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工作措施
宋长庚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当中存在的各种不利条件和面临的具体问题,经过县老科协安排农业技术人员座谈和调研,提出以下植保技术应用措施,为全县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进行保驾护航。
一、依托监测体系,加强病虫监测预报预警
充分利用全县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体系中的植保员,以及现代物联网设施等,对田间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在满足有效控制病虫害,保证农作物生产目标效益的基础上,优先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免疫诱抗、物理防治及农艺耕作等非化学防控措施,积极使用植物源、微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天敌昆虫,食诱、色诱和性诱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诱抗剂等生物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助力有机、绿色生产。如在大豆结荚期,大豆食心虫成虫始盛期,采用农用无人飞机投放黏虫赤眼蜂防治食心虫卵。释放赤眼蜂寄生卵防控玉米螟,赤眼蜂宜选用松毛虫赤眼蜂或玉米螟赤眼蜂。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作物生长特点,在关键防治时期,指导农户科学合理用药,避免随意增加用药量,提倡“一喷多防”“一喷多效”,有效减少防治次数和农药用量,降低防控成本。
(一)大豆病虫害防控
虫害重点防控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苜蓿夜蛾,病害重点防控灰斑病、霜霉病、菌核病、细菌性斑点病,未封垄地块施药采用喷杆喷雾机作业,封垄地块施药采取农用无人飞机航化作业。
初花期:可根据田间病虫发生种类和数量选择药剂进行防控,防治灰斑病、霜霉病等病害,可选择井冈霉素 A、解淀粉芽孢杆菌等生物类药剂或者使用含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或丙环唑等成分的药剂,防治菌核病可选择啶酰菌胺、异菌脲、咯菌腈、丙环唑、腐霉利、菌核净或氟唑菌酰羟胺等成分的药剂,同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起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的作用。
盛花期:当田里出现食心虫成虫“打团飞”或性诱捕器监测食心虫成虫有成倍增长趋势时,可选用甲维盐或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混配虱螨脲、除虫脲或吡丙醚等杀卵剂,同时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嘧菌酯或丙环唑等防病药剂+磷酸二氢钾、硼钼锰微肥等叶面肥,若大豆植株有缺氮发黄现象,适量添加尿素,保证盛花期植株和荚果所需要的必要营养元素,增加豆荚豆粒数量和容重,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和品质。
结荚期,大豆食心虫成虫盛期至幼虫孵化盛期之间,可选择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或苏云金杆菌(幼虫孵化盛期)等药剂。
(二)玉米病虫害防控
玉米病虫害倡导“早期治理”理念,依据气象条件、田间病虫害发生种类、叶龄等情况,合理选择药剂及用药次数。于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施药,防病、杀虫、促生长一次施入,一喷多防。防治对象以大斑病、小斑病、北方炭疽病、玉米螟、蚜虫、双斑萤叶甲为主。杀菌剂使用丙环·嘧菌酯+井岗霉素A,或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肟菌·戊唑醇、烯唑醇等化学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天~10天再喷1次;杀虫剂使用噻虫胺或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 可在防控虫害同时,混用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可兼防玉米大斑病,混用噻虫胺、噻虫嗪可兼防玉米蚜虫,实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防病虫促增产。
抗倒伏技术 :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胺鲜酯乙烯利,采用农用无人机航化作业,可适当增加用水量至每亩2升。
提质增产技术 :在玉米8 叶~10叶期和抽雄期各喷施一次有机金属蛋白酶,用量 1.5 升/公顷,采用无人机航化作业。
(三)水稻病虫害防控
1.虫害防治。于枯鞘期二化螟幼虫转株为害前航喷甲维盐防治。
2.病害防治。预防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褐变穗),早防叶瘟,预防穗颈瘟。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田间病指达到2级时及时打药。穗颈瘟必须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应在水稻破口期打第1次药、齐穗期后再打1次~2次药,具体打药次数应根据当地种植水稻品种、天气和田块栽培条件等确定,精准预防。防治药剂应尽量选择防效好、具有增产和兼防纹枯病、稻曲病效果的药剂,做到“一喷多防”和“防病增产”,并优先选择生物药剂,如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春雷霉素、春雷·井冈、春雷·寡糖素、四霉素、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申嗪霉素等;化学药剂可选用肟菌·戊唑醇、甲硫·戊唑醇、醚菌·氟环唑、吡唑·氟环唑、稻瘟·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烯肟菌胺·戊唑醇、嘧菌酯·戊唑醇、嘧菌酯、苯甲·嘧菌酯、咪鲜·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仅限微囊悬浮剂)等药剂。发生穗颈瘟风险大的地块或天气条件有利发病,应与稻瘟灵或三环唑混配使用。
抗倒伏促早熟:于分蘖中后期(6月15日~25日左右)、齐穗期各喷施一次5%调环酸钙,无人机喷雾适当加大水量至1.5升以上。
提质增产:可于水稻破口期、灌浆期喷施有机金属蛋白酶+磷酸二氢钾(常规用量),或于灌浆期喷施有机水溶肥+磷酸二氢钾(常规用量)。
(作者系汤原县老科协理事 农业分会会长 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