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老科协
一、垦地融合发展形势喜人,成效显著。
1、秉承“垦地一盘棋”思想,全面推进融合发展。2021年7月,北大荒集团与佳木斯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3月,双方签署《共建大三江垦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协议》。按照“大战略、小切口”的思路,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切入点,加速工农融合、城乡融合、区域融合、主体融合,加快把佳木斯市打造成垦地融合示范区的核心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大三江和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2、明确融合发展目标,落实落靠各项工作任务。北大荒集团和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把合作共建、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区域发展、区域繁荣的重要举措,列入了党政工作重要日程,垦地双方在思想认识、发展理念、合作领域和内容上均实现了新突破,举双方之力,加快构建多元化合作共建新格局,推动“大三江一体化”融合发展。
3、组织保障高位推动,构建统筹协同机制。北大荒集团党委与佳木斯市委坚持高层推动交流,多次召开推进协调调度推进会。抓住组织领导这一关键,先后设立了北大荒集团东部融合发展办公室和佳木斯市联合指挥部作为“中枢大脑”,组建了北大荒集团、佳木斯市共建大三江垦地融合发展示范区联合指挥部,下设综合办公室和3个工作专班,综合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组,努力构建紧密的统筹协同机制,加快共商共联、协同推进,明确工作职责,梳理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流程。把垦地融合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推进大三江垦地融合发展。
4、垦地融合持续推进、内容和领域不断深入,合作共建、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年7月,北大荒集团组建成立佳木斯区域农服中心,这个以高端智能农机制造、农业产业示范、招商引资示范、职业农民培训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服中心,为佳木斯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依托佳木斯区域农服中心“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按照“3+1+N”模式推进示范村建设。目前,桦川县新胜村、桦南县民主村、抚远市东发村等地建设项目相继落地。据2022年统计,佳木斯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富锦、同江、抚远、桦南、 桦川、汤原及佳木斯近郊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46.7万亩次,其中全程托管37.57万亩、技术服务7.89万亩;北斗导航仪已生产1万多台。
2024年,前锋农场有限公司农服总站与同江市同胜村对接全程托管土地资源,并签订1.85万亩土地全程托管合同,采取“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方式,详尽了解同江市同胜村需求,共同确定全程托管和种植方案,发挥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技术资源深入融合,示范引领区域经济高效发展。
前进农场有限公司与同江市八岔乡新宏村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以区域党建一体化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党建联建共建新模式。一是构建党建协调机制,着力打通沟通壁垒。探索形成党支部+党小组+先锋队的“红链先锋”党建联盟,“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优势互补、共创共赢”的产业党建工作新模式。打造党建共建示范点1处,召开融合发展座谈会3次,制定垦地融合发展重点任务5项,组织了演讲比赛、党务政务干部贴岗学习等党日活动,构建了垦地基层党组织互学互促的合作机制。二是农业产业互帮共进。合力打造农机服务、农技推广、农地服务等党员示范服务先锋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支、党员突击服务队2支,通过示范引领、环节托管、技术指导等方式,使当地农作物产量较常规种植亩增产100斤以上,亩增效益100元。三是农村人才交流共通。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人才优势,组建了农技人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7次,农技人员将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采取“区域农服+农场+基地”的方式,与富锦市二龙山镇携手推进场地联合。以资源互利共享为前提,广泛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和智能农业装备,引领带动小农户增产增收。2023年实际完成社会化服务任务29.8万亩,其中域内与二龙山农业社会化服务单环节托管面积27.1万亩,全程托管面积2.7万亩。域外完成全程托管安徽省凤阳县土地面积2.4万亩,技术服务12万亩。通过示范带动引领和服务,地方农民农作物平均亩增产100斤以上。
二、几点建议:
一要加快推进战略合作协议和全年重点工作落地。充分发挥联合指挥部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沟通交流,及时研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土地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共建佳木斯国家农高区和高新区产业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要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依托双方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技术优势及资本优势,继续探索新的合作切入点,不断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在农业新技术推广、水稻种植及精深加工等领域实现务实合作,携手促进垦地深度融合、区域统筹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佳木斯国家农高区建设,推动佳南实验农场现代农业、生资交易市场、数字农业等项目落地见效,同时围绕“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三要切实调动基层积极性。高层战略共识很重要,基层组织实施也非常关键。要不断提高基层对垦地融合、场地联合重要性的认识,健全和完善场地联合利益连接机制,解决一头热问题,变基层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被动联合为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相互自觉自愿主动联合,真联合。
四要发挥政府作用,努力补齐农垦发展短板。农垦在现代化大农业方面有优势,但在社会民生方面有短板。融合发展是双方相互的过程,垦地在推进产业经济融合的同时,也为农垦社会民生方面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垦办社会职能移交不彻底、政策覆盖不完全,这些问题成为农垦推进改革发展的“短板”,政府应在推进融合的进程中予以弥补。
五要进一步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2022年,海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垦地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琼办发〔2022〕14号文件),在统筹垦地发展规划和用地、提升垦地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推进垦地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继续深化改革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建立健全垦地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六个方面出台了十九项具体措施。这为我省如何进一步推进垦地融合,解决农垦社会民生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因此,我省也应该出台具体政策,解决垦地融合、场地联合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
垦地融合是个新课题,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农垦和地方都需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产业合作,推进资源整合,提高政策协同,“融”向深处、广处、实处,共同开创大三江垦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