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谷飘香。9月9日,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张普学组织农业专家一行,深入桦南孙斌鸿源米业开发公司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并见证了适合本地气候的高产水稻新品种“红源香一号”的丰收收割。
在示范基地,连片的水稻金黄灿烂,稻穗饱满,收割机正在田间往复作业,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据基地负责人介绍,“红源香一号”是鸿源米业与老科协专家团队合作,针对佳木斯地区积温、土壤等特点,精心筛选和培育的重点品种。该品种于今年4月上旬播种,从播种到收割整个生育期历时154天,完美适应了本地的无霜期,表现出卓越的产量潜性和稳产性。
现场农业专家表示,“红源香一号”属于典型的“产量型”优良稻种,其成功培育和种植,打破了高寒地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技术瓶颈,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经初步测产,该品种亩产达到高水平,且米质优良,食味值佳,市场前景广阔。县老科协张会长指出,此次“红源香一号”的成功,是科研单位与企业紧密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典型范例。老科协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人才技术优势,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佳木斯桦南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鸿源米业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红源香一号”的示范种植面积,并配套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打造优质大米品牌,让更多农民受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粮源。
桦南县老科协 编辑部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