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药科学。
在外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树皮、草根和昆虫,竟成了神医们治病救人的仙草和良药,这实在是不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一、中医的异军突起普惠平民生活
中医药发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他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也形成了它自己独有的体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已经无可争辩的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合理性。脉学先驱扁鹊,外科之祖华佗,医圣张仲景,针灸鼻祖皇甫谧,预防医学鼻祖葛洪,药王孙思邈,儿科之祖前乙,法医之祖宋慈,药圣李时珍,《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这一串串闪光的名字既是中医药辉煌发展历史的见证者。有事祖国医学理论的奠基者,更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伟大实践者!中医药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及其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名闻天下,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炎黄子孙优秀传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在医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经验的总结下,不断改进不适应的部分,加强有疗效的部分,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治疗方法得到合理的演化。其特点中包含有整体观、辩证论治、治未病等哲学观点,对外来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在该方针的指导下,以前在提倡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总是希望通过西方现代化科学知识来解释中医的治疗方法,这样就可以让中医的方法直接融入现代医学的体系中,例如通过西药的临床研究方法,分析和解释中草药的成分与作用机制,但中草药中的成分之间的作用,以及在不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研究十分困难。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了简便可行,不受地点限制的中医辨证实施的很多有效办法,仅举几例如下:
拔火罐的机理说明中总是包含着对治疗现象的解释和推测,但总不能十分完美地把拔火罐出现的效果解释清楚。也由于从古至今的使用,时下民众也接受了拔火罐中的众多副作用(皮下出血、可能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起水泡等),由于现代医学的因素,某些病症会带来不适的也会被列入禁忌症中。
在针灸治疗方面,“针麻”的研究推动了针灸学与神经学的发展。针灸中,借助神经学,从神经的分布的角度来认识穴位的分布,以及神经对刺激的反应来指导治疗,包括对神经系统和内科疾病。利用组织解剖学和电生理学的知识来加强对电针的指导(包括作用的重点和方式),特别是在软组织中。
按摩一词自古已有,推拿一词也是自明代开始有文字记载,其原意与治疗密切相关。其治疗方式并不仅仅限于就有的形式,可以随着基础医学的提高而不断改进。利用现有的康复治疗方法增加手法中的内容,如:牵伸,淋巴回流促进术,关节松动的方法和原理。在基础医学的支持和帮助下,可以为中医康复所用并帮助改进中医康复技术。组织局部的解剖结构及其作用功能的再认识,及其疾病过程中的结构与组织上的变化对于指导手法治疗中的作用重点与作用方式有重要影响。
二、调节机体功能提高居民的机体免疫力。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依靠这一功能可以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病原体与肿瘤细胞等)或机体自身产生的异常物质(老死与受损细胞等)。当人的免疫出了问题就会患病,俗称免疫不全症。免于不全症是指先天性和后天性机体产生抗体的功能下降,对入侵的抗原不能有效地进行预防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中医讲“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此“真气”是指机体抵抗病邪的“正气”,只要体内正气旺盛,纵有许多致病因素,正气也能抵御,机体就可免受病痛之苦。传统中医学很早就发现了人体存在抵御外邪的“抗体”,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衰邪盛”。这是最早中国免疫学的理论表述。中医药免疫调节功能的实现实际上是通过药物直接或间接地修饰、改变人类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功能而发生作用的。中医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侧重在于发挥与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而并不是完全依靠药物去直接对抗致病因子。这是中医药学的特色:中医并不直接对准靶器官进行医病,而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发挥抗病作用,与现代西方药理学有着显著的差异。
三、中医药对疫情的预防和救治
在2003年令人难忘的大事件中,新病种SARS的爆发和流行是整个世界最为揪心的一件事。该病由SARA病毒经飞沫或体液接触传染。潜伏期2-7天,最长可达10天以上。病变特点为弥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症见高烧、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可伴头痛、倦怠、肌肉僵直、食欲不振、意识紊乱、皮疹及腹泻,胸部X光检查呈阳性。
正当人们为SARS的传播忧心忡忡之时,中医药在其治疗上的介入为世界带来了惊喜。2003年1月7日,广东省中医院收治了第一例SARS病患者。该院按照常规采用中医药治疗。到4月份时,该院收治的112例患者大部分痊愈出院。WHO专家James博士4月7日考察该院时,详细了解防治SARS的工作,对中医治疗SARS的成绩表示了首肯和赞扬。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防控中,看到所用的中药方剂和各省市特别批准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医院制剂,除在清热、解毒、化湿的基础上,应用扶正中药,如肺炎1号方、清肺解毒汤,表明中医药既发展了理论,也发展了学术。这是中医药守正创新,继承前人智慧与经验的过程。
中医药治疗的原则辨证论治,治病求因是辨证论治的根本,根据每个人的不用情况、不同地域和气候,用不同组方加减治疗。与现代医学的选择适宜病人、适宜病程、适宜的药物、适宜的剂量(4R医学)因人而异的治则也有相近之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清肺排毒汤就是基于此进行推荐的。
四、依托中医院校进行培训,提升中医的施医技术。
为了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中医临床诊疗、预防保健和护理水平,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桦南县土龙山镇医院为例,每年邀请上级中医院校来我院进行一次中医药知识培训,一是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科学等中医基本学科;二是中医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包括:各科常见病诊治、中医技能“四诊”、“针刺法”、“拔罐法”、“推拿法”、“针刀疗法”、“石膏固定法”、“小夹板固定术”、“灸法”等。
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满足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医药适宜技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所选项目必须是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尤其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疗效确切的、群众放映良好的。二是要安全、有效,便于掌握;三是要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疗效较好;四是成本要低;五是要适合农村和基层应用。确定10项适合镇卫生院推广使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培训学习,确定4项适合在村级卫生室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培训学习。
通过培训进一步优化我院中医药人员的配置,丰富中医药服务的内涵,加大我院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辐射面。
五、传统医学应逐级普及普
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三进”活动,即进城镇、进村屯、进家庭。
采用宣传栏、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点及疗效,在乡村建立健康文化墙,将预防和治疗常见病的有效方法撰写在健康文化墙上,方便村民学习和预防治疗。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发放《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家庭手册》,与老百姓共享健康保健方法。
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认同率,引导群众自觉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带动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桦南县老科协  张普学
                           2020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