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 富锦市老科协
富锦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查报告
2017/12/1 9:20:45

朱福昌 凌琍 王丽君

2016年以来,富锦市以全面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目标,以深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驱动,结合富锦农业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支撑,调优种植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全国粮食生产功能区”百公里绿色稻米长廊和“百万亩优质水稻示范带为契机,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实施三减”行动,提升粮食品质,推动“三品一标”认证;依托“佳木斯大米”品牌推介契机,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富锦大米品牌。大力发展棚室经济,着力建成辐射周边及对俄出口蔬菜基地,打造夏季北菜南运高端蔬菜品牌。加快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农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五大创新”,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充分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争当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一、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实施五项工程。

1、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不断扩大全市粮食作物标准种植面积和优良品种应用面积的同时,加快发展蔬菜产业,推进蔬菜标准园创建,带动蔬菜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甜菜、大蒜、白瓜、烤烟、花卉等特色产业,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同时,积极拓展农业的旅游观光、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等新型功能,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拓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对俄农业开发合作, 2020年,全市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

2、龙头产业培育工程立足我市优质食品原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玉米加工、水稻加工、大豆加工和食用菌加工等8大主导产业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验,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采取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稳定农产品购销关系,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有市场引领、品牌支撑、产加销相衔接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贮运保鲜营销龙头企业。至少新增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绿色食品开发工程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投入品监管,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妥善保护黑土资源;以科学整地、秸秆还田、测土施肥、绿色植保为核心,推广应用侧深施肥、标准整地、秸秆抛撒农机具,综合运用“三减”技术措施,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量分别下降10、10和(以2015年标准施用量为基数),实现低污染、低残留、低药害;推广“鸭稻”、“鱼稻”、“鹅玉米”等生态共生有机种植模式。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转基因农业种子流入佳木斯区域,加大从种子销售环节到各镇、各村、各个农户对转基因种子的宣传,从源头上杜绝转基因种子销售、从生产中杜绝转基因种子下地,从收购环节杜绝转基因粮食入库仓储,从加工环节严查转基因粮食原料。形成佳木斯区域无转基因种子和原料粮食,确保绿色基地不受侵害、加工品质不收影响、市场开发不收阻碍。种植地块要畅通“互联网+优质农资”渠道,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开展休耕轮作试点,有效保护和持续提升地力。认证“三品一标”。努力扩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制定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在遵循动态管理、准入准出机制的基础上,地理标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实现翻番,分别达到2个、8个、28个和292个。打造优质品牌。紧紧围绕“佳木斯大米”“富锦大豆”“富锦大米”等地域性品牌,实施以“生态富锦、绿色富锦、粮都富锦”为主题的品牌发展战略,推进绿色农业基地化、规模化建设;鼓励“富锦大米”商标持有者富锦市盛地特产协会扩大合作经营规模,吸引更多的经营主体参与“富锦大米”品牌建设;同时,以金玛“元态国米”、潘振合作社“潘振大豆”、乔楚合作社“乔楚农场大米”等品牌为重点,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富锦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进而拓宽有形(具体目标市场)、无形(电商等)市场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发展。

[FS:PAGE]

4、绿色稻米产区工程。全面建设国家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功能区规划面积200万亩,其中,核心区100万亩、辐射区100万亩。在确保200万亩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水稻生产潜力,拓展水稻生产空间,远期规划100万亩拓展区,全市形成300万亩以上水稻生产能力。在区域布局上,明确“一带多片”发展思路,“一带”即“双百工程”(百公里绿色稻米长廊、百万亩优质水稻示范带)示范带,包括同三公路沿线110公里、桦富路沿线35公里、二抚路沿线9.7公里的六镇一区(城关社区)、83个村屯,面积100万亩左右;“多片”指水稻生产基础条件好,但尚未集中连片的其他区域,主要包括头林镇、兴隆岗镇和宏胜镇的部分村屯,总面积100万亩左右。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全部按照“三减”标准,进行生态绿色种植和稻田养鸭等生态循环种养示范,推进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

5、水产规模养殖工程。到2020年,全市养鱼总面积达到4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5亿元,渔民纯收入20000元。积极申报富锦市富锦镇渔港项目建设,加强渔政管理,强化执法手段,严厉打击渔业违法现象,高度重视和保护渔业资源和环境,保障渔业生产秩序和渔民合法权益,促进渔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聚焦发力。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数量多向质量好转变,到2020年,发展专业种养、农机服务、植保服务等多元化服务组织50个,农户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到65,通过合作经济组织采购和销售的商品达到40培植发展具有绿色、有机品牌优势,销售网络遍及国内市场的大型营销网络集团1个,推动富锦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完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

2、优化集体土地资源配置强化土地流转服务,在现有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基础上,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强化土地流转服务,以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模式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在全面完成我市农业村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加强土地承包档案建设,实现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化管理。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型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土地。到2020年,三大粮食作物基本实现100亩以上连片种植,全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50万亩、占市属耕地总面积的79

3、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发挥资源效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0万亩,占市属耕地总面积的45.6

三,在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上科学设计。

1、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在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同时,开展林地承包经营权和补贴款、租赁费及股权、债权质押等贷款试点。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金融机构支农意愿,为现代农业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拓宽保险形式,稳步推进互助式保险发展,建立与农民利益挂钩的互助合作保险新机制,使农民在支出保费的同时,也在互助保险中得到收益。到2020年政策性种植业保险面积实现260万亩

2、完善科技支撑体系。继续完善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中心职能建成以“互联网+农业”为重点的农业信息综合指挥监测中心,更好地指导全市农业生产,并为上级部门指挥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可靠依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建立健全镇村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实现农技服务市镇村全覆盖,加快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85,科技贡献率65,优良品种普及率保持100

[FS:PAGE]

3、构建市场交易体系。扶持现有的重点农产品市场改造升级,加强配送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网络信息中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更好地发挥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作用。到2020年,培育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农产品品牌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

4、壮大人才支撑体系。全面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黑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方针,实施人才发展优先投入战略,加强农业创新型科技人才、农业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科普之冬”等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适应市场能力,建设一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年均培训农民10万人次。

5、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控,完善相应配套设备,建立完整、完善的预防体系。做好对常年发生的病虫害的监控与预报,早动手、早预防,减少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

6、建设“互联网+农业”体系。推进农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利用物联网发展精准农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服务,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以中永、东立、诚信、永胜、高家、福来、西凤阳等万亩大地块为基点,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建设,提高全市精准农业发展水平;依托互联网,加大远程技术培训、专家会诊等工作力度,提高农技服务水平与效率;依托全市“互联网+”平台,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同时,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抓好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我市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买卖流通,提供先决条件。

四,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上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1、建设美丽乡村。在双百工程区域内,以中心村、行政村、特色村、专业村为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积极整合各方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全面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墙、改圈等“六改”工程,集中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扎实开展净化、硬化、绿化、美化等“四化”工作,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建成示范村57个。

2、推广清洁能源。加大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利用高科技手段解决北方沼气池过冬的难题。充分发挥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的作用,做到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对有故障的沼气池要及时排查,对需要投料换料的沼气池要对农户进行义务指导,确保沼气的正常使用。

3、坚持扶贫开发。继续实施结构调整战略、科技扶贫战略、全民扶贫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稳定解决农村贫困户温饱问题为重点,以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为主要任务,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扶贫开发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紧紧瞄准扶贫项目,争取国家扶贫政策,把项目建设做为首要任务,切实抓好产业化扶贫,并把扶贫开发与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市域经济结合起来,努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着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我市发展活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继续开展农民负担监测工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4、发展外向经济。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外向型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管理,加大产品的出口销售额;进一步抓好对俄土地开发工作,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或企业走出国门。进一步扩大开发规模,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抓好外向型蔬菜出口基地建设,扩大胡萝卜、马铃薯、甘兰等作物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培养一批有实力的合作社,促进外向型蔬菜生产、加工和销售。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大劳务输出、剩余劳动力就地流转工作力度,搭建市场主体间的对接网络,加强劳务市场监督管理,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0人。

[FS:PAGE]

五,在推进畜牧产业发展上明确方向示范引领带动。

方向就是两牛一猪一禽。一是重点启动富锦大锦农5000万只肉鸡项目投产运营。二是深入研究富锦头兴牧业“打造一带一路畜牧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经验,寻求两牛发展战略定位和具体操作模式,结块补上富锦畜牧短板(此战略研究已有论述,不在赘述)。

六,在引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上优化选项。

1、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继续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引进项目企业,利用秸秆资源制作的有机肥料等新产品,鼓励农民使用新能源肥料,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率。

2、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4 吨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 吨粮食,可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富锦是秸秆资源丰富的牛羊养殖优势区,引进和鼓励养殖场(户)或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制作青贮、氨化、微贮或颗粒等秸秆饲料,发展畜牧养殖业。

3、秸秆基料化利用。利用秸秆资源栽培食用菌,促进农业生态平衡,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富锦可以重点推广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项目企业,建设一批秸秆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引进秸秆育秧基质项目,为全市及周边市县农垦水稻育秧提供育秧盘。

4、秸秆原料化利用。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好,可替代木材作用于造纸、生产板材、制作工艺品、生产活性炭等,也可替代粮食生产木糖醇等。“十三五”期间,不断提高秸秆工业化利用水平,科学利用秸秆制桨造纸,积极发展秸秆生产板材和制作工艺品,试点建设秸秆生产木糖醇、秸秆生产活性炭等工程。

5、秸秆燃料化利用。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2吨秸秆能源化利用热值可替代1 吨标准煤,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可有效减少一次能源消耗。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炭化和活化等方式。“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秸秆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七,在组织落实推进保障形成合力攻坚环境。

1、加强领导,构建现代农业的组织领导保障。一是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富锦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进程,解决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压力加大的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与富锦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这既是富锦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内在需要,也是富锦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生态富锦”、“绿色富锦”、“粮都富锦”的时代要求。二是转变职能,改善环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好政府机构职能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责任落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为富锦现代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增加投入,构建发展的资金投入保障。一是建立多元化的农业资金投入体系。增加农业投入,要坚持市场运作的思路,在投入机制上,要形成国家投入、地方配套、农业关联企业等经济实体和农户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农业发展的资金。重点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通过运用投资、税收、贴息、补贴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引导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建设。二是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按照《农业法》的规定,每年财政预算用于农业产业发展支出的计划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应分别高于财政经常性总支出计划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比例,确保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重点加大对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农技人员与农民培训、农产品促销、信息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的投入。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和银行信贷支持。关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按照国家产业发展要求,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国家项目支持,特别是要积极申报国家、省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等有关部委农业发展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要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包括争取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机构的信贷支持,重点用于扶持管理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发展。

[FS:PAGE]

3、依靠群众,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服务实力。鼓励符合条件的基层组织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加强党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的农村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维护农民权益。

 

(作者系富锦市老科协会长、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