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东北三江流域历史掌故之二肃慎来服 天子的礼赞
2017/7/13 9:42:08

“肃慎“一词最早见于战国初期成书的《左传》。昭公九年载:“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早在 4200年前的虞舜时期这个族群就与中原发生联系。《史记》载:“北,山戎、发、息慎……,咸戴舜帝之功。”

对于肃慎汉语表意古代历朝史家都未对做注疏。近现代人从不同侧面做出了多种解释,如金、海东青、东方人、人、猎民、太阳神等等。不难看这些说法仅是就事论事、就物说物,并没有把“肃慎”放在整个中国具体历史环境中进行考量。从传说时代到隋代,对肃慎并没有实地了解的历代王朝一直将“肃慎来服”作为圣王文治武功、威德远播的标签,拥有着“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这样深刻的礼赞含义。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原王朝的眼中,肃慎是对最东部所有部落、种族的统称,要表达的重点不是族群,而是地域极至。其汉意应为“东极人”。

那么东极人居住在什么地方呢?《山海经》载:“肃慎氏之国在白民北。”《山海经注》载:“今肃慎国去辽东三千余里。”《晋书》载:“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广袤数干里。”据此可以确定肃慎之国在东北三江流域及以东以北直至大海的辽阔区域。

而考古成果显示,这一区域百余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具有代表性的,早期为6000年前的密山市新开流。晚期为3000年前的宁安市莺歌岭和抚远县海青。从出土文物看,海青与莺歌岭两支有明显区别的文化系列均源于新开流文化,向商周进贡的是哪一支尚无定论。但海青文化类型在狭义三江平原上的饶河、抚远、同江、绥滨、桦川、汤原、依兰县等地均有发现,并延续到远东,更具东极人的代表意义。

在新开流文化之前东北三江流域没有发现人类化石,那么肃慎人是从哪里来?就初始阶段而言,新开流遗址的陶器和小南山、哈达洞的玉器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对应,并有人类遗存构成的完整的迁徙时空链条,为肃慎来自泰山脚下提供了排他性的佐证。

从发展脉络看,从虞舜到西汉,肃慎一词单独沿用一千九百余年。从西汉到西晋,又与挹娄混用了五百余年。如果说到商周时期,甚至更早到虞舜时期,形成特质文化主体,那么将肃慎定义为土著也是成立的。但是从现今研究成果看,一直到西晋,肃慎的居所、器物、习俗并没有出现原发性的革命,所有的缓慢进步依然可以清晰地在周边族群中找到渊源,其差异就在于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做出的改进而已。其出现在典籍的意义全部都是天子的礼赞。

作者:于永奎 哈尔滨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 桃温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