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桦川县老科协“网络工作部”诗词讲座
2020/3/10 12:36:02

内容(起承转合)   主讲:刘永成  于福奎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   
古人曾云:“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这就是承接之要领。   
承联大体根据起联的缓急而承接,要注意匀称协调。起联急,那么承联应使之纡缓;起联缓,那么承联宜坚挺跟上。   
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相融。景为实,情为虚,前者写实的,后者就要写虚;前者写虚的,那后者就要写实。   
如果都写实就会显得呆板,如果都写虚也会显得浮滑。若是专写情或专写景,就很难达到生动空灵、渊永超迈的效果。   
下面我们举例来看一下   
王昌龄之《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题为《闺怨》,其主旨在一“怨”字。起句却不写怨,而从“不知愁”叙起,注意啊!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反起之法   
我们往下看,“闺中少妇不知愁”,怎么“不知愁”的?   
承句紧接起句,用“凝妆上楼”以衬映出“不知愁”之意态,语意连贯,也扩展了起句之意境。   

李商隐之【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承联(即次联)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之句,乃承接首联“花乱飞”之题意,紧扣题目主旨,对“花乱飞”之境进行补足和扩展,一气之贯注。    
   
因此,承句在诗中所承担的使命是承接、扩展。不仅要承接,还要扩展   
  
律诗中,就是承接起句的景,后分句不但要承接起句的景,还要在前分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递进,并且要为转句作好准备,使之能更自然的转向转句。大家要记住:承句的功能不只是承接,还有扩展。承接和扩展都很重要,不可或缺。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家看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后分句都是承接起句中的“高”,但是前后分句描写的景色“落木”,“长江”,不是同一物事,后分句在“落木”这个景的基础上递进了一层,这样往转句转的时候就会很自然。“不尽长江”到“万里”,这样,转句比较自然地转过来了。   
再看看杜甫的《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陆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承句前分句写角声,后分句写月色。不是同一物事,递进扩展了没有?是的哈!而且承句为转句做好了准备,“谁看”到“音书绝”,转得很自然。   
这里强调一下,我们说律诗中承句后分句的功能是扩展,但是不能随意乱扩,扩展得漫无边际,因为那样转句合句就没法处理。这点大家要注意。   
  
扩展时,要扩展到位,又要为转句留有余地,要为转句做好准备,让转不要来的那么突然,那么出人意料,莫名其妙。   
你是个悲观主义者,幸好在我的薰陶之下改了很多,不然我真怀疑我们天天什么事儿都不用做了,单进行执手相看泪眼这一很有诗境的混账工作便好。 
  基本上,诗句的承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讲一下,诗句的转   
起句:开头,引出话题,总领全篇
承句:承接、扩展起句的主要景色,并为转句做好准备。

那么转句的作用是什么呢?   
转句:转折,深入。   
  
格律诗最常见的写法是先景后情。我们一直在说,这种方法是我们初学掌握起承转合最快的捷径。从景中衍生出情会比较容易。所以我们几乎是以先景后情来交流。   
当然,你以后熟练掌握了先景后情,就基本掌握了起承转合,到那时再情景交融,先情后景就会相对好掌握一些。   
对于先景后情来说,起句和承句为景,转句和合句为情。那么转句前分句就是景和情的过渡。   
那么,转句在转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1.
做好衔接性,不能断裂。我们转的时候,不要只顾着转,还要有衔接性,不能断裂。格律诗中,每句都要独立完成不同的任务,但每一句与前一句都要关联,也就是要衔接,不能断裂。因此,转句自然要与承句衔接好,不能断裂。   
    2.
不能拖泥带水,要转得干脆利落。到了转句,我们就不要再停留在景语上,要干脆利落地从景语转入情语。如果承句是写景的,转句就是对起句和承句所产生的思考或者感受;前者是直观的,客观的,后者是一种主观上的反应,然后结句再概括一下整个诗的主题,全诗就这样的出来了。   

3、要转得到位,并给合句作好准备。我们在第四讲中就讲过,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我们还要注意让转句为合句做好准备,转句转好了,合句就顺势而来。    
比如刘方平之【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大家看下,起、承二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作者是正写题面,而到第三句“今夜偏知春气暖”,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了春愁,这就是进一层转法。   
二、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此法是就题目本意退一步来说话。   


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瞧!转句开头的“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亦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起承中的“不系船、正堪眠”,又能照顾合句 “只在芦花浅水边”,这种转法就是退一步转法。   

三、反转法   
所谓反转法,是指从题目的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比如:韦应物之【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我们来看看,题目本意为喜会故人,而在转句“欢笑情如旧”中,却感叹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由喜转为悲了。   

又如贾至之【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看看,起句、承句的“草青柳黄,有色有香”,多美啊!何等乐趣啊!而转句“东风不为吹愁却”却忽言有愁,全反起承之意了,此谓之反转法。    
四、扩转法   
这种技法,是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而转的。 
 

如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我们看到标题,就知道本诗之题旨,原在一“忆”字。但作者不是上为就“忆”,而是先有一番铺垫,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之兄弟,这种转法就是扩转法。 
  
  
总之,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必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要与起承相揖让,更要如疾雷破山,是读者之前想象不到的,要使读者惊愕。要灵活,又不可离题太远,要能与前后相照应,才算转得到位。 

 

注:刘永成  桦川县诗词协会    

    于福奎  桦川县老科协   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