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强化科技在推动县域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2019/1/3 11:02:49

   韩庭闻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为实现在2020年全国脱贫的目标,目前全国上下在打一场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在脱贫攻坚中,科学技术是重要的支撑。

近二年来,同江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精准扶贫,突出部门特色,发挥科技优势。通过实施科技项目支撑、“三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科技宣传与培训和典型培育等五项计划,大力增强科技对扶贫开发的支撑能力,发挥科技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实施农业科技项目推广计划,全力带动精准扶贫 

把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作为助推精准扶贫强有力引导和最有效的抓手,积极谋划争取和组织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以来同江市政府围绕培育农业科技园区,重点打造建设了三江口生态农业科技园,创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园区耕地面积1300亩,位于同江市三江口景区附近,地块分布在“同三公路”起点处两侧,由省水稻所专家、佳市农技推广总站水稻专家和我市农技推广中心水稻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开展了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了水稻大棚旱育秧技术、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绿色有机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新品种筛选技术、肥料“三减”技术、鸭稻、蟹稻、鱼稻生态养殖技术等“八项科技”新技术,采取订单生产的模式,带动同江镇、三村镇、向阳镇、乐业镇等水稻合作社按照绿色标准种植水稻,在周边辐射区签订水稻订单20000亩,生产的“寒江墨稻”品牌大米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带动订单农户增加收入700万元。三江口生态农业科技园已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示范基地,不断吸引外资参与开发,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民增收,推动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蓝腚果种植、黑果花楸种植等特色种植扶贫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二、实施“三区”科技人才服务计划,培育精准扶贫新模式。

把推行“三区”科技人才作为助推精准扶贫和推动人才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认真贯彻《黑龙江省边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三年来先后引进45名省科研院所的优秀农业科技人才,深入基层,服务一线,积极为科技人员和合作社、种植大户、企业等建立起互信、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型科技服务形式。一是多方式精准对接。选派对象,我们根据专家的专业特点和学科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对接,将从事玉米深加工生产的丰顺农业公司与草业所对接,发展木质素肥料的丰林达公司与牡丹江分院土肥所对接,发展寒地果蔬的龙盛源公司与园艺分院对接等。对选派的对象除固定一个对接点以外,还开展了“一对多”的对口服务,使专家有最大的服务空间,增加服务面,增大服务点,增强服务效果。园艺分院王喜庆连续两年为同江龙盛源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指导和服务,共为企业解决了品种选择和栽培关键技术、高寒地区日光温室春季生产西瓜品种核心技术、疑难病虫害防控和日光温室生产的瓶颈问题等多项技术,帮助公司鉴定筛选试验蔬菜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模式,目前该企业种植的蔬菜,四季产出,在山东、北京等地销售订单和私人订制蔬菜,效益可观,公司在抚远和饶河分别建设了基地,公司已经获得一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省农科院信息中心主任姜莹积极与包扶新光村对接,通过开展座谈和实地调研,结合同江镇新光村实际,提出了新光村庭院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在村民蔬菜种植技术、规划设计、病虫害防治、更新蔬菜新品种方面做出详细方案,为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增加生产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新光村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创造性解决难题。专家们充分利用派出单位优势,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了派出单位与地方基层的对接力度,推进地方产业发展,农科院农化所每年都在水稻播种季节,到农民水稻合作社调研,探讨水稻旱直播相关技术,参加了水稻旱直播现场会,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指导,保证了水稻育苗等环节顺利完成,还通过同江市仁财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同江市三村镇实地开展富硒试验,通过采样,在仁财合作社脱粒,制米,送到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测试,结果硒含量0.14毫克每公斤,符合硒含量0.04毫克每公斤~0.3毫克每公斤的国家标准,为我市富硒水稻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富硒水稻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在同江现有气候、土壤条件下可以大面积推广富硒水稻种植,为同江的水稻产业发展带来了福音。三是为宣传企业搭建平台。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专家引领同江水稻合作社和米业等企业同科研院所的合作,走合作研发、成果共享、利益双赢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我市北绿米业、高丽米业、金基米业三个有限公司和东之最水稻合作社、红色江山合作社、清河香水稻合作社6家企业在水稻研究所加入佳木斯水稻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其中5家企业成为联盟理事,为我市水稻产业发展建立了发展平台。

[FS:PAGE]

三、实施农业科技合作计划,助推精准扶贫提档升级。

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提高科技工作显示度、助推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探索和运用“科研+基地+农户”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设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扩大农业科技的辐射带动和规模效益,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市天耀新材料公司与复旦大学进行技术研发合作,研制成秸秆制备生物基聚醚多元醇技术。公司于2018年3月建设中试生产基地,产能规划5000吨/年,于4月中旬完成试车。市绿农合作社与佳木斯大学开展科技合作,佳木斯大学科技处将专门组织科技力量就玫瑰精油提取、设备安装等工作提出落实方案,为我市玫瑰花种植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江市九伯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台湾蔡志章博士合作,引进了来自台湾的先进的微生物菌剂(菌肥)农业技术,在蔡志章博士和省“三区”人才王佰成专家的指导下,分别在丰林达公司进行了水稻秸秆腐熟试验、在市新发村进行了水稻直播漫撒试验、在乐业镇林管站进行了天目毛虫杀虫剂试验,三项试验都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使我市形成农作物完全实现有机种植、利用微生物改善土壤肥力,实现土壤可持续耕种和作物增产增收等有机种植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市博润生物科技公司与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就微生物发酵饲料养猪项目签约技术合作协议,公司已经投入科研资金10万元在微生物饲料与微生物肥料开发、专利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生产基地建设及建立实验室等领域与院方进行深入合作,省科学院研发的微生物菌已经投入使用,效果很好。该项目无污染、零排放、无激素、无抗生素、无重金属,生态猪肉达到了出口标准,并已注册肉‘47°净界’商标,在市场销售良好,博润养猪模式带动全市生态养猪业的发展。

四、实施科技宣传与培训计划,为精准扶提供人才支持

市科技部门认真组织“科技三下乡”、“ 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知识产权宣传周”四个大型科普活动,每年都组织邀请各级专家举办各类科普讲座、专题报告会、科技培训班,积极选派科技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参加省专题培训;组织相关科技管理人员主动到企业进行各类科技知识和新政策措施的解读宣传,帮助指导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结合科技项目的实施,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开展科技培训,三年来,共开展了各类培训指导活动,举办培训班30余场次,培训农村乡土人才骨干约600人,受指导培训农民约6000人,解决技术难题1000多个,发放资料2万份(册),为科技助推精准扶贫提供人才支持。

五、实施科技典型培育计划,全力引领精准扶贫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同江市注重培育科技致富典型,引领和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同江市丰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粮食收购、深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民营)企业,几年来公司依靠省科学院开展了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发芽率检测技术实验,打造成拥有10000亩绿色有机、年可提供优质玉米6500吨种植基地,同时与当地农民合作社签定非转基因玉米农业订单30万亩,使农民创收、安置了下岗就业职工256人,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引领脱贫的典型。同江丰林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位于同江市经济开发区,是对俄开展各类商品进出口及技术合作的规模企业,公司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同江口岸优势,积极开展对俄的科技合作与交流,2016年公司与俄罗斯巴斯克公司开展科技合作,引进益生菌技术,研发了益生菌水稻育秧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益生菌水稻育秧盘于2016年已经投产,销量达到1100吨,收入总额1200万元。2017年公司开展了木质素有机肥、草炭土有机肥的研发,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产10万吨泥炭有机肥料项目,与动物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一起生产成木质素有机肥料,2018年年产5万吨的生产线已经投产,“亿丰+贫困户”金融贷款已经带动500多户贫困户脱贫,以上科技企业典型为扶贫开发发挥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

[FS:PAGE]

 

 

 

(作者系同江市老科协副会长、市科技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