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 富锦市老科协
原富锦县立中学教学楼:张进思革命活动地
2017/3/27 9:11:02

田增岐

在富锦市正大街东段,今富锦第三中学北学区内,矗立着一座古香古色的教学楼,这就是原富锦县立中学所在地,革命烈士张进思革命活动地。

这座楼建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为二层外廊式砖木结构楼房,跨度8.5米,青砖墙壁,铁皮瓦盖,木质天棚、地板、楼梯,雕花廊边、楼檐,花格窗户。计30间,建筑面积1332平方米。一楼中间为通往楼后的拱形门洞,二楼房檐正中悬挂“横道渠范”匾额。“横道渠范”取义于“横渠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在鼓励学生研在当下,行于明天,厚德博艺,健心力行,学有所成,贡献社会。

原富锦县立中学教学楼(富锦博物馆供稿)

1933年夏,原中国工农红军36军江北独立师师长张甲洲受中共满洲省委的派遣,到松花江下游开展革命工作。在爱国青年富锦县公署财务主任卢俊卿的引荐下,来到富锦中学任数理化教师,化名张进思,开始了新的革命生涯。

张进思 (富锦博物馆供稿)

张进思,原名张甲洲,号平洋,1907年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张家油坊。1923年在齐齐哈尔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由于组织学生反对张作霖抽大学生当兵被学校开除。1925年入奉天文华中学,因领导全校同学支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又被开除。1926年考入齐齐哈尔高级工业学校,由于组织学生开展抵制日货的斗争,被反动军阀逮捕,在监狱里受尽严刑拷打,在进步师生声援下方获释。1928年春,考入北平弘达补习班,次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为营救革命战友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成为著名的学生领袖,参与了北平地区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1932年4月,时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长的张甲洲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之命率领于天放等6名党员大学生踏上了“打回老家去”的征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东永德旅馆秘密接见了张甲洲等热血青年,指示他们马上返回家乡,创建东北第一支人民武装—-巴彦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民拿起刀枪向日军开战。5月16日,“七马架暴动”打响了震惊中外的中共抗日第一枪。张甲洲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总指挥,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赵尚志调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治委员,于天放任巴彦抗日游击队特派员、情报处长。8月16日凌晨,张甲洲命令敢死队头顶蒙着湿被的八仙桌冒着枪林弹雨冲到巴彦城下,炸开城墙,张甲洲、赵尚志身先士卒,跃马挥刀,率领800名游击健儿前赴后继,奋勇拼杀,一举攻占了巴彦县城,全歼日军一个中队128人、伪军一个大队344人,击落一架低空盘旋侦察的日军 “红肚子”飞机。巴彦大捷轰动了关内外。游击队指挥员们兴高采烈地聚在司令部前合影留念。

巴彦抗日游击队攻城胜利合影(富锦博物馆供稿)

前排左起:陈维新(一大队副大队长)、高志鹏(三大队大队长)、侯振邦(排长)、赵尚志(政治委员)、于天放(特派员、情报处长)、张文藻(秘书长)、米秀峰(二大队副大队长)。后排左起:夏尚志(二大队大队长)、陈勋(政治部主任)、张甲洲(总指挥)、郑炳文(后勤部长)、张清林(一大队大队长)。
      1932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巴彦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36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吴福海任政治委员,赵尚志任参谋长。江北独立师下辖三个骑兵团,共1500余人。部队奇袭兴隆镇,大破东兴县,在松花江北岸10余县点燃了熊熊的抗日烽火,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对部队的干扰,江北独立师不幸溃败。张甲洲壮志不已,斗志弥坚,转战到秘密战线开展抗日斗争。

在富锦县立中学工作期间,由于张进思豁达豪爽,才华出众,深受师生爱戴,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信任和赞赏,并巧妙地获得副县长日本参事官横山安启的支持,由教员升任教导主任、校长。张进思遂以富锦中学为依托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

为了壮大革命力量,张进思把于天放、陈勋、王文郁以及曾兆芳、张秀明夫妇和周西帆、周秉志夫妇等大学生战友陆续调了过来,分别安排在学校重要岗位上。他建立了图书馆,利用进步书籍,向学生灌输新思想,启迪学生的革命觉悟,抵制日伪的奴化教育,占领青少年教育阵地。他组织学生自办小报,开展辩论会、讲演会、恳亲会、街头宣传,举办校庆、文艺演出、军事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拓学生的政治视野,培养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涌现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坦克师师长孙为、陕甘宁边区青救会秘书长田澍等一大批爱国志士,使富锦中学成为松花江下游的革命摇篮。他为抗联筹集转运军需,搜集传递情报,使富锦中学成为抗联的联络站、情报站和物资供应站,密切配合了松花江下游的抗日斗争。他引导伪头林警察署署长李景荫、七区自卫团团总邢自清等率部弃暗投明,壮大了抗日队伍。

张进思与学生合影(富锦博物馆供稿)

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帽儿山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上决定将独立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并决定委派张进思到独立师参加筹建抗联十一军工作。1937年8月28日傍晚,张进思在去抗联独立师途中,于富锦城南(今城关社区新发村)遭敌袭击不幸牺牲。抗联独立师师长祁致中为张进思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1957年在富锦人民举行的张进思逝世20周年座谈会上,时任黑龙江省副省长于天放赠送了挽联:两地起兵壮志未酬身先死,一心救国青史流芳仰忠魂。

1984年9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乔木在给巴彦县党史办的回信中崇敬地叙述:“张甲洲是我在清华时的同学,当时他是党员,我是团员。他是我的领导者,为人非常正直,对党十分忠实,很有能力和魄力。对我教育很深,至今仍极为怀念。他性格坚强、豪爽、热情、果敢,精力充沛,很有活动能力……”
  为了永远记住张甲洲,巴彦县为他建起了纪念碑,清华大学为他专设了纪念馆,北京大学将他的名字刻在“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为了弘扬张进思的革命精神,富锦一中于1990年9月21日于现富锦第一中学主楼门前为张进思塑像,以纪念先贤,启迪后人。张进思的家属,富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佳木斯、鹤岗、双鸭山教育界知名人士,以及富锦一中全体师生参加了揭幕典礼。

 

张进思塑像(杨丰萍摄)

 1999年5月3日 中国中央教育电视台一行7人来富

锦拍摄了《中华英烈——张进思》专题片。

2005年8月15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富锦一中于艺术馆前落成张进思半身塑像。时为中共富锦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马冬梅和政协副主席脱秀彬为塑像揭幕,一中全体师生参加了揭幕典礼。

张进思塑像揭幕典礼(衣树羽摄)

2007年8月,中共富锦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了纪念张进思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张进思烈士殉难地立起纪念标志,并将富锦革命烈士陵园改称进思公园。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带领“东北抗日联军精神宣传小分队”参加了纪念活动。

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在张进思殉难地(富锦一中校史馆供稿)

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张进思的英名被民政部列入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