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水稻旱育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2015/9/16 19:22:15

佳木斯市老科协刘克良

俗话说:“苗好半年粮”。对于寒地稻作区的水稻生产来说,由于生育期相对较短,育壮秧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专家提出,“好苗八成年”。

我市水稻旱育秧技术从引进到推广已经有27年的历史,虽然水稻年年都有新发展,但是育壮秧的问题始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农户由于没有真正掌握育秧技术,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立枯、青枯病发生,而且真正能够育出秧的农户并不多。有的专家用四句话概括在水稻生产中存在问题 ,就是“旱育不旱,稀植不稀,秧苗不壮,插植过深”。

下面,就如何育壮秧的问题,提出六点参考意见。

1、     置床建设

置床,即摆放秧盘的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排水条件好、取水方便的旱田地或行走、运苗方便的水田田边做苗床地。以永久性苗床最好。旱田平地苗床需要挖渗水沟;本田田边做苗床地,需构筑40厘米以上的高台。按每公顷本田用苗量计,一栋大棚360平方平苗床,可提供4公顷本田用苗。

寒地稻作区冬季冻土深度达2左右。如果在本田做床不筑高台,或在旱田平地做床,不挖渗水沟,当封冻前排水不彻底或秋雨大、雨封地时,春季化冻以后,由于冻土顶板的阻隔,融冻水不仅难以下渗,还会沿毛细管上升。平常吧这一现象称为返浆。在寒地中部稻作区,返浆期长达2个月之久。从水稻苗床播种到插秧结束,整个育苗期和插秧期,秧苗都是在返浆期度过的。在播种之前,还要浇渗底水。如果在本田地做苗床不筑高台或旱田平地不挖渗水沟,苗床里多余的水分只能滞留在表层。特别是扣棚晚、化冻浅的苗床,当返浆水过多,超过毛管孔隙的容量时,多余的返浆水就会渗入大孔隙。这样就会把大孔隙中的空气挤走,使本该装空气的大孔隙被水充满,使苗床土壤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旱育苗就变成了湿润育苗。

土壤中的孔隙有大孔隙和小空隙之分。小孔隙又称毛管孔隙。土壤水分靠表面张力滞留在毛管孔隙中。植物根吸水,主要来源于此。由于重力的作用,大孔隙中存不住水,恰好被空气充满。这就为植物提供了一个既可以吸水又能吸氧的土壤环境。这是根系健康成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如果苗床土壤小孔隙相对较多,大孔隙相对较少,保水性能较强,通气性能较差,粘性土壤往往如此;如果苗床土壤大孔隙相对较多小孔隙相对较少,通气性能较强,保水性能较差,砂性土壤往往如此。一般土壤的孔隙度约占土壤总容积的50左右。在这50的孔隙中,约40为小空隙,10为大孔隙,大小孔隙比例约在1:2-4之间较好。当返浆水过多又无处可排时,就会出现前述的大、小孔隙都被充满饱和或过饱和的现象。这就失去了育秧的意义。这是育苗时,秧苗盘根不好的主要原因,也是盐碱土地区秧苗在21心后青枯死苗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大棚周围和中间过道下挖渗水沟(暗沟)。沟深0.7-1。如果周围是明沟,沟上部可适当宽些,防止片帮;如果是暗沟(沟内用稻壳或江沙填充,表层用20厘米的土封上),宽度可适当窄些。无论是明沟还是暗沟,都要够深,而且深度一致,沟沟相通,最后与农田总排水沟相连。在暗沟与明沟连接处,可用装沙的塑料编织袋封堵,使之既可以向外渗水,又能防止暗沟内沙子外流。土壤开始化冻后,多余的冻融水就会通过侧渗排入沟中。给苗床浇水时,多余的水也会被排入沟中。苗床就能始终保持旱田状态,不出现饱和或过饱和现象。这样就可以为秧苗提供一个既可以吸水又能呼吸的土壤环境,为育秧壮秧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是盐碱土地区,融冻水中盐的动态是本着“盐随水走,水变气散,气散盐留”的规律运动的。随着叶面积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苗床中水的蒸腾、蒸发量会迅速增加。春风大时这种现象更严重。最容易使苗床表层产生过多盐分的积累。加之壮秧剂中养分含量往往很高,这些营养成分几乎全是盐类物质。这样,最容易使表层土壤,即幼苗的根区积累过多的盐分。21心以后经常出现的青枯死苗,往往与此有直接关系。所以,苗床排水工程应该作为置床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不能视为可有可无。

2、     床土改良培肥

育秧先育根,育根先肥土。过去,旱育苗床提倡用旱田土,最好是山地腐殖土或菜园土。无疑,这些都是理想的旱育秧苗床土。但是,旱育秧是带土移栽,苗床土都随着秧苗一起移入了本田。每年春季育秧都需要大量的苗床土。依靠从旱田地取土不现实;菜园土亦是弥足珍贵;挖山地腐殖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不可取。在实际生产中,从本田取土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按要求,本田土直接拿来做旱育秧苗床土,在理化性质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良。主要是改善保水性、保肥性、通透性、耕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各种养分要充足,pH也要适宜。目前,许多农户改良床土主要是依靠壮秧剂。壮秧剂一般都具备调酸、抑菌、增肥三大功能,在改善床土的化学性质、增加养分和抑菌防病方面起很大作用。而对物理性质方面的改善还需农户自己另行解决。

改善苗床物理性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入发酵好的有机肥或泥炭提高苗床土的持水性、改善通透性、改良其耕性。对一些粘性过大的苗床土还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沙子,对一些沙性过大的床土除加入一些有机肥或泥炭之外,同时加入一些粘性土壤,使之分别由粘性或沙性土壤向壤性转化。对置床和床土的pH也要做到适当的调整。旱育秧置床和床土的pH调整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立枯病的有效防治。pH4.5-5.5为好。碱性土壤更应该对置床和床土进行调酸。当壮秧剂所带的酸包酸度不够时,还应该对置床和床土补充调酸,使之达到标准。

除了对置床和床土进行必要的改良以外,还要想方设法提高置床的温度。在寒地中部稻作区,在没有保护的自然条件下,一般年份土壤从41日前后开始化冻。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通过5,即可以进行苗床播种时,置床的化冻深度只有30厘米左右。2深的冻土层还有1.7的冻层需要在播种以后逐渐化透。冻层寒气都得通过苗床表层释放出来。显然这对提高苗床温度很不利。提前扣棚,是在播种前增加化冻深度,提高苗床温度最简便易行而有效的方法。育苗时,床温比棚温更重要。特别是在育秧前半期,化冻深对控制过多的返浆水也有很好的作用。要提前把苗床上的积雪清理干净。在3月中旬之前就把棚布扣好封严,争取在播种之前,尽可能多地增加苗床化冻深度,提高苗床温度。此时扣棚到苗床播种时,化冻深度可达60-80。如果置床过湿,除了早盖棚布外,先不要挂围裙,通风促干。

3、     种子处理

晒种—一般粳稻品种都有一定的休眠期。种皮的透性与种子的休眠期有密切关系。晒种可以使种皮细胞发生分离。这就加强了种皮对水和氧气的渗透性,种子内部的二氧化碳等抑制发芽的物质得到排除,也就解除了种子的休眠。同时,还可以使淀粉部分水解为可溶性糖,供给种胚中的幼根、幼芽生长。还可使种子干燥一致,利于吸水均匀,出苗整齐。米粒中除了胚发育成幼苗外,其余部分是为幼苗生育初期准备的“口粮”——胚乳。这是3叶离乳前,幼苗养分的主要来源。只有“奶足”,幼苗发育才能良好。只有全部播种饱满的种子,才能不出楔子苗,获得匀整的健苗。因此,在浸种以前,还应该先进行选种,选用充分成熟而又子粒饱满的种子。用比重选种法,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种子经晾晒后,用比重1.13的盐水选。盐水的配制方法是:把11公斤盐兑入50公斤水中,充分溶化。这时盐水的百分比浓度是18,比重是1.13。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温关系不大。大粒盐需要在选种前一天按要求的比例放入水中,充分溶化。选种时,在盐水中沉底的为合格种子。把沉底的种子捞出,用清水洗净谷壳上的盐分后再放入浸种池中浸种。把在盐水中漂起的部分用清水再选一遍。在清水中漂起的基本是秕子,在清水中沉底的稻谷晒干磨米。按1垧用种子量70公斤计,选种用盐约2.5公斤。盐水要一次性兑好,并充分溶化,选种前留一部分备用。随着选种的进行,由于损耗,当盐水不足时,要补充兑好的盐水,而不是加水再加盐。

药剂浸种——药剂浸种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使种子吸足水分。当种子吸水量达到其自身重量的25时就可以萌发,但慢而不齐当吸收水分达到本身重量的40,就达到了饱和吸水量。促使种子细胞原生质由凝胶状态向溶胶状态转变。自由水的增加,为酶的活化和物质转化提供了条件。而且种子吸水以后,种皮透性增强,使氧气容易进入,呼吸作用加强,胚乳中贮藏的养分,就能较快地被分解和转运到胚中,促使胚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并吸水膨胀突破种皮,逐渐伸出幼根和幼芽.药剂浸种的第二个作用是消除种皮上的病原菌,防止苗期恶苗病等病害的发生。

选好的种子可用25施保克3000倍到5000倍液浸种(每100公斤水加入20-33.2毫升药液)。种子与配好的药液的重量比大约为11.2-1.5。种子既要浸透,又要防止浸种时间过长。具体时间长短视温度而定。温度高,时间短;温度低,时间长。一般5-7天。在11-12°C情况下,浸种时间可达8-9天。1-2天上下翻倒一次。浸好种子的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呈半透时状态,透过谷壳隐约可见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成粉状,没有生心。此时种子的吸水量约为其自身重量的40,已达饱和吸水量,捞出即可催芽。要防止浸种时间过长,造成胚乳中营养物质外渗,种子发粘而降低发芽力。

催芽晾芽——“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就是在30-32°C的温度下,使浸好的种子在1-2天内破胸露白。破胸后,将温度降到25-30°C,经12-14小时,使芽长到2毫米以内。最后,在自然温度下摊成薄层散热降温,降到自然温度后播种。壮芽的标准是:“根长一谷,芽长半谷”。要注意防止冻芽。

4、苗床播种

1)合理基本苗的确定

“基本苗”是指本田单位面积上插植的总苗数。如100/平方米,120/平方米等。基本苗是群体的起点。正确确定基本苗数,是建立高光效群体极重要的环节。如果基本苗确定不合理,则群体的整个发展过程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

基本苗计算公式:基本苗X为适宜穗数Y除以每个单株的成穗数ES。通式为:X=Y/ES。在任何地区,每个品种在某种栽培制度下,其单位面积的适宜穗数是比较稳定的。它是一个已知数。单株成穗数,决定于从移栽后到够苗期有几个有效分蘖叶龄数及其产生的有效分蘖理论值和分蘖发生率。够苗期也就是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此期的茎蘖数与收获穗数相等。4个伸长节间以下的品种,够苗期遵循N-n+1叶龄期的规律。N为总叶数,n为伸长节间数。寒地中部稻作区以11-12叶品种为主栽和搭配品种,均系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它们的够苗期分别是(11-4+1=8叶期和(12-4+1=9叶期。它们的适宜收获穗数约550/平方米左右。机插秧苗床播种密度大,加上移栽时植伤等原因,123三个叶位的分蘖均受到一定的抑制,由于休眠而缺位较多。11叶品种至8叶期,每个基本苗可产生3.5个有效分蘖(有理论分蘖4个)。12叶品种9叶期可产生4.5个有效分蘖(有理论分蘖5个)。11叶品种单株成穗数4.5个,1个主茎穗,3.5个分蘖穗;12叶品种单株成穗数5.5个,1个主茎穗,4.5个分蘖穗。是基本苗合理充分利用分蘖的高光效群体。这样11叶品种的基本苗应为550/4.5=120/平方米左右;12叶品种基本苗应为550/5.5=100/平方米左右。11叶品种8叶初,12叶品种9叶初茎蘖数达到550/平方米左右。最高茎蘖数11叶品种为9叶期,12叶品种为10叶期,约为650/平方米左右,茎蘖成穗率为85左右。

另外,基本苗的确定还与土壤的肥沃程度、品种的分蘖强弱和当年的秧苗素质等有关。在实际生产中还有一个因地制宜的选择幅度问题。一般11叶品种不少于120/平方米,不多于150/平方米;12叶品种不少于100/平方米,不多于120/平方米。每穴株数3-5株,最多不多于6株。在这个范围内,土壤肥沃、品种分蘖力强、秧苗素质好的宜稀些,取下限;反之则应适当密些,取上限。

2)、播种量的确定

基本苗定下来以后,播种量可以通过计算求得。以11叶品种、千粒重27、发芽率85、插植规格为30厘米×11厘米,每平方米30穴、每穴5株,每平方米基本苗30×5=150/平方米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旱育苗机插秧是带土移栽。以土块为载体,穴数就是插秧时形成的小秧块数。土块是由横向与纵向送秧机构把规格(长×宽×厚)为58×28×2.5厘米的大秧块不断送给秧爪切成所需的小秧块。小秧块的纵向尺寸是由纵向送秧机构来完成,横向尺寸由横向送秧机构来决定。插秧机的型号众多,现以东洋PF455S为例。其纵向取秧量的调节范围为8-17毫米,共10个档位。每调一格改变1毫米。横向移动调节装置设在插植部支架的圆盘上,上面标有262420三个档位,分别表示秧箱移动1.08厘米1.17厘米1.4厘米。横向与纵向的匹配调整可形成30种不同的小秧块。最小秧块面积为1.08×0.8=0.86平方厘米。最大为1.7×1.4=2.38平方厘米。如果每穴一个秧块的苗数是固定的,高产栽培希望秧块尽量大一些,这样,每株秧苗在穴内的空间就相对宽裕一些,对育壮秧有利。在实际生产中,横向可形成20个秧块,纵向可形成34条。这样,一个标准秧盘可形成的总秧块数为34×20=680块。每个秧块相当于2.38平方厘米的最大小秧块面积。这样,每公顷用苗的盘数为300000/680=441盘。按一般农户的种植习惯,还须加上15的备用苗,即441×1.15=507。大约500盘。随着栽培和育苗技术的提高,备用苗会逐年减少。

500个秧盘需要100发芽种子的粒数为500×680×5=1700000粒。千粒重27的种子每市斤为18519粒。这样,500个秧盘用100发芽种子为1700000/18519=92斤。折85发芽率的种子为92/0.85=108斤。购入的种子按用盐水选出率75-80计,实际应购入的种子每公顷应为108÷(0.75+0.8/2=139斤。

操作过程:按每公顷140斤购种。种子经过晾晒以后,放入1.13比重的盐水中。把漂起的秕谷放置一边,把沉底的种子捞出,用清水把谷壳上的盐洗去后放入浸种池中浸种。把浸好的种子催芽。吸足水分的发芽种子重量约为干种子重的1.4倍。也就是说,购入的140斤种子经盐水选后还剩108斤干种子,发芽以后的芽种重量为1 08斤×1.4=151斤。把151斤芽种平均分配在500个秧盘里,每个秧盘芽种的重量为151÷500=0.3斤,相当于干种子108÷500=0.218斤。其中发芽的种子为0.218×0.85=0.184斤。千粒重27的种子每市斤的粒数为18519粒。每盘共播发芽的种子粒数为0.184×18519=3407粒。每个小秧块(相当于1穴)落粒发芽种子为3407÷680=5粒。

5、秧田管理

把握住四个关键时期。

第一关键时期--种子根发育期。这个时期是指播种后到第一完全叶露尖,时间为79天。管理重点是促进种子根长粗、伸长,须根多,根毛多。能吸收更多的养分,为壮秧打好基础。此期一般不浇水。过湿处散墒,过干处喷补,顶盖处敲落,露籽处覆土,在新覆土处要补水。湿度以保湿为主。棚内温度如达到33以上时开口降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32以下。最适温度为25--28,最低温度不低于10,2030苗露尖,及时撤出地膜。

第二关键时期---第一完全叶展开期。从第一完全叶露尖到叶片完全展开,时间57天。管理的重点是:地上部控制第一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地下部促发5条鞘叶节根生长。此期温度最高不超过28,适宜温度为22--25最低不低于10。水分管理:床土过干处适当喷浇补水,一般保持旱田状态。切忌大水漫灌。

第三个关键时期---离乳期。从第二叶露尖到3叶展开,经两个叶龄,历时1014天,胚乳营养耗尽,故称离乳期。此期2叶生长略快,3叶生长略慢。管理重点是:地上部控制12叶叶耳间距和23叶叶耳间距各1厘米左右;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根8条健壮生长。要进一步做好灭草、防病,以肥调匀秧苗长势的管理工作。温度管理:23叶期最高不超过25。最适温度,2叶期22--24,3叶期20--22,最低不低于10。特别是2.5叶期,温度不超过25,防止早穗发生。早穗一般是指在正常抽穗期以前1个月左右,在不该抽穗的时候,主茎上长出小穗。如11叶品种是在620日前后出现。原因是一些感温性强的品种,在21心时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21心期正是3叶抽出期。此时在第3片叶内还包着456三片叶和第7叶的生长点。如果此时期内温度超过25,一些感温性强的品种第7叶的生长点就会变成穗的生长点。按正常生育进程,第7叶应该在620日前后抽出并展开。但是,在21心期由于温度超高,该生长点就变成了穗的生长点。当620到来时,展现在你面前的就不再是第7片叶,而是一个小穗。早穗就是这样发生的。所以,为了控制早穗的发生,需在2叶以后,棚内温度千万不要超过25。特别是一些感温性强的早熟品种更要注意。

水分管理:要三看浇水。一看叶尖是否有露珠;二看午间高温时新展叶片是否卷曲;三看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如果早晚叶尖不吐水,午间新展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宜把经一上午晒热的井水,下午一次浇足(千万不要灌床)。1.5叶和2.5叶各浇一次酸水(pH4.04.5,特别是土壤pH偏高的地方更要注意。2.5叶期酌情追肥。如果苗期有细菌性褐斑病或胡麻斑病,要在3叶展开时喷一次细菌、真菌通杀的杀菌剂,如氯溴异氰尿酸,力争做到无菌苗移栽。

第四个关键时期:移栽前准备。适龄秧苗从移栽前23天开始,在秧苗不萎蔫的前提下不浇水,蹲苗壮根,以利于移栽后返青快、分蘖多。移栽前一天做好“两带”。一带肥,即所谓“送嫁肥”,每平方米苗床用磷酸二铵100150;二带药,带入本田能防治潜叶蝇的药。

6、插秧

1)泡田整地

按着泡田整地、施基肥、封闭灭草、沉降、插秧的顺序,事先调整好工作节奏。从泡田到插秧,整个工作要统筹安排。秧田和本田的工作,要双管齐下,有序进行。泡田、耙地与沉降插秧在时间上要配合得当。一般水耙以后,沙土半天就可以达到适插状态,沙壤土23天,粘土56天,洼地需7天以上。在一些新旱改水、土壤粘性大的地方,由于土壤中沙粒含量少,而粘粒太多,仅靠一般的沉降还不能适时达到适插状态。需要把水排干,让土壤沉实,插秧前重灌一薄层水再插秧,否则,插植深度容易超深,严重时还容易陷插秧机。打浆整地的地块更容易出现上述现象。最终达到:当温度适宜开插时,秧龄已够,地也达到了待插状态。杜绝苗等地,也不能长时间地等苗。

2)基肥施用

有机肥是在旱整地前或泡田前施入,翻地或耙地时均匀混入土中。这里说的基肥主要是指化肥。施用方法是:氮素化肥全年用量的30,磷素化肥全年用量的100,钾素化肥全年用量的60,锌素化肥全年用量的100,在最后一次水耙地前均匀撒施,耙入全层。氮素化肥全年用量的10,在撒封闭灭草药时施于表层。表层地温高,插秧初期,根主要分布在表层,这样,不仅可以使稻苗初期生长旺盛,后期长势亦佳。这是因为在刚插入本田时,稻根周围就有充足的肥料供应,随着根系的下扎,全层肥就会继续起作用。这样,既可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又能使整个分蘖期都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3)封闭灭草

水整地之后,第一次封闭灭草,要选择安全性高、防效好的除稗剂和杀阔叶草的除草剂混施。在插前57天,用“毒土法”或“毒肥法”均匀撒施。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待泥浆自然沉降为花搭水时进行插秧。甩施法因不易撒匀,易产生要害,不提倡使用。

4)插秧

插秧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可以开始插秧。我市11年平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的时间是511。根据511日前后的天气预报,当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3,并且终霜期已过,把3天中的第一天作为插秧始期。

 

插植深度--般要求是“不漂不倒,越浅越好”。在具体操作时,大于3厘米过深,小于2厘米过浅,2-3厘米正好。

插植进度--时间大约从511日前后开始,525日前插秧结束。整个插秧期一般10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