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 桦南县老科协
姚春仁致富不忘众乡亲
2018/10/11 9:44:45

姚春仁,1959年生于桦南县红光大队,1976年高中毕业。家有父母一兄家境贫寒:两间破草房,一张破炕席,兄弟人扯一床被子睡觉。吃粮靠返销或亲属接济、花钱靠借贷,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生活十分窘

1976年,姚春仁高中毕业后,回村种地务农。那时,他暗自思忖:不懂农业技术,靠力气种地,啥时候能吃饱穿暖住上砖瓦房,过上好日子呢?转过年的19774月,他听说从辽宁盖县来了几个会车、钳、铆焊的技术人员,落脚在乡工业。他深深懂得要想富,必须懂科学、会技术的道理。于是,他不失时机地通过熟人介绍,到乡工业当学徒,先学习了3年钳工,月工资14后又学习4年铸造技术,干了3年铆焊工,日工资涨到3.2元。他边学边干一直到乡工业解体。十年磨一剑,走近不惑之年的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车、钳、铆、焊技术。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这种变穷为富梦想的驱使下,1987年他毅然决然地回到红光村单干,开起了农机铆焊修理厂。

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适逢农用机械逐年猛增,姚春仁的铆焊修理业干的红红火火,他家的小日子也变了样。

可姚春仁致富不忘乡亲,他充分利用农机操作特长,先后承包了本村耕地近百亩、牡丹江军马场耕地1500多亩。将这些耕地包给20多个贫困户,户均8090亩。10年来,这些农户每亩承包地平均收入都在400元左右,年纯收入约3万元,自从转包耕地后,他们全部脱贫

1994年,姚春仁又把目光瞄向了经商服务业。了桦南一中东、主街道以南的几栋民房,改建成了30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开商店、招住宿生,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他经商服务聘用贫困青年3人,每人月工资12001500元,帮助她们很快摆脱了贫困。

姚春仁肯专研、懂技术,头脑灵活、敢想敢干,个人致富、不忘乡亲。他说:“我每年纯收入都在几十万元以上,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生活无忧;我在红光村有产业、有小车,在县城有楼房。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感谢习总书记心系百姓,以富民为本,带领全国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说到今后打算时,老姚说:明年我还要扩用于铆焊、机加和农机维修的厂房,购买大型工程机械和顶管机,承包农村自来水水网改造扶贫工程,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脱贫致富。

 

桦南县老科协  夏治瑞

2018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