播种沟喷雾。(3)枯草芽孢杆菌+氰烯菌酯,播种沟喷雾。

2.白粉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 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AT-332、枯草芽孢杆菌、甲基硫菌灵、腈菌唑、苯甲·吡唑酯等,叶面喷雾防治。

3.灰霉病。 于发病初期, 采用丁子香酚喷雾防治, 间隔 5 天~7 天施药 1 次,每季最多用药 3 次。

4.疫病。1)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种植。(2)药剂喷淋防治。7 月末至 8 月初、雨水天气较多时,采用霜霉威、烯酰吗啉、嘧菌酯重点防治,注意药剂交替使用,减缓抗性产生发展。(3)秋收后,彻底清除茎蔓、烂瓜,运出田外销毁。

5.病毒病。 1) 苗期至发病前, 采用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多杀霉素、吡虫啉、噻虫嗪等叶面喷雾,防治蚜虫、蓟马等微小害虫。(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宁南霉素、氨基寡糖、菇类蛋白多糖等抗病毒药剂。

6.化学除草。 1)苗前除草。A)异·异丙·扑净,防除牛筋草、马唐、狗尾草、反枝苋、凹头苋、马齿苋、铁苋菜、藜等一年杂草。B)异丙甲·扑净,防除牛筋草、马唐、狗尾草、反枝苋等一年生杂草。(2)苗后除草。采用烯禾啶、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防除禾本科杂草。

四、草莓

1.草莓红蜘蛛。1)卵孵化盛期,选用藜芦碱、联苯肼酯、丁氟螨酯喷雾防治。(2)发生盛期,选用阿维菌素、炔螨特喷雾防治。

2.草莓蚜虫。发生始盛期,采用金龟子绿僵菌、苦参碱、抗蚜威、吡虫啉、噻虫嗪喷雾防治。

3.草莓灰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井冈霉素、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克菌丹、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嘧霉胺、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抑霉·咯菌腈等喷雾防治。

4.草莓白粉病。发病前选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喷雾预防;发病初期选用唑醚·啶酰菌、氟菌·肟菌酯、苯甲·肟菌酯、嘧菌酯、氟硅唑、四氟醚唑喷雾防治。

5.草莓根腐病。发病前可浇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9912、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预防;也可在草莓移栽前,撒施棉隆,混土覆膜后熏蒸土壤。

6.草莓炭疽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 d-柠檬烯、苯醚甲环唑、苯甲·嘧菌酯、克菌丹、咪鲜胺、戊唑醇、溴菌腈等喷雾防治。

7.化学除草。苗后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可采用甜菜安·宁茎叶喷雾。

五、菇娘

菇娘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在土壤 pH值 6.5~7.5 之间,肥力中等、质地疏松、易于排水的沙壤土地种植。避免选择前茬作物为茄科或葫芦科的地块,以减轻病害的发生。播种前可用温汤浸种催芽,适时播种。定植后应及时查田补苗,并注意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1.白叶病。初起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发病初期,选用甲基硫菌灵、氟硅唑·咪鲜胺喷雾防治。

2.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始发期在叶片表面或背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上面散生黑色颗粒,并蔓延到叶柄、果柄以及枝条上。发病前选用几丁聚糖、枯草芽孢杆菌、d-柠檬烯、苦参碱喷雾;田间发现零星病株时,选用三唑酮、百菌清、甲基硫菌灵、醚菌·啶酰菌、宁南·氟菌等喷雾及时防治。

3.病毒病。典型症状为病叶、病果出现不规则褪绿、苞叶(宿萼)失绿变白、浆果褐色油化、叶片黄化或者出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也有顶枯、斑驳状坏死以及植株畸形等症状。苗期、发病前选用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宁南霉素喷雾预防,并与防蚜虫、红蜘蛛药剂配合施用;发病初期选用盐酸吗啉胍、毒氟·吗啉胍、氯溴异氰尿酸、吗胍·乙酸铜等喷雾防治。

4.软腐病。典型症状为根和茎基受害后变脆,叶柄易脱落,茎秆腐烂变软。于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在靠近地面的叶柄基部和茎基部喷施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春雷·王铜、寡糖·链蛋白、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等,重者进行灌根治疗。

5.蛴螬。移栽前,穴施金龟子绿僵菌、辛硫磷、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颗粒剂。

6.蚜虫、红蜘蛛。既是菇娘主要虫害,又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毒媒介。在蚜虫发生初期, 选用苦参碱、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吡虫啉、阿维菌素、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喷雾防治。在红蜘蛛卵孵化盛期,选用藜芦碱、联苯肼酯、噻螨酮、螺螨酯喷雾防治。红蜘蛛发生盛期,选用阿维菌素、炔螨特、联苯肼酯喷雾防治。

7.调控生长。开花座果后,喷施复硝酚钠 2 次~3 次。每次间隔 10 天左右。

六、甜百合

1.根球腐烂病。也称枯萎病,病原为镰孢菌、立枯丝核菌、腐霉菌等,引起根球腐烂,导致田间大量缺苗。生长期的健株感病,地上部表现为叶尖失绿软化并向叶基扩展为整叶干枯,严重时植株变为黑褐色或紫色,进而萎蔫、倒伏、干枯。播种期、生长期均应进行防治。(1)种球处理。采用咯菌腈·嘧菌酯·噻虫嗪、甲基硫菌灵+噻虫嗪喷淋种球,阴干后移栽;(2)种床处理。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嘧菌酯在覆土前对种球及床土喷雾。(3)生长期灌根。发病初期,采用甲基立枯磷、甲霜·噁霉灵、嘧菌酯灌根。

2.灰霉病。也称叶枯病。雨季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采用嘧菌酯、啶氧菌酯、嘧菌环胺茎叶喷雾。

3.蚜虫。夏初、盛发前选用球孢白僵菌、吡虫啉、噻虫嗪等叶面喷雾防治。

4.刺足根螨。(1)种球处理。播种前采用阿维菌素浸种 10 分钟~20 分钟,然后阴干播种。(2)床土消杀。播前采用棉隆覆膜熏蒸 20 天,撤膜松土 7 天后再播种。(3)生长期灌根。一旦田间发现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枯,需及时挖取根部观察,确认是否为根螨所致。若是根螨危害,宜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螺螨酯、乙螨唑、噻虫胺等药剂灌根。

5.韭菜迟眼蕈蚊。以幼虫为害百合科植物的鳞茎、根茎,导致根系和鳞茎腐烂。播种期、成虫羽化期、幼虫卵孵盛期均应防治。(1)播种期防治。采用金龟子绿僵菌或噻虫嗪、噻虫胺颗粒剂撒施。(2)幼虫期防治。采用苦皮藤素或虱螨脲+噻虫胺灌根、土壤喷淋。(3)成虫羽化期防治。成虫开始零星出土时,采用苦参碱灌根;选用阿维·苏云菌、苏云·茚虫威土壤喷雾。

6.化学除草。苗前除草剂选用二甲戊灵或嗪酮·乙草胺土壤喷雾。

七、紫苏

1.紫苏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发病时,由下而上在叶背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扩大至全株;后期病斑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甚至黑色粉末状物,直至叶片枯黄脱落,提早枯死。播种前,用三唑酮拌种;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采用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嘧菌酯、啶氧菌酯、苯醚甲环唑喷雾防治。

2.斑枯病。由真菌侵害引起,一般初夏发病,直至深秋。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或黑色小斑点,逐步扩大成大病斑,干枯后形成孔洞,直至叶片脱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注意选无病株留种,防种子传病;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代森锌、代森锰锌、甲霜·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叶面喷雾防治。

3.根腐病。属真菌病害,主要通过雨水、未腐熟的农家肥和农具传播。高温多湿、低洼积水、土质粘重、多年重茬的地块发病严重。主根受害后腐烂,不出侧根,植株矮小,严重时茎叶枯萎死亡。(1)种子处理。采用嘧菌酯、咯菌腈、戊唑醇拌种。(2)播种期。底施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细黄链霉菌等菌剂。(3) 生长期。采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噁霉灵、敌磺钠等喷淋根部。

4.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始发期在叶片表面或背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发病前选用几丁聚糖、枯草芽孢杆菌、d-柠檬烯、苦参碱喷雾防治;田间发现零星病株后,采用三唑酮、百菌清、甲基硫菌灵、醚菌·啶酰菌、宁南·氟菌喷雾防治。

5.蚜虫、红蜘蛛。在蚜虫发生初期,选用苦参碱、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吡虫啉、阿维菌素、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等药剂喷雾防治。在红蜘蛛卵孵化盛期选用藜芦碱、联苯肼酯、噻螨酮、螺螨酯喷雾防治。红蜘蛛发生盛期,选用阿维菌素、炔螨特、联苯肼酯喷雾防治。

6.化学除草。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于紫苏出苗后、禾本科杂草 3 叶~5 叶期,茎叶喷雾1 次。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同江市老科协刘东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