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对东北三江流域及远东地区的管理分成三个阶段,即封任属国属部、设五国部节度使、设生女真节度使。作为辽国强化军事统治和经济盘剥的五国部节度使共存续33年间,并未引导经济开发,加大了三江流域与松嫩流域的文明差距。
辽国沿边境置东京道(治所辽阳),设有东京和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咸州和汤河兵马司,东北路统军司,分别管理东北个少数民族部落。在政治军事上采取羁縻政策,树其酋长为王、为节度使。有事则遣使征兵,多少各从其便,无常额。五国部兵事最初隶属汤河兵马详稳司,之后隶属新设黄龙府都部署司
但在经济上,则是实打实索要。由于完颜部(生女真国)农耕经济迅速发展,在衣装、耕种、屋宇、言语等文明特征受到契丹极大的影响,加之五国部总人口只有五十万左右,两地的社会发展差距加大。再加上契丹枢密院差契丹或渤海人充当管押,索贡大马、蛤珠、青鼠皮、貂鼠皮、胶鱼皮、蜜蜡等特产。在辽圣宗开泰七年,确定东北越里笃、剖阿里、奥里米、蒲奴里、铁骊等五部,岁贡貂皮六万五千张,马三百。
重熙六年 1037年 八月,北枢密院(非汉族事物管理最高机构,长官为北院大王)奏报,越里吉国人尚海等到上京上访,控告酋帅浑敝(坤长)贪污,部民多流亡。兴宗下诏,罢除越棘等五国各部酋帅的节度使职务,设契丹人担任的五国部节度统一管理 
节度使源于唐代,属于军政官员,有时兼管民事。而并非行政机构。一个军州,节度使司,行政路、州、道的军政长官都可以称为节度使,但并不是所有节度使都是实职,都有实体治所。辽国不例外,节度使也分为军政长官、荣誉职级封号、都部署司内专职负责某地事物的内设官职。五国部节度使属于黄龙府都部署司内专职负责五国部事务的内设官职,由契丹军官担任。办公地点在黄龙府。担任五国节度使的有耶律仙童、萧陶苏斡,萧乐音奴。 
一些人根据《辽史》中“以契丹节度使一员领之”中的“领”字,认为五国部节度使驻地,这是误读。“领”字确有治理的含义也有分封领地的意思,除羁縻管理政策决定五国并不是封建领地外,在征讨五国部中五国部节度使只是辽军的参谋或先锋,以及设障鹰官、派遣银牌使者,这些史实都证明在具体语境中,领是其另一个释义“统领,居上领导指挥。”所谓的上,就是居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
道宗咸雍七年(1071年)三月,因为征讨五国的功劳,五国节度使萧陶苏斡升任静江军节度使。五国节度使退出历史舞台,职能被生女真节度使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