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佳木斯,冰雪逐渐消融,气温开始回升,但早晚温差仍较大,这样的季节交替时期,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以下是一些需要大家注意的食品安全要点:
四月,野菜开始生长,很多市民喜欢采摘食用野菜。但要注意,不要在公路边、工厂附近等污染区域采摘野菜,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野菜导致中毒。对于不熟悉、不能准确辨别的野菜,一定不要采摘和食用。另外,野菜多为寒凉食物,老人、儿童、孕妇及肠胃功能较弱者应适量食用。为预防食物中毒,野菜食用前务必充分清洗,去除表面杂质和残留农药;用开水焯烫时间稍长一些,进一步去除可能存在的毒素。
随着气温升高,细菌等微生物繁殖加快,食品储存不当易变质。家庭冰箱要定期清理,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熟食在冰箱冷藏不宜超过3天,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制作食品时,要确保食材新鲜,加工过程中刀具、案板等厨具要生熟分开,食物要烧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海产品等。预防食物中毒,要注意在处理生肉、生鱼后,及时洗手并清洗厨具;肉类食品一定要烹饪至内部温度达到安全标准,如猪肉、牛肉等需烹饪至70℃以上,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
佳木斯有很多特色美食,外出就餐机会也增多。选择餐厅时,要挑选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正规餐饮单位,尽量避免在无证摊贩处就餐。同时,少吃生冷食物,像凉拌菜、生鱼片等,这些食物制作和储存要求高,稍有不慎易被细菌污染。就餐时,若发现食物有异味、变色或变质迹象,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向餐厅反映。此外,尽量不要食用未彻底清洗和煮熟的蔬菜沙拉等,减少食物中毒风险。
部分家庭有自制发酵食品的习惯,如酸汤子等。自制谷类发酵食品时,要使用新鲜原料,谷类浸泡时勤换水,磨浆后及时晾干或烘干成粉,储存环境要通风防潮。木耳、银耳泡发前要洗净,泡发后及时食用,过夜要放冰箱冷藏,如有发黏、异味等情况,应丢弃。对于酸汤子等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要保持器具清洁,避免杂菌污染;一旦发现食品有异味、发霉等变质现象,绝对不能食用,因为这类发酵食品变质后可能产生致命的毒素,如米酵菌酸毒素。
希望大家在享受四月春光和美食的同时,
牢记食品安全知识,
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