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全景
谋发展,促振兴老区不老换新颜
2021/6/4 9:07:43

富锦市老老科协王丽君 张秀珍

 

西五顶村属富锦市砚山镇所辖的行政村,位居市区东南15公里处,全村户籍在册298户892人,实际居住516人。耕地面积9206亩,人均耕地7.5亩,林地面积595亩,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平坦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0%,岗地占20%,洼地、二洼地占50%。土质多为草甸土、白浆土,土质比较贫脊。玉米、大豆、水稻生产作为该村支柱产业。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涝灾,粮食亩产居全镇中下游水平,气候属第三季温带上限。

一、强党建,筑堡垒,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西五顶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阵地,筑堡垒,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西五顶村有党员23名,支部支委5人。党支部以“1+X”强基助推模式为统领,在三个方面着重发力,细化量化党建工作。一是拓展文化阵地,提高文化认知能力。开展“党建强文化”工程,结合“农家书屋”现有文化阵地储备,组织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逐篇学习,每月定期查收党员学习心得笔记,培养了党员干部用理论武装头脑的习惯,拧紧了思想的“总开关”,加强了党员“从学中做、从做中学”的能力。利用“菜单讲堂”、“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邀请镇乡村振兴办、党建办业务员每季度至少1次到该村对农业知识、党建知识等内容进行专项培训。针对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开展送学、帮学活动,确保理论学习的全覆盖。通过“领学带学”,使全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站位提高,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实现乡村振兴、村强民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拓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西五顶村党支部在严格执行“3+X”等主题党日活动的基础上、结合“革命老区村一一抗联打击日寇重点区”的红色基因,利用每月党员固定活动日开展村史朗诵、实地观摩等活动,强化党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支部组织青年党员、青少年学生聆听五顶山抗日英雄常隆基的故事和抗联事迹,启发青少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对优秀党员、创业标兵进行了评选奖励,激发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让老区村文明村风形成典型示范效应。三是拓展服务方式,强化服务能力。西五顶村党支部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决策程序,对村内人居环境整治、土地托管等工作进行细化研究,以民主集中制的方式吸取帮扶工作组、村民的合理化建议,推行了轮流值班、领办代办等服务,年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活动50余次、参与服务群众63人次、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9件,密切了党群关系,不断提升优化了村党支部的服务能力,激发党员同志自觉投入乡村振兴中来,为实现村民富裕富足做贡献。

二、搭建致富之路,推进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讲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战略转移。为使村民在小康之路行稳致远,西五顶村党支部聚焦乡村振兴从三个方面重拳出击,带领村民开辟增收渠道。一是建立规模经营模式。西五顶村以发展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产业经营模式。村内支柱产业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成立股份制畜牧饲养专业合作社1个。为促进养殖业发展,党员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两名党员带头参股入社,在党员的带领下,村里发展生猪养殖10户,年养殖生猪4000头,年均获利80万元。发展肉牛养殖2户,年养殖肉牛38头,年均获利38万元。二是打造农业托管模式,实行科学管理。西五顶村积极探索尝试种植托管模式,主动与镇级经管中心对接,学习托管工作具体政策以及具体要求,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召开村民大会,讲解托管工作的要义,并征集村民对土地托管工作的看法,意见和要求。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2021年西五顶村参与土地拖管农户60户,总面积50695.35亩,其中玉米5086.95亩,大豆522.4亩。2020年初经过村委会研究决定,购置化肥230吨,采购玉米良种约6吨,大豆种子约2.5吨,按照农业种植实际需求,出动10台套农机,安装了4台农机黑盒子,为农户进行统一耕种,今年仍继续推行托管经营一体化科学化种植。三是创新增收模式,打造品牌产业。 西五顶村党支部以“创业创新我先行”的勇气和魄力,围绕多样性增产增收途径为抓手。一是结合本村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村内发展了“西屋顶酒厂”、“秧歌红酒厂”、“西屋顶山泉”矿泉水等产业项目,市场销售形势良好,年均收入30余万元,打造出西五顶村特色产业名片。另一方面,鼓励村内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有力的解决富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杜绝了村内“懒、散、慢”现象的发生,2020年村内外出务工人员共232人,年人均增收4. 5万元,从增收根源上加速了村民的奔小康之路的进程。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摘帽。据调查,全村28户村民银行有存款,占总户数十分之一,仅有16%农户在银行有贷款,当年还贷率100%。发展产业促进增收的事实,让村民充分的认识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发展产业,合作经营,抱团取暖才能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才能促进乡村振兴。

[FS:PAGE]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

西五顶村党支部为增加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采取三步走策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完善硬件建设,夯实基础设施。改变村内道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象酱缸”的状况,西五顶村党支部积极与镇政府沟通,顺利申请了修路补贴政策,建成了“四横十一纵”共计7500延长米的硬化路。建成240平方平村委会以及1400平方米休闲广场,为村民扭秧歌跳健身舞等文体活动提供场所,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文化育村的实施,滋养了人们的心灵,德化了人们思想,调动了村民齐心协力奔富路的积极性。二是开展环境整治,改变村屯面貌。将室内外卫生纳入全村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带领村民利用农闲季节对村内进行无死角清理,2020年均出动垃圾清理车3台,铲车5台,共清除垃圾29车,清理边沟5000延长米。全村涌现四户美丽庭院,六户五好家庭。推进绿化建设,2021年与镇政府林业站协调,申请2500余棵树苗,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了对村路两旁树木的栽植工作,全村造林活动的开展,既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屯建设的积极性,又使村容村貌得到优化。多年来党支部坚持依法治村,促进村治安环境的改善。2018年春,全村安装路灯10盏,监控器20个方便了村民晚间出行,又促进村里治安,西五顶村已连续多年未发生刑事和治安案件。三是优化养老机制,提供优质服务。西五顶村党支部将原来的村委会修建成幸福大院,340平方米的幸福大院中电视、冰箱、健身器材、凉亭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村里14名孤寡老人提供宜居场所,党员干部定期了解幸福大院情况,为幸福大院更换抽风机、打扫卫生,实现了老龄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西五顶村作为全镇典型示范村,干群齐心协力谋振兴促发展,描绘出乡村振兴一村一画、美丽家园一院一景的美丽画卷,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