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顶 梁 柱
2020/9/8 9:19:33

老科协-毕维有

 

姚淑贤,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经得住几度悲欢离合的打击,20年间,她发送走了公婆和丈夫,他一个人,挺起脊梁,供养了4个子女读完了高中,其中三个子女读完了大学,全部就业成家。花甲之年,她两次远渡太平洋,去加拿大协助女儿料理家政,助女儿女婿从医事业成功。

在儿女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在亲属们的心目中,她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在周围人们的心目中,她是母亲世界中的骄傲。

千辛万苦敢担当

我和马玉良是1986年一同从农村调到富锦成人中专任教,同住学校家属区。马老师中等个稍瘦,为人宽厚,工作负责任劳任怨。妻子姚淑贤文革中初三毕业,一般个微胖,性格温淳和善,柔和中深藏着坚强。1989年冬,家里人发现马玉良身体有些消瘦,食量渐少。妻子姚淑贤见丈夫面色憔悴,心里划魂,便带马老师去本市医院做了CT检查,未查出结果。这当时,四个孩子还小,正读小学和初中。马老师的父母年迈体弱,照料家务和护理丈夫的重担全撂在了妻子姚淑贤一个人身上。她开导丈夫:“老马呀,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有点病算得了啥……”。姚淑贤嘴上是这么劝导丈夫,可心里却在想,刚从乡下搬到城郊,盖了新砖房,全家欢天喜地的享受着霓虹灯下的生活滋味,可命运之神真的向这个八口之家提出了挑战。“祸不单行”,就在姚淑贤准备去省城给丈夫马玉良确诊的时候,原来患有哮喘病的婆婆又因突发性心肌梗塞病逝。姚淑贤在亲友的帮助下,发送了婆婆入土归安之后,筹计了一些费用带着丈夫去了省肿瘤医院做了系统检查。在结果出来之前,她带着丈夫逛了哈市几家大的商场。到饭店点了丈夫爱吃的烧麦、锅包肉。此时的姚淑贤心里在承受着怎样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她在想,假如诊断结果还有治疗价值,我要尽一切努力,继续治疗。假如真有不测,这个家的顶梁柱自然的落到了自己的肩上了,我能扛起吗,假如……。面对这若干个假如,姚淑贤暗暗地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勇于面对。诊断结果下来了,丈夫已是肝癌晚期了,对这一结果,妻子姚淑贤虽早有思想准备,但巨石袭来,让她无法躲避。她瞒着丈夫,说患了慢性肝炎,便像征性的抓了点治肝的中药返回富锦。吃了些中药和偏方仍不见效果,马玉良身体每况愈下。1990年的一天午夜,丈夫马玉良心跳停止了。子女们抱着母亲呼天唤地哭成一团,面对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周围的人都落下了同情的泪水。人们担心,马老师走了,撇下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六口之家可咋办啊,姚淑贤能顶起这个顶梁柱吗?

中国有句古话:“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马玉良撒手人寰,扔下年逾七旬的公爹和四个读初中、高中的孩子,这压力是常人难以承受的。面临这个频临崩溃边缘的家庭,向来人们认为柔弱达理的姚淑贤告诫自己:就是天塌下来,我也要顶得住。她告诉亲友们:“我不会让一个孩子失学,不会让老人在我这受一点屈。”短短的两句话,道出了姚淑贤这个普通的中国女性内心世界的坚强、善良、仁爱的可贵、可敬的本性。

儿子去世,马玉良的父亲不堪重击,体力愈加不支,儿媳姚淑贤常把蒸好的鸡蛋糕、小米粥端到老人桌前。常用三轮车拉着公公去医院就诊。2000年夏季的一天,我和老伴去铁路南我家的菜园摘草,正巧碰上姚淑贤推着自行车往西走,车后驮着筐,里面装着黄纸、香、酒、蛋糕,老伴问她:这大热天你干啥去呀?姚淑贤说:“你们不知道,孩子爷爷老了,今个烧百天”。惊讶中,我衷恳地对她说:“姚淑贤,你太了不起了。”望着姚淑贤骑车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在想,这不就是“凡人善举”吗,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

在姚淑贤丈夫去世几年后,一些好心人想给姚淑贤找个伴,也好帮她分担一下重负,可姚淑贤总是摇摇头。是好人就总会有人帮她、爱她。一位失去妻子的大哥主动提出要走进她的生活,为她顶梁助力,却被她婉言拒绝。也许有人会说她太传统太守旧了,其实这正是这位本本份份的遗孀、堂堂正正的寡母的闪光之处,也是她构筑自身厚重人格魅力和人生品位的一个重要支点。

[FS:PAGE]

十年间,姚淑贤一个柔弱女子发送了三位亲人,供养了四个子女读完了高中,其中三个子女读完了大学,这其中的艰辛和重负是可想而知的。在姚淑贤处于极度艰难的困境时,得到社会各界的援助。四个孩子就读的“学校”除免收了他们的学费外,还发给他们最高数额的助学金。大女儿马立婷高中毕业因身体原因没有报考大学,父亲生前所在的学校领导,特殊为马立婷办理了顶岗就业,以缓解家庭经济燃眉之机。马玉良生前的同学、好友,姚淑贤在富锦及外地的同学闻讯赶来向这个特殊家庭捐献爱心。姚淑贤所在的区委会,为她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在一股股人间大爱的暖流中姚淑贤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她常常勉励子女们:要努力学习,读书能改变命运。1999年至2002年,二女儿马立晶和大儿子马图,二儿子马强分别以优异成绩相继考入了哈医大、哈尔滨建筑工程大学和“八一”农垦大学。因三个孩子品学兼优,大学毕业分别被三家用人单位免费招聘。大儿子马图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在三年的大学期间,其中两年利用课余时间在三家餐馆打钟点工,加上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优秀,将得到的奖学金、困难补助金,每季省吃俭用的300元钱寄回家里,让母亲贴补弟弟念大学所需费用。小儿子马强为节约读书费用,在“八一”农大三年学习期间,剃了三年光头,每两天吃一顿炒菜。因为他想的是尽量少花家里的钱,妈妈已经很不容易了。

人们都说:“天底下责任最重的是母亲,最辛苦的还是母亲”。

三个子女大学毕业了,各自有了工作,马淑贤本该喘口气了,可是马淑贤自有她的打算,她说:“我才完成了一半任务。”她在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妈妈要给孩子们成个家呀。2000年左右,两个女儿相继结婚,姚淑贤没让女儿空手到婆家,做到尽力而为。2004年6月,姚淑贤与大女儿、女婿去杭州参加了大儿子马图的婚礼。在婚前亲家的欢迎晚宴上,姚淑贤当场掏出10万元递到儿子媳妇手中,这叫当场的亲家公、亲家母大为震惊,因为他们知道马图的家境。婆婆带来10万元,她们无不感到意外,儿子儿媳婉言拒收,亲家对姚淑贤说:“孩子的婚事我全包了”,姚淑贤说:“儿子娶媳妇,当妈的花点钱是应当的。”

2005年的“八一”,姚淑贤满怀喜悦的心情,去了百湖之城――大庆,给老儿子马强操办了婚事,同样带去10万元。儿子和新媳妇婉言谢绝,他们说:“您老人家供我们姐弟三个读完了大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房子以后我们自己解决。母亲执意让他们留下,在母亲的再三说服下,马强只留下5万元,其余5万元让妈妈带回享用。两个儿子结婚,母亲姚淑贤拿出15万元,15万元,做为有钱有势的人家,也许是小菜一碟,可做为缺少核心成员的家庭,一个身担重负荷的母亲来说,15万元真算得上一个天文数字。为了保证子女们读完大学,为了支助子女们结婚,20几个春秋寒暑,姚淑贤耕耘在她开垦的田园和她承包学校的果园里。夏天给果树喷农药,顶着烈日在田园里锄草培土。每年秋冬两季姚淑贤推着三轮车到市里卖自产的蔬菜和水果。一次,姚淑贤的大儿子探家晚上给母亲洗脚时,发现母亲的左脚小脚趾少了半截,惊讶地问妈妈:这是咋回事,咋回事!母亲说:“是那年冬天一个大冷天,我到市上赶集卖菜,起早占推位,就觉得左脚趾头疼,挺了一上午,晚上回家一看,才发现脚趾冻黑了,第二天到医院做了切除手术。”马图听母亲这么一说,抱着母亲大腿失声痛哭。为了撑起马家这片蓝天,为了子女们有个好前程,或许这就是这位母亲无怨无悔,甘愿为这个家挺起脊梁的力量源泉。

哪里有奉献,哪里就有回报。姚淑贤的子女们把母亲的天高地厚之恩深深地铭刻在心里,把“回报”二字写在了蓝天的额头。2010年,姚淑贤的几个子女坚决不让母亲独居城南那间老屋,姐弟几个背着母亲积极筹钱在市区中心给母亲买了一幢80平米小楼。孩子走后,母亲却偷偷把楼租了出去,她想用这租金偿还子女们的贷款,以减轻子女的负担。2011年暑期,应大儿子、儿媳的邀请,马强和爱人带着母亲去北京、北戴河旅游,从北京乘飞机去了上海、杭州。马家母子团聚,这让母亲在那里的每一天都沉浸在儿女情长的欢乐和幸福的海洋里,心中充满丰收后的喜悦。喧闹繁华的南京路留下他们一家人踱步的脚印,美丽迷人的西湖岸边全家人笑语连连。游船上,三潭映月的背景处两个儿媳偎依在婆婆的身旁留下幸福的瞬间。有谁不羡慕马家儿女们对母亲大海一样的深情,可这里饱含着这位柔弱的母亲对子女们高山一样的爱恋。

[FS:PAGE]

万水千山总是情

2006年,姚淑贤的二女儿马立晶和爱人杨华大学毕业后,选择去加拿大渥太华就业从医,并攻读博士学位。

2012年5月的一天,姚淑贤接到二女儿马立晶从加拿大打来的国际长途电话,告诉母亲再有一个月自己即将生下第二个孩子,希望母亲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来加拿大协助女儿料理家政。对于二女儿的请求,母亲早有思想准备。在征得其它三个子女意见后。于2012年5月28日,姚淑贤去了北京办理了去国外签证手续后,毅然登机越过千山万水,飞往加拿大。

位于西半球北美洲北部的加拿大,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这个国度不仅经济高度发达,而且景色秀丽迷人。来加拿大你可以观赏到神奇美妙的城市美景,感受异国风土人情。当飞机飞翔在太平洋上空时,透过机窗俯视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望着湛蓝湛蓝的天空,姚淑贤她顿感世界咋这么如此美好。怎么也不敢相信花甲之年她会再次远渡重洋,跨越国度,来到异国他乡,能与学业有成身居加拿大从事医疗事业的女儿、女婿团聚,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心想,孩子的爸爸虽不能与我一同前往,九泉之下也会倍感欣慰。当飞机飞砥素有郁金香美誉的渥太华上空的时候,静静地渥太华河水扬起了欢乐的流花,像似有意在欢迎这位来自中国的母亲。客机平稳地降落在渥太华机场,女儿、女婿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姚淑贤慢慢习惯了加拿大的生活规律,吃顺了那里的面包牛奶,身体都渐渐地健壮起来。女儿女婿为了不让母亲过于劳累,在当地还雇佣了一位保姆,母亲只是买买菜、帮帮厨,每天用1个小时教大外孙女学习中国文字和中国语。女儿和女婿以此为由给母亲每月支付相当于人民币2800元酬金,有意让母亲晚年攒点积蓄。

美丽的渥太华风光挽留不住姚淑贤思国、思乡的情怀。她对女儿、女婿常提示:“中国有句古话,肥水不能外流,选择适当时机回国,把知识和技术献给祖国”。每到中国国庆节时,姚淑贤在纸上画一面中国国旗贴在墙上。每逢中国清明节时,姚淑贤带着女儿、女婿驱车到郊外用手棒起三堆土,献上三支鲜花,以示对先逝亲人的祭奠。

姚淑贤在加拿大总是惦念着在国内工作的大女儿和两个儿子这三个家庭的每个成员。每逢在国内的三个子女和两个儿媳一个女婿的生日,姚淑贤总会打来长途电话,给予子女们生日的祝福,这让子女们倍感远隔千山万水传来慈母的关爱。姚淑贤与在国内工作的两个儿子通话时,常告诫他们要爱党、爱祖国、要遵纪守法。要受岗敬业,但不要做官,做官风险大,容易栽跟头。细细品味,这直白、坦率、真切的政治关怀和教子理念不能不说这是对“学而优则仕”和“读书作官论”传统仕途观念的一种挑战。在今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母亲生日的时候,身在杭州的大儿子、大儿媳给母亲打来长途电话,祝福母亲生日快乐,报告母亲和二姐,姐夫分享他抱上儿子的喜讯,告诉异国他乡的亲人们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马家双喜临门,母亲高兴得喝了一杯红葡萄酒,她醉了,也醉了太阳醉了月亮。二儿子马强在母亲生日那天打来的电话说:妈妈,几天前,我就知道您快过生日了,那天晚上作梦,我摘下几颗天上的星星寄给含辛茹苦,远在大洋彼岸的妈妈,作为儿子为妈妈祝寿的礼物。母亲叮嘱小儿子说:“小强,要爱岗敬业,不做出格的事,这是你爸爸活着时候的作风,你要继承爸爸的好传统,我就放心了,也好让在天国里的父亲得到慰籍和安宁。”母亲的嘱咐让小强感到周围总有母亲身上一种光芒照射着自己。

“万水千山总是情”啊。在加拿大,姚淑贤对女儿、女婿、外孙女、外孙子关心倍至。渥太华的气温和中国北方差不多,四季比较分明。那里的冬天还没有来临,姚淑贤就把女儿全家人的棉衣做好,也给加拿大的那位保姆带一份,感动得她连连叫好。女儿女婿不辜负母亲的关怀和期望,各自在选择的课题上锲而不舍的学习、研究,立志在医学殿堂上摘取属于他们的那颗闪砾的明珠。2011年以来,女儿马立晶和她的爱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写出四篇学述论文,均在加拿大《医学报告》杂志上发表。

[FS:PAGE]

2014年8月一天清晨,我和老伴突然接到一个国际长途电话,一个惊喜和熟悉的声音轰响在耳畔,这声音是那么亲切,那么柔和。一听就知道是原来的老邻居姚淑贤从加拿大打来的电话。老伴激动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第一句话就是:“想死你啦小姚。”之后,互相询问了身体和生活情况。姚淑贤对我老伴说:我在加拿大每天都注意收听收看中国新闻,告诉我们她打算明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回国,回到家乡。女儿和女婿打算2020年前后回国定居,听到从远隔千山万水传来的声音,就知道姚淑贤精神爽朗,春风得意,就知道她在那里生活充实,顺遂,就知道她在那里依然是坚强不息,柔情满怀。我们期待着,期待着这位饱经苍桑,善良坚强,柔弱可亲的中国母亲的凯旋归来。因为你说:“富锦是马家祖祖辈辈可爱的老家,老家那块热土有掩埋我亲人的忠骨”。我们说:这里还有你含辛茹苦亲手培养出来三位大学生的老屋;这里有你辛勤耕耘,洒满汗水的田园;这里有你至亲至爱的亲人和老邻旧居;这里是你晚年幸福的归宿。

姚淑贤啊,回来吧,你该享享清福啦!

 

 2019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