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全景
富锦市进思公园
2017/8/2 10:14:11

富锦市老科协 田增岐

 

富锦市进思公园原称富锦市革命烈士公墓,座落在富锦市区西2公里的松花江南岸的富克锦古城内,背依浩浩东去的松花江水,南邻横贯东西的省级公路桦富路,西侧是飞架大江南北的富绥松花江大桥,东面是林业局的苗圃。环境幽美,交通便利。建筑占地面积 1622 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5 000 平方米。2000年3月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富绥松花江大桥(衣树羽摄)

富锦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在富锦大地上。1949年富锦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民主革命时期为革命献身的221位烈士遗骸统一安葬在嘎尔当古城所在地,称富锦革命烈士公墓。

  嘎尔当古城刘玉江摄)

嘎尔当古城又称富克锦古城,是1982年(清光绪八年)成立的富克锦赫哲自治区的首府。富克锦赫哲自治区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合处,几乎涵盖了今狭义的三江平原。全境东西430余公里,南北250公里,总面积105 000平方公里。

富克锦赫哲自治区区域图(田増岐制图

富克锦协领是富克锦赫哲自治区最高的军政长官,统辖自治区内一切军政事务。七任富克锦协领在勘定中俄边界,加强边防建设,开展边疆贸易,活跃民俗文化,提倡民族通婚,改善民族关系,发展水陆交通运输事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利用清朝开禁之机,于1890年在松花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大力推行垦荒引佃富边政策,谱写了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的光辉篇章。

由此可见,革命烈士公墓所在地曾是一个虎踞龙盘、运筹帷幄之地。1961年5月富锦县委县政府将原安葬在富锦革命烈士陵园处的原中国工农红军36军江北独立师师长张进思的遗骨迁葬到烈士公墓,为英雄找到了一个理想的灵魂安息之地。

张进思 (富锦博物馆供稿)

张进思于1937年8月28日傍晚,在奉命去抗联独立师参加革命途中,在富锦城南(今城关社区新发村)不幸遭敌袭击牺牲。

张进思牺牲地(陈永欣摄)

张进思牺牲后,由独立师参谋长李景荫主持,借用当地一位老乡家的棺材装殓张进思遗体,埋葬在抗联根据地二道林子西大排(又称西三排),今头林镇兴林村东道路北侧,距兴林村1.2公里,距道路3米,为土堆状坟墓。

2010年春我受中共富锦市委组织部和党史研究室委托,在组织部电教室陈永欣的陪同下对全市革命遗址进行普查时,来到头林镇了解张进思墓地情况,现任头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昌新向我推荐知情人吴景贤。据吴景贤介绍,当年张进思墓地北靠蓊蓊郁郁的原始森林,南邻清波潋滟的河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后经土地开发,原始森林和河泡演变为耕地,张进思坟墓在风雨剥蚀中只剩下一个小小土堆,孤零零地坐落在耕地地头上。1956年5月富锦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张进思的遗骨迁葬到富锦革命烈士陵园,特委派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薛贵忠(1957年10月22日调富锦县公安局任副局长),会同头林人民公社民政助理尚金祥经办。头林公社责成头林管理区承办,头林管理区委派二队马车夫吴景贤负责具体工作。

  吴景贤(左)指认张进思最初埋葬地(陈永欣摄)

吴景贤打开张进思的坟墓后,将张进思的遗骨和一截皮带、一块绿色军衣、一只鞋跟等遗物一起装殓在一个长0.5米、宽0.2米的木匣中,在薛贵忠、尚金祥陪同下,驾驶四轮铁轱辘马车,送到烈士陵园,暂时摆放在警卫室外屋正中台架上,两边摆放花圈。富锦县委县政府择日将装有张进思遗骨和遗物的木匣成殓在红漆雕花棺材中,安葬在富锦革命烈士纪念塔南侧。陵墓为圆拱形,红砖水泥修筑,墓前立有花岗岩墓碑。

1961年5月15日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张进思墓转迁到烈士公墓,在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迁葬仪式。会后,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各界群众代表近千人护送张进思的遗骸到烈士公墓。

   张进思送葬队伍(富锦博物馆供稿)

烈士公墓坐落在嘎尔当古城一片树林中。树,高高大大,枝繁叶茂。波宽水长的松花江从树林北边蜿蜒东去。环境幽静,景色优美。树丛中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坟墓。坟头芳草萋萋,野花点点,那一块块高矮参差,大小不一的墓碑上,镌刻着烈士的英名。张进思的陵墓座落在烈士公墓西北角空地上,是公墓中唯一一个圆拱形水泥陵墓,也是规格最高的陵墓。

 张进思烈士墓(选自《抗日英雄张进思》)

这儿偏僻,偏僻得常年只有江涛相伴;这儿寂静,寂静得四季只有云来风往……但是,人们并没有遗忘这个安息着英灵的圣地。或在清明时节,或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一拨拨干部群众、莘莘学子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来这里拜谒瞻仰,悼念祭祀。

  1982年富锦师范学校学生瞻仰张进思烈士墓(田增岐摄)

1999年5月4日张进思的长子张佳田、长孙张红旗、

长孙女张红妹、次孙女张红兵在随中国中央教育电视台《中

华英烈——张进思》专题片摄制组来富锦拍片时,专程到富锦烈士公墓瞻仰了张进思的陵墓。

  张佳田一行瞻仰张进思的陵墓(杨丰萍摄)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中共富锦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烈士公墓改建为富锦革命烈士陵园。整个工程于1999年9月20日开工,2000年8月1日竣工。

富锦革命烈士陵园四周古树参天,绿荫环绕;民族风格的园门,高大巍峨,气势恢宏,上嵌原省长陈雷题写的“富锦革命烈士陵园”鎏金大字。陵园南部以南北向的甬路为中轴,形成东西两个风景区。东区绿地上座落着民族风格的纪念馆、六角凉亭和中间建有火山石假山的圆形水池;西部由红端木、小桃红、四季丁香组成的灌木丛中,伫立着古典长廊。

  富锦革命烈士陵园景观(田增岐摄)

甬路尽头高高的台阶上,屹立着庄严肃穆的长方形影壁,上书“革命烈士英灵永存”;影壁后的绿地上,安放着221位烈士的陵墓或墓碑,共同组成了为国为民,前赴后继的英雄画卷。

   (田增岐摄)

陵园北部为市园林处的绿化区,排排柳树、松树、云中杨错落有致;东部古城残墙上的古老杨树,高大挺拔,蓊蓊郁郁,为陵墓筑起了绿色的屏障。

现张进思烈士墓位于影壁后身右侧,陵寝为圆拱形,红砖砌筑,水泥抹面;大理石墓碑坐落在陵寝南侧,正面铭刻“抗日烈士张进思之墓”,背面撰刻烈士生平事迹的碑文。

张进思陵墓后边和右侧屹立着在富锦大地牺牲或在富锦大地战斗过的抗联四军一师师长张相武,二师师长李天柱、王毓峰,抗联十一军二旅旅长胡文起、三旅旅长姜宝林、二旅政治部主任王济舟的纪念碑。

张相武,1914年生,吉林省人,原系东北军下级军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长官投降,部队被改编为伪军,1935年1月张相武任排长,不久率领20余人起义,投奔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二团,仍任排长。张相武抗日信心坚定,作战勇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连指导员,1937年9月任抗联四军二团团长,11月部队整编任抗联四军一师师长兼二团团长。1938年5月27日率部西征,在富锦县国强街基(今集贤县昇昌镇)与伪军潘孝堂(外号潘大牙)部战斗中英勇牺牲。

李天柱,1898年生于山东省,从少随父亲逃荒到黑龙江省依兰县城给地主当佃户。1927年参加李杜自卫军,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33年自卫军溃散后组织200余人的队伍,报号“自来好”。1934年10月被改编为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五团,任团长,活动于桦川、集贤、勃利、依等地。1936年6月任第四军第三师师长兼五团团长,同年9月三师改编为二师,任二师师长,率队在富锦、桦川一带活动。1937年9月18日在攻打富锦县国强街基时,与伪自卫团队长潘孝堂谈判途中被冷枪打伤牺牲。

王毓峰,原名王忠庆,1897年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阿堡河子。19岁参加东北军,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32年率队投奔东北抗日救国军。1933年1月率部200余人参加了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游击军,任二团团长,活动在宁安县一带。1934年春参加周保中领导的绥宁反日同盟军。1935年初担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第二团团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临危不惧、出生入死、智勇双全的优秀军事指挥员。1937年冬调抗联第四军第二师任师长。1938年2月25日在富锦七星砬子抗联密营养病时被四军六团叛变的队员杀害而牺牲。

胡文起, 1906年生,黑龙江省依兰县五道岗新家村人。中共党员。1936年10月任抗联独立师二旅旅长,活动在宝清、富锦地区。独立师改编为抗联十一军后仍任二旅旅长,活动在富锦县集贤镇东部地区,同年11月在富锦县集贤镇律甲长屯与日伪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姜宝林,1909年生,出身绿林,报字“天元”,1935年参加祁致中的“明山队”,1936年10月,任抗联独立师第三旅旅长,1937年2月率三旅130余人参加袭击哈达河自卫团、安邦河农场、富锦县五区腰屯等战斗。1937年10月独立师改编为抗联十一军后仍任三旅旅长。1939年6月在抗联十一军主力部队西征后,三旅奉命在一师政治部主任张兴德带领下,留在下江地区坚持抗日斗争。6月中旬姜宝林率部200余人在富锦南部与日伪军500余人遭遇激战中,旅长姜宝林壮烈牺牲

王济舟,中共党员,曾任抗联第五军警卫旅第二团连指导员。1937年6月奉第五军军部命令,任抗联独立师第二旅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独立师改编为抗联十一军后仍任第二旅政治部主任,转战在富锦一带。1939年4月21日率部在海伦县活动时遇到大风雪,因冻饿过度牺牲。

2001年富锦市政府决定将199971日在富民江上与持械歹徒搏斗,英勇牺牲的原富锦市公安局富民派出所民警许志国的骨灰安葬在烈士陵园。

2007年富锦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张进思诞辰100周年,在张进思烈士殉难地立起纪念标志,并将富锦革命烈士陵园改称进思公园。

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在张进思殉难地(富锦一中校史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