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六稳”、“六保”的三点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中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县域经济尤为严重。这些地方如何迅速摆脱困境,做好“六稳”、“六保”,迎头赶超是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
对此,提出三点建议.
1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迅速把中央各项舒困政策、措施落稳落实。
疫情是灾难,也是机遇,当前为使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出困境,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门及时出台了针对性极强的舒困政策措施减税降费,减租降息,降准贷款等重要政策,特别是对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中央明确提出要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基层县级层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快捷删除了层层转拨环节,抢抓了时间,二是有效的防止了中梗阻截留。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对我们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方来说,无疑就是雪中送炭,是实在的助力,是千载难逢的给予,尤其是这些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方,一是没有制定政策的权利,二是也没有这方面的财力和物力,因而我们就更要抓这个机遇,用好用足上面的政策、措施,补上自己的短板,疏解自己的困难。
机遇是难求的,是有时效性的,因而我们要在快和实上下功夫,抓关节点,抓落实,抓实效。
现在一些地方开展走千企访万户活动,一家家走访,一户户解决困难,调查摸底帮助舒困,是非常好的作法。
疫情严重期间,偶然在汤原县网络平台上看见,汤原县县政府县长徐凤军同志推介“汤旺河大米”和“汤原黑木耳”等产品。
一县之长亲自在网络平台上做广告,无论怎么说,都是鲜有的,县长做广告和“明星”做广告是有质的区别的。县长做广告是以政治和信誉做抵押的,可信度高,为老百姓所信服。县长做广告是付出,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推进汤原县农业生产两个主打产业,使农民增收。
县长做推介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性,抢抓机遇,采取强有力手段,落实中央舒困政策、措施的重要性。
2、部门要立足本职,放眼全局,自觉解除“思想中的篱笆”,主动为企业服务。
这里所说的部门就是那些有制定政策,掌管人、财、物的实权部门,这些部门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闸阀”,往往一个“研究研究”,就会把机遇错过了,就会使一个企业“垮台”。他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这些部门首先要跳出本单位的利益,“我”这个“篱笆墙”,放眼全局主动发力,树立大局观念,与企业同甘共苦,其次是出主意,想办法,制定具体可行的舒困措施,动真的,来实的,落实好中央各项政策,做好“六稳”、“六保”二作。
3、抓准,抓稳比小微企业还小的“单位”。
在县域经济组成中,还有一部分比小微企业还小的“单位”。其实称其为“单位”也是抬举他们了,这部分“单位”就是平时见到的最多,分散面最广,又最不引人注意的“自食其力”者,也可算作“灵活就业者”,也就是那些“摊”、“贩”、“蹲市场”、“站街头”的。这些“单位”无场地,无门面,无厂房,无机器设备。然而,就是这些“单位”在社会上,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起到了拾遗补缺,方便快捷,传承地方特色,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
这些单位从业的成本低,人数众多,项目复杂,遍布城乡,而且不受地域、环境、季节、年龄等诸因素限制。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单位”走街串巷,随意摆摊设点,影响了市容市貌;卫生条件差,环保意识弱,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更有极个别的造成社会不安定。
对这些“单位”怎么办!建议:
首先,提高对这些人的认识。把这些无法提及,比小微企业还小的“单位”看成是就业,在促进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纳入到“放管服”中统起来,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些“单位”往往一两个人在外“忙火”,就解决了全家的温饱问题,并且有的还以此奔上了小康。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些“单位”潜在的发展能量,许多知名大企业、大买卖不是由小商小贩小打小闹起家的吗!
其次,在摸清底数,掌控全局的情况下对这些“单位”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生产技能。
第三,在资金、场地等必须的工作条件给予必要的支持,使之不断做强做大,步入正轨。杜绝那种,撵的满街跑,动辄就没收的现象发生,尤其对那些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名牌、“老字号”有发展潜力更要加大扶持的力度。
第四,施以现代化管理手段,利用网络平台,微信等掌控其活动因地制宜加以帮扶。 
汤原县老科协 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