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忠诚自己的土壤——记富锦市艳阳天寒地水稻栽培
2017/5/8 9:13:16

技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志艳

富锦市老科协  赵怀祥

 

于志艳,一个农村成长起来的姑娘,时时爱恋养育她的黑土地,用她那不懈的追求与辛勤的汗水,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振奋人心的奋斗之歌.它的主旋律就是忠诚与追求,忠诚自己的土壤,追求自己的理想。

          为自己“充电”

于志艳从2006年开始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先后向佳木斯两位水稻专家刘克良和孙彤阳学习水稻叶龄模式理论栽培技术,采用把理论带到田间,边学习边实践的方法进行水稻种植生产。并且每年跟随老师到寒地稻作区给各地的稻农讲授栽培技术。

为了更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能更好的服务农民 ,她于20103月又在东北农业大学进修了农学专业,2014年获得农学本科学历,并且在东北农业大学进修期间先后考取了<农作物植保员证><肥料配方师证><农产品经纪人证>等农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

富锦地处寒地稻作区,由于缺少寒地栽培种植技术,农民的种植产量始终在14000-15000斤,农民的经济效益不明显。由于于志艳对水稻种植理论知识的学习,她的水稻栽培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致富不忘乡亲

于志艳常说,致富不能只为自己,还要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在20091124日,我带领32位农民在富锦市宏胜镇成立了“艳阳天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专业合作社”,自己被入社农民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

合作社成立以后,她带领大家以水稻栽培和技术服务为主要发展目标,本着科技种田,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增产高效的服务宗旨,通过技术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按寒地水稻精确定量模式理论做指导,以水稻叶龄模式为基础。实施培育壮秧、适期插秧、适时控蘖、排灌结合、准确地肥料搭配、田间及池埂的杂草防除、适期防病等一系列综合技术的应用,验证了精确定量栽培理论,实现了高产。

2010年开始合作社就与佳木斯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协会达成技术联盟。并于2010年在专家的建议下,合作社引进了新的高产法水稻品种——龙粳27和龙粳29,秋收后,种植龙粳27和龙粳29的农户喜获平均产量19600斤和20600斤的高产,比以前增产了以上。

2010年引进的龙粳27和龙粳291300吨被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育种所选定为种子,并全数收购。从此合作社每年都与各育种所签定水稻种子定单,让农户每垧地多增收2000元以上,社员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为了让不是繁种的农户也能增收,每年协助农民与各大粮食贸易公司,米厂和中储库联系高价销售原粮。

           普及栽培技术

为了普及水稻栽培的叶龄模式理论,教会社员水稻是如何生长的和水稻如何根据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管理,教会社员如何选择适宜自己的肥料,于志艳在2013年自费印刷出版了由佳木斯水稻专家刘克良及孙彤阳编著的《寒地水稻授时历》一书。该书的出版,为寒地稻作区的广大稻农和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为了让稻农更形象的更深入的学会科技种田,她又在2014年初出资拍摄了十二期的《叶龄诊断模式理论》电视讲座,并在佳木斯市电视台《金色田野》农业栏目中连续适时播放两年。

随着水田面积的增加,很多没有种过水稻的农户把旱田改成水田,由于他们不会催芽,不懂得如何育壮苗,这几年里年年都有催两遍芽或者催芽不齐的农户和育苗失败而花钱买苗额外增加成本的现象,由于每年春季气候的不同,所以每年都要面对这样的难题。2013年在她和大家多方的努力下,申请到国家补贴建设的100吨的智能化催芽车间一座,该催芽车间每年能催芽200吨,为10个村4万亩水田解决种子催芽的生产问题。

[FS:PAGE]

为了更好的教会农户育好壮苗,在2014年底又申请得到国家补贴60米长10米宽的超级大棚30栋。从而实现了建立统一的催芽室和标准的示范大棚基地的目标。

 

于志艳经过6年的努力和追求,合作社现在拥有200平方米的办公室,2400平方米的生产用地,200平方米的库房,成员人数合作社的社员由原来的32人增加到106人,合作社社员带动了周边的农户,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0000亩。

于志艳用她那晶莹的汗水在她那所挚爱的土地实践着人生的价值,书写着大地丰收的壮美诗篇。

我们深信:于志艳与她的合作社一定会迎来一个又一个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