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在佳木斯市2025年老科协工作 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25/9/8 8:55:58

彭介林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参加佳木斯市2025年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与大家一同回顾过去几年的奋斗历程,展望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首先,我谨代表黑龙江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老科协工作的佳木斯市委、市政府表达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广大老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丁佳木副会长的总结讲话,以及五个县市区典型经验发言和其他县(市)区的书面交流,系统展示了老科协组织在多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创新实践,令人欣喜,催人振奋。结合工作实际,其核心成果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体系化工作框架日臻成熟。“学习、工作、网络、活动、服务”五大平台为核心,构建起覆盖老科技工作者全生命周期的立体化服务体系。该模式不仅荣获“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国家级荣誉,更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佳木斯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彰显了系统性工作思维的先进性。

(二)智库功能深度发挥。老科协组织凭借专业洞察力赋能决策,建言献策工作呈现三大亮点。

1. 成果转化率高。全市累计撰写建言献策文章(专辑)389篇,获得省、市、县(市)区领导的批示118份,党政部门采纳建议22项,多篇获市委书记、市长直接批示并推动政策落地。此外,还荣获省老科协优秀老专家建议一等奖2项、特别奖2项、二等奖2项。

2. 方法论创新。富锦市“三坚持三提高”机制、汤原县案例式建言等特色工作法,成为基层智库建设的典范。

3. 层级穿透力强。建言献策从村级合作社到省级决策均产生实质影响,实现全链条智力支撑,体现了老科技工作者的专业洞察力。例如,2024年,市老科协上报省老科协的《关于突出地域特征、破解关键难题 积极推进“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的建议》获得了多位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起草的《实施粮食产能提升攻坚行动建言献策文集》也得到了丛丽书记的充分认可并作出批示。

(三)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三重突破。

1. 在经营维度突破。推动传统种植向种养加一体化转型,如富锦市前进村狮头鹅养殖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建设。

2. 在技术维度突破。从技术应用迈向自主研发,如抚远市开发玖成水稻系列品种创新、桦南县自主研发“紫苏油”品种。

3. 在人才维度突破。培育乡土专家,如桦南县形成“科技+乡土”特色路径。老科协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转型突破,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四)科技助企模式持续创新。展现出精准化、全周期的助企服务能力。

1. 郊区老科协“靶向帮扶”机制,实现鸡舍能耗降低15%,蛋鸡存活率提升至97%;构建“诊断-改造-对接”服务链,促成8家企业升级为龙头企业。

2. 富锦市老科协为企业进行品牌设计,成功塑造“锦城故事”啤酒品牌,成效显著。

(五)社会价值多维呈现。通过科普义诊、社区教育(如桦南县中医药体验馆)、红色文化传播(如富锦市老科协到小学奉献《十送红军》情景剧)等形式,多维度实现老科协的社会价值。

1. 科普普及与思政教育融合。富锦市老年科技大学举办23场文艺演出、科普及思政讲座。

2. 科普健康服务下沉基层。市老科协的“科普+义诊”活动荣获“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称号;桦川县老科协走进西冯村开展“科普+义诊”活动

3. 文化传承创新。向阳区老科协以文艺团队为主体录制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在中国老科协《强国志》专场文艺演出中压轴播出,并荣获中国老科协的感谢信。

这份经验交流报告充分证明,老科协组织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和专业深耕,成功激活了退休科技工作者的“银发智力资源”,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形成了“智库支撑+科技赋能+文化传播”的复合价值输出模式。其经验对如何盘活退休人才资源、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前,佳木斯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老科协工作肩负光荣使命、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协会以此次大会为契机,重点在以下四方面发力。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准“方向盘”

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老科技工作者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帮助老同志们认清发展大势,找准服务坐标,将“银发智慧”汇聚到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局上来。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当好“智囊团”

紧扣市委提出的重点任务,在以下三方面精准发力。

1. 在科技创新上献智。围绕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组织老专家参与重大科技项目论证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2. 在乡村振兴上出力。深化“银龄助农”行动,推广“科技+产业+农户”模式,帮助乡村发展特色经济、壮大集体经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3. 在民生服务上尽责。聚焦老龄化社会、生态环保等民生热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建言献策,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科技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三)深化科普服务,打造“主力军”

创新科普内容和形式,推动“银发科普”提质增效。

1. 突出青少年科技教育。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为科技事业储备后备力量。

2. 拥抱数字化转型。运用短视频、直播、VR等新技术,打造“指尖上的科普”,使科学知识传播更便捷、更生动。

3. 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推动社区科普和农村科普的规范化建设,培育一批特色科普品牌,提升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加强自身建设,筑牢“桥头堡”

“强基固本”为目标,提升组织凝聚力。

1. 建强骨干队伍。注重吸纳有热情、有能力的退休科技工作者加入协会,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银发队伍。

2. 完善服务保障。落实好老科技工作者的各项待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发挥作用中的困难,让他们安心舒心奉献余热。

3. 强化作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赢得社会认可和群众信赖。

同志们,老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让我们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豪情,在服务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老领导、老专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