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中,桦南县把发展产业与乡情村情精准对接,注重发挥老科技人员作用,助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快速脱贫。
一是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科学知识普及作用。孟家岗镇群英村是木耳生产基地,在发展木耳生产过程中,原村科技人员张振方、孙建民把他们十几年的培植经验写成了《寒地木耳高产技术》一书。免费发给想要生产木耳而又苦于缺少技术的农民800多册,指导农民解决了想干不敢干、敢干不会干的问题。在老科技人员的助推下,全镇黑木耳产业已由20个村发展到18个村,2016年培植8200万袋,纯增收1.3亿元。人均增收1.1万元。今年,全镇又引进了挂袋木耳大棚立体栽培技术,与裸地摆栽相比大大节省了土地和工时,进一步增加了产量和效益,推动了黑木耳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目前,黑木耳栽培已成为该镇的立镇产业,已带动了770户农民脱贫。
二是老科技人员以身示范,引导带动农民发展种植产业。沙棘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易栽种管护,沙棘果具有医疗和保健功效。但从栽种到产果需要5年时间,由于没有先例,也不了解市场行情,农民担心有风险而不敢种、不想种。驼腰子镇上桦村老科技人员赵永利,2008年率先在山区贫瘠的沙地上栽起了沙棘果树50亩,2013年卖果纯收入30万元,卖苗木纯收入10万元。事实胜于雄辩,老赵的引带使当地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沙棘栽培很快在该村附近推广起来,目前全镇已发展到周边5个村屯1000多亩。
三是注重发挥老科技人员的市场攻关作用。新合村地处桦南县东北部的冷凉山区,依饶省级公路由村前经过,是驼腰子镇紫苏生产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紫苏种植已发展到了5个村户3万亩。2015年全镇紫苏产业总收入达3000万元。面对农民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的急剧增加,如何把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做大做强,该镇老科技人员组成了紫苏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课题调研组。研究紫苏生产如何由粗放种植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范化管理转变,由无序营销向龙头企业拉动转变。课题组成员王景云,董长林《大力开发紫苏深加工》的研究成果。已引起了该镇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扩大产业链条,向市场迈进奠定了基础。
                          
                         桦南县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