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砥砺奋进 自强不息 建国70周年的富锦工业
2019/10/30 10:12:53

 

 

富锦市老科协     杨德林

 

建国70周年以来,富锦的工业企业规模由小到大,数量不断增加,为繁荣富锦的经济做出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锦市一直高扬着工业兴市的风帆,在艰难曲折而又锲而不舍的工业振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闪光足迹,谱写了敢想敢干、自强不息的辉煌篇章,迎来了新时代全面振兴发展。

一、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为动力的发展史

富锦历史悠久,区位优越,建县之初即成为三江平原重镇,松花江下游第一都邑,形成了地区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早在宣统元年(1909)年富锦建县以后,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手工业生产便开始萌芽,建国后地方国营企业和公司合营企业、个体手工业逐步发展壮大。为富锦工业发展奠定了区位基础,富锦市委、市政府也在工业发展的长河中试着摸索出一条符合富锦实际的工业兴市之路。自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决策后,富锦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性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建国初期打下的工业基础以及区位优势,按照工业服务于农业的发展思路,结合当时农业发展需要实际,大力培育发展机械、轻纺、化建等产业,涌现出了钢圈厂、钢窗厂、刺绣厂、橡胶厂、制砖厂、起重设备厂、农业机械厂、汽车修配厂等一批在国内叫得响、立得住的企业,使富锦的工业一度闻名全省。同时,中省直属企业发展更加迅猛,曾是富锦工业的脊梁,特别是中央直属的富锦卷烟厂和省直属的富锦拖拉机厂也一度成为富锦工业和财政收入的台柱。卷烟厂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具有年产10万大箱的生产能力,年工业总产值可达6000万元、税金2500万元;富锦拖拉机厂依托建国初期奠定的技术基础,不仅受到了毛主席的检阅,并在1987年被评为全国“十佳”产业,获得金牛奖,1988年被国家机械工业部定为部优产品。这两家中省直属企业拉动富锦地方工业快速发展,在发展形势严峻、工业滑坡、市场疲软的九十年代初带动富锦在1990年跻身了黑龙江省九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先进行列(又称“九小龙”)、1993年迈入了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也让富锦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辉煌时期。1990年,富锦市实现社会总产值8.99亿元,同比增长6.5;国民生产总值4.7亿元,同比增长23.6;农业总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34.3;工业产值3亿元。

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残酷,一些民营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财政基础薄弱、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模式僵化、产品技术创新不足,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出现持续亏损,难以支撑运行发展,逐渐消失在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央直属的富锦卷烟厂和省直属的富锦拖拉机厂这两个曾经的财政收入台柱,虽然在改制初期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劲头,但随着全国卷烟布局调整,和拖拉机技术创新不足,市场占有额逐年降低,两家中省直属企业也逐渐退出了发展的舞台。九十年代末、新世纪初期,富锦的工业经历了起起落落,逐渐走向沉寂,跌出了全省十强县的行列。到“十五”计划时期末,富锦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已跌至19位。

二、以工业园区为引擎的工业振兴史

面对全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蓬勃发展的实际,富锦市委、市政府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立足农业资源、工业基础、中心城市、生态环境和对俄开放“五大发展优势”,站位三江平原谋划产业发展。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大力培育发展工业园区的有力契机,提出了建设省级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明确招大商、大招商的发展方向,以园区作为产业项目承载平台,扩大项目落地承载能力,提高对外招商吸引力,大力发展工业。至此,以工业园区为引擎的富锦工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振兴发展。

1、积极推进园区提档升级,打造大项目承载平台。2003年,富锦市按照“一区多园、多措并举”的思路开始工业园区建设。2005年,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项目入驻。2008年,园区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完成了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备热电厂、自来水厂等配套设施,当年,产业园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2011年年初,产业园被省政府认定为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政策的工业示范基地。产业园建设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年,又把产业园定位为黑龙江省(富锦)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确定为“省市联动、共同建设”的21个重点产业园之一,是全省目前仅有的两个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园,更是三江平原唯一的绿色食品基地。2016年末,在市七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市委又提出了全力推进大农业、大园区、大商贸和三江平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三大一城)的发展目标,把建设“大园区”纳入党代会报告当中,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象屿食品医药生化产业园、万里利达加工园、小微企业孵化园、对俄进出口加工园等五大重点产业园的“一区多园”发展思路。同时,请专业团队对园区远期30平方公里的控详规划进行修编,提高“五通一平”水平。至此,园区已全部实现“五通一平”,铁路专用线、污水处理厂、物料管廊等相关配套设施陆续完善,工业新引擎的作用日渐凸显。

[FS:PAGE]

2、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工业振兴发展。在园区提档升级的同时,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也同步开展。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亲商、安商、惠商、富商”作为谋求双赢的目标,先后出台了《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意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鼓励投资办法》等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吸引力和招商工作力度。为加快招商工作的步伐,市委、市政府采取党政主要领导带任务亲自招、聘请区域专员专人招、选派优秀干部进企业家商会驻会招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招商密度、招商范围和客商层次达到了空前。自2005年引进项目入驻开始,园区重点推进发展水稻加工、大豆加工、玉米加工、乳品加工、肉类加工、甜菜加工、南瓜加工、马铃薯加工、果蔬加工、酒类加工、高精食品加工等“十一大产业”。先后引进了全省知名品牌“纯中纯”、锦稻、金玛农业、绿谷酒业、金珠满江啤酒等一批产业拉动力强、发展潜力大、财税贡献率高、经济辐射力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在2014年,引入了全国500强、大型国企厦门象屿集团与黑龙江金谷集团合资投建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富锦象屿金谷,总投资达到80亿元,仓储能力500万吨、玉米深加工200万吨,年产值达到65亿元,实现利税7.5亿元,吸纳4000人就业。2015年,富锦象屿金谷共收购国储粮347.3万吨,实现收入9.4亿元,创造税收2.6亿元。2016年,富锦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宽视野、跳出自身年产不足50亿斤粮食小圈子,按照区域大经济圈内拥有4000万亩耕地、200多万人口所拥有的潜能,又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万里利达541万吨仓储项目。象屿金谷和万里利达2个大块头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总仓储能力达到1000万吨,推动富锦由原料产地向产品输出地转变,让富锦这个大粮仓真正成为了“北国粮都”

2016年,总书记视察龙江,并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富锦市委、市政府深入领会总书记提出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委省政府提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做成龙江第一支柱产业”的相关要求,重点围绕象屿金谷、大连金玛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为方向,着力向下游企业聚焦发力。经过不懈努力,20172018年,又相继签约了投资3.8亿元的东北制药年产10万吨山梨醇、投资2.6亿元的海资植酸钙、投资14.5亿元的国投30万吨燃料乙醇、投资1.1亿元韩国科乐福株式会社100万片大米面膜加工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直至2017年末,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9家,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3.8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9亿元,实现利润3.2亿元,税收1.2亿元。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项目的纷纷落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真正成为工厂和产业集聚区。

3、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持续增强实体经济活力。为了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市委、市政府突出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园区就是特区”的工作理念,对进入园区检查实行申报制,减少对企业发展的不必要的干扰。坚持只设路标不设路障,重点项目成立“大项目协调办”,抽调专职人员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企业开展领办代办服务。并定期召开政府协调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在园区引擎作用的拉动下,富锦整体经济实力逐年回升。到“十一五”时期末,富锦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回升至16位;到“十二五”时期末,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回升至15位。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4.2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额97.7亿元,同比增长15.6;公共财政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21.7,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上升3位,回升至12位。2017年,新一届市委上任之后,进一步加大了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以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力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7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38.8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工业增加值29.7亿元,同比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额104.5亿元,同比增长7.0;公共财政收入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2

[FS:PAGE]

三、以国家级产业园为载体,以共享经济为支撑,全力推进工业强市进程

富锦市委、市政府将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产业发展载体为突破口,明确黑龙江(富锦)经济开发区作为产业重要承载平台,加大对共享经济要素的投入,由单一的项目承载、服务发展平台向共享经济平台发展,

努力把园区建成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三江平原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晋升为国家级产业园,进一步提升对工业的牵引拉动能力。同时,继续围绕做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快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步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实现“粮都”向“食都”的转变,实现“工业强市”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初级目标——形成产业集群。把握富锦市被确定为全省玉米深加工项目重点片区的有利契机,继续坚持共享经济理念,全面深化象屿生化医药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成功签约的海资集团植酸钙项目、东北制药集团山梨醇项目、国投集团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等三大项目建设。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区域合作对外开放产业链、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链,紧盯全国500强、行业100强,抓住京津冀、闽粤鲁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园区产业互联互通、资源要素共享优势,引进一批与富锦优势契合度好、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强、对发展有巨大拉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第二阶段,中级目标——形成优势产业。“万山磅礴,必有主峰”。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围绕全产业链条发展战略,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全力崛起。重点以富锦象屿、东北制药、万里利达等龙头企业作为主导企业,锁定绿色食品、生物科技、医药化工等领域,引进集合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深做足做透产业链文章,加快建立产品衔接、功能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并注重知名品牌的培育与打造,推动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资源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起到二产与三产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让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成为富锦进位全省十强县的强大引擎

第三阶段,终极目标——打造全国知名的食品之都。抢抓省市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全力释放农业资源优势以及园区产业基础优势,以壮大企业规模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实施“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推进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同时,强化政府主导和投入,对园区企业之间的物料管廊、水热电气等共享资源管理和使用,坚持“放水养鱼”理念,注重长远,出台合理的多赢政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业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包装、运输、物流、信贷等配套产业服务,积极发展电商产业园,注重人才的引进,强化品牌建设,善于运用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支持企业发展,通过产业集群“板块经济”的形成,助推新时代富锦经济的腾飞!到2021年底,力争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到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年上缴税金5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000-6000个,把富锦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有机食品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