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义务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2019/1/10 9:29:24

 

孙庆忠  张福君

 

富锦市2004年开始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办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以农村乡镇为单位,在全省首家实施了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先后经过近五年的时间谋划、建设、实施、合并和搬迁,将当时的村镇所属的三百多所小学合并为十七所中心小学。将十七所乡镇所属中学合并为七所镇属中学。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的建设,激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机制。教育资源集中使用,避免了教育的重复和分散投入,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使乡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许多方面好于城的中小学。缩小农村教育与镇教育的差距,提高了农村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和室内学生的均等。

一、取得的成就

    乡村振兴是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全面振兴。富锦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过长期努力,得到了明显改善

1、农村各镇中学、中心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基本的改善,七所中学均进行了教学楼、宿舍楼、理化生物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及各种专业教室建设。十七所中心校全部建成了教学楼及大部分的宿舍楼,标准化的食堂,音体美等专用的教室一应俱全。

2、良好的落实了国家的课时计划,开齐、开全学科。外语,音体美课等都有专任教师任教,农村学生受良好教育的概率和城内学生同步。

3、实际中办学后,根除了复式班教学,减轻了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使之专职于学科教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集中办学以后,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人尽其才。每一名教师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教师群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生得到了良好教育的机会加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集中办学的短板逐渐的显露出来

1、乡镇中小学学额急剧下降。由于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生进入学,造成个别中小学学额已经下到了最低。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市农村镇属十七所中小学学生数,不足5000人。而教师人数为1100余人。师生的比例约为1:4.5。而国家在给予的编制比1:17,(17名学生给与1名老师编制)。农村镇属中学学生不足2300人,近400名教师。学生和教师比例为1:5.8。以锦山、二龙乡、向阳川镇为例,2004年集中办学时锦山中心校为1600名,二龙山中心校近1800名,向阳川中心校也超过1500名学生。而现在锦山中心校学生数600名,二龙山中心校为612名,向阳川中心校为510名学生。十几年的时间,三个镇中心校分别下降了近1000名学生。三个镇的中学生,2004年集中办学时,各校学额都是800到1000名左右。而现在三个镇中学学额。只有300到400名左右,下降的几乎超过半数。更令笔者吃惊的是,有两所中心小学,其学额一所不足50人。而这两所学校现有的教职工,都超过了60人。据调查反映,2018年暑期开学,农村各镇中小学学额仍会继续下降。

2、中青年教师流动性太大。2000年以后,农村中小学没有接收过师范类院校的学生。随着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加快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纷纷到城镇内买楼居住,想方设法将工作调进城市内。最近十多年来至少要有300到400名农村乡镇中小学骨干教师调入镇内,导致了乡镇中学重点学科严重缺腿中心校缺少班主任教师。这些年年轻教师的外流,导致了剩余教师全是年龄偏大者,严重的削弱了农村学校的教师力量。好教师进城,好学生也纷纷进城,这也是农村中小学学额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3、教育资源严重浪费。锦山,二龙山,向阳川三镇集中办学前后,陆续建设起了8000到10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辅助教学设置,按现有的学生生源使用,要闲置一半儿教学资源。

4、加重了市内教育的负担,加重了农村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农村中小学生大量拥入市内中小学,毫无疑问增加了市内教育的严重负担。教室不足,大班额严重,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严重加大,给城市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另一方面,大量的中小学生流入到市内,也加重了农村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失去了国家给予农村中小学“两先一补”的政策资源自助。租房费、食宿费、车费、补课费等,每年要多付出两万到至三万元。这无疑是增加了农民的家庭的经济负担。

[FS:PAGE]

三、几点建议

国家对于优先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已经下发了若干优惠政策,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经济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实施了均衡化发展的奋斗目标,提升了对农村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增加了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上到下,物质上精神上文明程度上稳定了农村乡镇学校的师资队伍,从而促进了农村乡镇教育事业的发展。富锦是农业大市,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每一个农村乡镇至少办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是农村发展的的战略由此提出几点建议:

1、从学前教育抓起。加大国家对农村学前三年教育的经费投入,把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办好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和镇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做到学前三年教育不出中心校。最起码做到不出镇,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民心工程,也是广大农民的众望所归,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是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学额问题的最基本保障。

2、整合乡镇中小学办学资源。充分发挥乡镇中小学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公共经费,让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和教学仪器设备各种试验室、活动室等专用教室建设不断提高和加强 赶上或超过市里那些中小学校。

3、加强乡镇中小学教学。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造就出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兴旺发达的最基本要素。提高在农村工作年限长的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利用经济手段最大限度的鼓励广大教师终生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建议国家每年都将热爱农村教育事业、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奋斗的有志大中专学校毕业生,选调到乡镇中小学任教,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各个学科包括音体美劳专业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让农村中小学学生家长深深地感受到城乡整体教育无大差异。

4、实教育战线一帮一工程。市内的每一所中小学,都要选择一所农村中小学为自己的帮扶对象这种帮扶和交流是走过场、表面的。首先是校级领导的对等交流,其次是教师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待遇,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5、深化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农村中小学师资年龄普遍偏高,大部分超过五十岁以上年龄段。他们当中大部分是社会招录的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音体美、计算机等科学知识生疏,只能用传统的方法授课,不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因为这批人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市政府应尽快出台教师岗位聘任制、上岗兑现职称工资、绩效工资制和末位淘汰制。坚持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的原则,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健康有序地发展,完成党和政府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

 

(作者系富锦市老科协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