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故乡——民胜屯的过往
2020/7/29 10:39:17

 富锦市老科协 王树文

 

常言说:“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年高怀旧,我十二岁离开故乡——民胜屯转眼已六十多年了,但对这片深情的故土,对乡亲们的亲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却永不忘怀。

童年、少年我在那里度过的黄金时光。生于斯、长于斯。儿时熟悉了这里每一条街道、每一张面孔。有时,对于我是绵绵的思念。花开花落,岁月悠悠,弹指一挥间!

    故乡民胜屯(大蒿岗)是块金不换的风水宝地,也是世外桃源,这块黑土地被开发约有一百二十年历史,在这块土地上已经繁衍生息五、六代人,我作为民胜屯(大蒿岗)第三代人,有责任有义务和乡亲们,尤其和晚辈们谈谈民胜屯的来历更有感触,为了让年轻一代更近一步熟悉和了解家乡历史背景,不忘记祖辈垦荒建屯的艰辛历史,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发展好家乡,让家乡更加美丽富裕,我思前想后,加之走访故里乡邻,写下了民胜屯(大蒿岗)的可歌可泣的发展史。

说起民胜屯(大蒿岗)自祖辈到此开荒建点,多是来自闯东关的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的农民,这部分农民先后落脚在辽宁和吉林,后辗转到黑龙江。他们多是父子、兄弟、亲属、邻里的农民,互相结伴拓荒建点在此定居。也有伪满时期组织的农民开拓团到此垦荒。当时,花马屯(今锦山屯)以南,全是垦荒农民,如南化屯(原名南桦)、仁和屯(原名刘大猛)、洪州屯(原名腾洪州)民兴屯(原名一撮毛)民胜屯(原名大蒿岗)、胜利屯(原名不八家子也叫张小脚屯)、兴胜屯(原名关家林屯)、跃进屯(原名杜家林屯)都是以人名、地名、林子名,作为屯子的名字,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人为知的故事,都是有一个让人难以忘却的典故。就民胜屯(大蒿岗)而言,分布在周边开荒点,主要有“西林子”和“东林子”,

当时西林子有毛克礼兄弟、周世海与周彦林和周彦芳的两个儿子,詹乃全、史俊峰等户农民,在东林子的有仉庆芳、仉庆芝、仉庆有、仉庆余等各兄弟还有姜喜武、张喜等户农民。大蒿岗是郑殿芳、郑殿义等六兄弟,张清、张荣等九兄弟,王玉臣、王喜安、王有三兄弟还有李洪生张,还有李洪生,张洪太,程殿生,刘占久,史宝全,汪德才,孙起发,伊庆元,伊庆林,唐启祥,朱振华等农民。

当时各家居住的房子,多是“马架子”“地窨子”“干打垒”“拉合辫”等土草房,由于居住分散,不便于办学和管理,并常有“胡子”、匪盗、山猫、野狼对人畜的骚扰,经过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多次动员,都搬迁到大蒿岗定居建村,有五十多户约三百多口人。

一九四七年,土改工作队,给村子起名叫民胜屯,多年称呼“大蒿岗”为村名,从此有了官名民胜屯,但年龄大的人至今还没改过来,依然叫它“大蒿岗”。因为这个名字叫了多年熟悉顺口,格外亲切。叫它“大蒿岗”是在这条大岗上,常年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蒿草。外地人叫它“海南岛”是形容它偏僻闭塞、四周环水,交通极为困难,外出得支着木船,在就用两张爬犁摞起来,套上两头老牛出行。到初冬半冰半水时,就是里不出外不进的状况了,只有封上大冻才能车人出行。

不管怎么称呼如何,在我童年心中“大嵩岗”它是世界最美最好、最让我眷恋的故乡,四五十年代的大蒿岗,是个水草丰盛、林木茂密的地方,春天划着小船,穿过芦苇塘,一顿饭的功夫,就能捡到一筐瓦绿瓦绿的野鸭蛋,又白又大的天鹅蛋;夏天,有采不完的山丁子、山里红、山葡萄、山梨、山野菜、山蘑菇;秋天,各家各户都能打上几袋子榛子和山核桃;冬季,在冰泡子上穿一个冰眼,就能打出一车泥鳅鱼,还有白鱼、老头鱼、鯽鱼…自然林一片接着一片,什么西林子、东林子、大山包、二林子、生长在杨、槐、柞、桦等几十种树木,随便采伐一稞树就能做上两根檩条,打开后窗伸手就能抓到树梢,繁茂的丛林中,生活着数不清的山鸡野兔、狼、刺猬、狍子、狐狸和貉子等野生动物。那时期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油黑油黑的黑土地,黑土层有三尺多厚,籽落地就生芽,种啥收啥,乡亲们感谢上天赏给这块世外桃源。人、畜很少患有什么流行病,大家过着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

并屯以后有了小学,徐福洪是第一任教师,花马供销社在民胜屯设立了代销点,朱翠兰成了第一名供销社的代销员,后来村里又成立了卫生所,李祥德成了第一名卫生所的医生,民胜屯建立以来,陆续有青年农民参军入伍,仉庆余、朱振华、伊庆元、王福胜、王富等,他们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有的光荣牺性在战场上。青年农民刘占久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担架队的队员,李洪生参加了建国初期的公安部队,他们为国家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这个小山村,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仅毛克礼的一家八个子女的孩子,先后都上了大学,这个百余戸偏僻边远的小山村,毛氏一门出了走出了十三个大学生,这在全国,全省都不多見,成了人茶饭之余的美谈,这其中三名留学后工作在国外,有六名分别在上海,深圳,边疆等地工作,这些从黑土地里走出的大学生,毕业后都走向了不同工作岗位,成了国家有用的人才,还有的农家子弟当上了国家干部,为振兴中华努力拼搏,部分富裕起的农民,在县城买了楼房过上了城市生活。

从民胜屯,走出的佳木斯气象局副局长王锦冬,种了一辈子地农民王树章,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中国粮食九连垱大型文艺晚会>王锦冬代表全国气象局,荅记者问长达十二分钟,王树章也接受中央视台记者采访。正在北京招商引资工作的市委书记周宏,市长郭广福表扬说,王锦冬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咱们家乡富锦市,为宣传富锦作了贡献。

子女们通过自己努力也改变自己命运,其父母也随着子女走进城市,有的定居国外,都过上幸福生活。乡亲们都说,“地灵大蒿岗,人杰毛家人。”

每次回乡下,我灵魂深处的那个故乡就会清晰起来。或许心中的家,在阳光灿烂的小村落里,当五彩缤纷的鲜花盛开,阳光追逐着树影,温暖着我的童年、温暖着我的一生!

每次回乡下,我总是睁大眼睛很惬意地欣赏村庄。瓦房、村鸡、屯狗、肥牛、群羊,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我都爱着,都有种亲切感。

在故乡的小街上,我在想、在忆,在想曾经的青春、曾经的幻想,那是一段难以说清的情愫啊!

家乡民胜是一块福地,从民胜屯走出的人,不论你走到哪里、发多大财,做多大的官,民胜屯都是你的根,是生养我们的故乡,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家乡民胜屯“大蒿岗”。

我走访时,重新品味昔日的酸甜苦辣、重温逝去黄金岁月……这里毕竟有我的青少年足迹、有我青春和热血的缩影啊!

乡亲们,托习主席的福、沾党的惠民政策之光、借改革致富的春风,共同盼望年年风调雨顺,粮食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让家家富裕、人人发财。

故乡是游子梦中的金水河、故乡是喧闹尘世中的钟鼓楼,故乡是可遇不可求了。多少次,我看见我走在通向故乡的路程上,在春机勃发布谷鸟清脆的叫声里、在槐树花软软地飘落在乡间的小道上、在落花时节大雁迁徙的天空、在屋檐下夜雨轻轻叹息的初冬、在深秋归鸦的噪声种、在白雪覆盖的清晨,我在寻找通向故乡的路标,一次次捕捉故乡的消息。

故乡,就是这样魂牵梦绕般地流浪在我心中。

 我深情地眷恋这片热土、我深深地爱着记忆中的故乡!故乡,你是我心中的丰碑!

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