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区域内的大街小巷遍布着林林总总的食品制作店,尤其以桦南林业局大煎饼为招牌的摊煎饼店真是门庭若市。那薄如纸、香如饼的煎饼,曾步出县门,勇闯哈洽会足蹬广州交易会。国内外客商,无不为绝佳的食品叫好。到桦南的客人总要买这种特产,甚至远方的美食家用网购快递直接买走出身农家的瑰宝。提到大煎饼的历史,人们首先知道这是关里人,尤其是山东人、安徽人的首创。在那个艰苦的劳动的年代,为了节省做饭时间,也为了节省粮食,关里人粗粮细做,用铁锅摊制成了香味可口,又便于储藏的“黄金薄饼”,随着闯关东移民的迁入,煎饼被带进了黑龙江,在1980年左右,桦南林业局森工面对改革浪潮体制进行改革,下岗工人们重操关里人的手艺,把具有时代风味的煎饼推上了市场,当代的科技,在人脑的智慧驾驶下,把原本朴朴实实的“关里货”变成了喷喷香的“黑龙江一绝”,于是,桦南林业局大煎饼打响了。不用说远的,在佳木斯一带,提起桦南林业局大煎饼,真是妇孺皆知,不让你流口水才怪呢。
提到改革,不得不说大煎饼的制作也度过了一番改革,使一个“农家小姑娘”变成“俏俊媳妇儿。”怎样演变的呢?森工林业局最先摊煎饼的李大嫂对我们讲:一是泡米,不像过去泡的那么酸。可以用PH试纸测试。二是磨的面很细,不像过去石磨磨的那么粗。三是不仅可以掺黄豆还可以掺紫苏、花生、芝麻等等。四是电锅的温度恒温,不像过去火烧锅忽冷忽热。五是主原料增多,过去用玉米,现在用大米等。放在最后一点她说:那就是制作人的精细与坦诚。体现桦南人勇于争先的勤奋、钻研精神和童叟无欺的商家作风。
为了体验制作的精细,让我们随意走进一个小店,这个小店位于县城北三环路边上,夫妻二人正忙着。丈夫将泡完的大米、黄豆、花生米一一称好。按标准摆放着,然后按程序放入电磨装料口里磨出的汤面又装入干净的容器中。而另一侧电锅在旋转,妻子在管理着,根本不用人工操作,从机器淌出的面浆,顷刻变成可以透过人脸的薄纸,然后折叠、烘干、存放、装箱……。这些小店都是销售与加工工艺于一体,现做现卖,顾客来了,先让你尝,给你一张或者撕半张免费品尝,再征求你意见。若是饭量小的能吃个小半饱。可见桦南人的豪放与豁达!
在桦南县客运站,踏入归途的旅客提着包装箱,里面装里面装的是什么?桦南林业局大煎饼。在招远皮革城采货上车的人提着包装箱里面装的是什么?桦南林业局大煎饼。
在风景如画的向阳湖归来的外地游客,手中提着包装箱里面装的什么?桦南林业局大煎饼。
走进快递的还是桦南林业局大煎饼,应邀到外地贸易交货会的主打产品还是桦南林业局大煎饼。
桦南林业局大煎饼,你是一张名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为南闯出一条负有盛名的路,让桦南跻身于美食之列。
   
桦南县老科协 葛维君 
2019年 8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