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故园的分量
2017/6/26 9:32:58

富锦市老科协    孙建涛

 

大约在两年前的一个秋天里,那天下午,我正在忙着编发当天的新闻稿件,忽然,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急匆匆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一进门就问我的名字,我回答了他,并问找我有什么事吗?他急切地对我说:“咱们是一个屯的老乡。”我打量一下站在面前的小伙子,感到很陌生,因为我已从老屯走出多年,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后生并不熟悉,就问他你是谁家的?他回答说:“我是春光屯谢兴奎的儿子。我爹前两天走丢了,全家人四处打听寻找,到现在也没见踪影。今天我找你来,是想请你帮忙在电视台发条寻人启事。”寻人本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论是谁有求,作为电视媒体的从业人员都应有求必应尽力帮忙,何况又是老乡有求,更是责无旁贷。于是我放下手中的工作,帮他写好了寻人启事,并办理了播发手续,决定在当天的晚上就播发出去。

办完播出手续之后,小伙子简单地向我介绍了一下他父亲的近况,就又急不可待地寻找父亲去了。

我的老家在富锦城东80多华里的二龙山镇春光村。小伙子走失的父亲谢兴奎,我们确实是一个村子里的老乡,但他不是“作古生芽”的老户,而是上个世纪50年代,被安置到我们村里几户山东移民户中其中的一户。他来时大约在三十岁左右,长得膀大腰圆,身高体壮,上有父母双亲,下有妻室儿女。乍来时,他们几户山东人,干不惯东北又苦又累的庄稼活,更难以忍受那天寒地冻的冬天,所以有的移民户没呆多久就设法搬了回去。可谢兴奎并没有回去,他在我们屯里扎下了根,并成为了生产队里一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棒劳力。我在屯子里干庄稼活那咱,我们两家都在屯子东头住着,相距不远,我称谢兴奎为谢大哥,虽说交情不算十分密切,但从无什么过节。谢大哥不但干庄稼活很卖力气,而且还颇有心计,生活十分俭朴,夫妻两起早贪晚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供儿女们上学念书。时间荏苒,一晃四十多个春秋过去了,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在县城里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可谢大哥却成了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了。前几年,孩子们把谢大哥从老屯接进了县城,让他住进了楼房享享清福,可谢大哥却因脑萎缩患上了痴呆症,儿女们一眼没照到竟自己走丢了。孩子们担心他走路一不知道躲车,二不能准确地辨别方向,怕有生命危险,所以万分着急,撒开人马四处寻找。

谢大哥的走失,让我也为之担心着急,寻人启事播出的翌日上班后,我马上给谢大哥的儿子打电话打听消息,没想到,从话筒里传来的信息,使我甚为高兴。原来,谢大哥凭着模糊的记忆走出富锦城之后,顺着公路一直往东走,他想顺着这条路一定能走回自己生活了三四十年的老家,可当他走出50多里来到通往向阳川镇的路口时,天已经黑了,他走得又饥又渴,再也迈不动步了,累得他稀里糊涂地躺在路旁闭上了眼睛。东北秋天的夜晚,已经袭来阵阵寒气,幸亏有过路的行人发现了他,将此事报告了向阳川镇派出所,派出所的民警用车将谢大哥及时地接到了派出所,经过派出所民警的反复启发询问,神情恍惚的谢大哥,并没有说出自己儿女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只说出了他要回去的老家春光屯村和那里山东老乡的名字。后来,派出所民警通过和春光村山东老乡联系核实,将谢大哥送回了老家——富锦市二龙山镇春光村。

虽说此事已过去将近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可在我的心中总是念念不忘,越想越觉得有一些难解的问题缠绕在心头:一个年过七旬而又几乎失去记忆的耄耋老人,在他暮年之时,却没能记住让他在城里享福的儿女们的名字和住址,而那岁月的沧桑和痴呆的症状,却难以抹掉他对故土的依恋与记忆。可见,那家乡故园的位置和分量,在他的人生与记忆中是可想而知的。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细想起来,谢大哥虽不在我们屯出生,可他从青年到老年,在我们屯里度过了大半个人生,在那片黑土地上,留下了他无数日夜奔忙的足迹,饱含着他辛勤劳动的汗水;在那片无私的土地上,他养育了自己的儿女,使他们长大成人,送终了长眠在那片土地上的二老双亲;在那片难忘的土地上,有他的山东老乡和与他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我想,这就是谢大哥不忘故乡的主要原因。这种原因随着岁月的更替,厚厚地沉淀在了他的记忆之中,形成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在他的人生中占有压倒一切的位置和分量。即使在他几乎失去记忆的时候,仍难以忘却。怪不得,香港、澳门同胞在回到祖国的怀抱时,回家的心情是那样的欣喜若狂;怪不得,当世界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时,世界各地的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是那样的扬眉吐气;怪不得,四川汶川发生“5.12”特大地震时,每一位华人都为罹难同胞慷慨解囊,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怪不得,台湾老兵在海峡两岸隔断多年之后,终于用不可阻挡的强烈思乡之情,开拓出一条曲折的回乡之路!因为他们都是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中华儿女,他们的根在中华大地,中华大地就是他们的故园和老家,他们都深深懂得故园的分量大于一切。正如早在我国春秋末期,老子所说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F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