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东北三江流域历史掌故之四汉魏挹娄—肃慎的变奏曲
2017/7/13 9:46:15

2001年,国务院公布以凤林古城为代表的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多数史家认为,在东北三江流域发现的1400处同类遗址均为挹娄所留。

“挹娄”始见于《魏略》:“挹娄一名肃慎氏。”挹娄一词的汉意主要有 “穴居人”和“东人”两说。《满洲源流考》以“挹娄”与满语岩穴发音“叶鲁”相同为据,释义为 “岩穴中人”。依兰倭肯哈达洞遗址是其有力的考古证据。但就目前发现的东北三江流域挹娄文化遗址也多在临河的浅山岗地,人工挖掘,土石堆砌,岩穴遗址极少。而且这一地区最早在辽代中期才有地上居舍,穴居是无法表述其特质。因此,张博泉先生通过女真语系音韵考据提出,挹娄为“东人”之意。这个观点是符合历史脉络的。至于白鸟库吉解释为鹿,只能说闻音生义。

挹娄是在东周时期华夷之防加大,匈奴、山戎在西部崛起,秽貊、东胡两大族系东进,在东北三江流域与肃慎族系融合而形成的。到汉魏时期,秽貊融入东胡元素的后裔夫余人为主体已经定居这一地区的平原地带,从事农耕渔猎。人口密度急剧提升,导致社会组织形式变化,从而出现国家的前身城邦。迫使肃慎主体退居远东,留在山林的臣属夫余,形成了挹娄。远东波尔采--乌里尔、绥滨蜿蜒河等处遗址与滚兔岭及后续凤林遗址的分野为此提供了考古证据。这也正是摆脱夫余统治后,《晋书》将挹娄复称肃慎的原因。

挹娄除了承袭肃慎的楛矢石砮外,开发出新的物产,其中挹娄貂开创了近2000年一直延续到清末的贡貂先河。生活习俗也有了进步。挹娄居穴深达九梯,保暖散热功能更强大;好养猪,食肉衣皮,油脂涂身御风寒;厕所建在居穴中央,以屎尿消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摆脱夫余统治后,复名肃慎的挹娄国王傉鸡在魏元帝曹奂景元三年遣使经辽东入贡,献弓30张,楛矢石砮300支,貂皮400张,并获得回赠锦布。《晋书•肃慎传补》中的这条史料给东北三江流域带来了三个有记载的第一:首个人名傉鸡,首次贡貂,首见锦布。

挹娄文化及城邦的出现标志着东北三江流域已经有意识地融入整个东北地区的人类活动大平台,为原住民参与居地以外的社会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反抗夫余和寇盗北沃沮的过程中,挹娄不仅锻炼出善射的本领,也养成了不畏强敌、崇尚暴力的性格,成为其后世传承的军事掠夺的文化基因。

    (作者 于永奎 哈尔滨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 桃温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