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 富锦市老科协
印在大山里的足迹----侵华日军五顶山军事工程探测记
2017/3/27 9:01:35

田增岐

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的巍巍五顶山,70多年来,一直笼罩着侵华日军军事工程的神秘面纱。为了揭开这层面纱,自日本投降至今,地方政府和民间人士一直在不屈不挠地进行探测,山岭上,沟壑里,丛林中印下了他们艰苦跋涉的足迹。

侵华日军五顶山军事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富锦市区东南11公里的乌尔古力山。五顶山因乌尔古力山两条山系中的卧虎力山的5个山头而得名,久而久之成为乌尔古力山的别称。乌尔古力山由卧虎力山和乌尔力山两条山脉组成,是拔地而起的独立山系,总面积10.1万亩,最高峰乌尔力山545.7米,最低峰为110米,北东南100里内再无其他山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为兵家战略要地,锁钥要冲。抗日战争时期,最初为抗日联军打击日伪军的战场,抗联西征后,乌尔古力山被日军霸占,成为日本关东军实施《北边振兴五年计划》的首选之地,意欲修筑成佳木斯东部最大的军事工程。

五顶山远眺(田增岐摄)

1934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发布“关东军第五八九号作战命令”,开始着手计划修筑中苏国境筑城工程。1939年6月24日,日本统治集团发布了由陆海空军制定的《帝国国策纲要》。《帝国国策纲要》旨在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同时,做进攻苏联的准备。根据这个方针,伪满洲国制定了《北边振兴五年计划》,并于1939年7月专门成立了由日本关东军操纵的北边振兴计划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根据这个计划,日本关东军开始在伪满洲国与苏联相邻的8个省实施庞大的扩军备战计划,预算达到10亿元,相继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战略要地修筑兵营掩体、炮台坑道、明碉暗堡、山洞仓库等。整个工程绵延数千公里,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做固守中国国境、进攻苏联的战略部署。五顶山军事工程便是这条“东方马其诺防线”上的重要一环。

乌尔古力山地下掩体(杨丰萍摄)

五顶山军事工程为战争前进指挥中枢保障陆航飞行部队和陆军野战部队的后勤储备型要塞为多层工事体系有多个洞口主要由盘山道、明碉暗堡和地下工事三部分组成。盘山道直通各个主峰,全部为砂石路,可行坦克、炮车和汽车;明碉暗堡为混凝土修筑,主要坐落在山顶要害处,隐藏在草木丛中,共计108座;地下工事宽敞幽深,可进出汽车,内有照明、通风、供水设施,既可住宿、办公,又可储藏军用物资,号称陆地“航空母舰”。

五顶山完整碉堡(杨丰萍摄)

1943年5月2日伪满州国最高军事顾问、日本陆军中将楠木实隆按照东京大本营的密令,在伪满州国军事部大臣邢士廉上将、伪满第七军管区(驻佳木斯)中将司令贺慕侠、驻富锦伪靖安军司令美藏少将等日伪军军事要员簇拥下曾来五顶山视察军事工程,足见该工程的重要程度。

为修筑五顶山军事工程,日军投入了4个工兵大队和两万中国劳工。军事工程由中国劳工的累累白骨砌成,一批批被日本侵略者从辽宁、吉林、河北、山东等地抓来的中国劳工不是累死就是完工后被秘密处死。就连临时抓来运送军需的马车夫也不放过,在集体屠杀时,富锦大榆树镇宝林村村民马运荣的脖子被砍了一刀,由于没砍到要害处,从死人堆里侥幸逃脱,死里逃生,留下了“马铁脖子”的称号。日军连一个不知内情的普通车夫都不放过,可见此工程的秘密程度。

死里逃生的马运荣(富锦博物馆供稿)

主体工程大约在1943年~1944年竣工,配套工程到1945年日军撤离时尚未完1945年6、7月间,守备军事工程的日本关东军主力因战事需要撤离富锦并在撤离前对要塞的地下工事进行了严密伪装。据日军俘虏供述,日寇撤退前,从洞内往洞外回填沙石,到一定位置时,用水泥浇灌封闭,再回填沙土,并在上面植树种草,同山岭浑然一体。

1945年8月9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后,苏联军队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被日本侵略者长期占领的中国东北。8月14日下午4时,苏军包围了乌尔古力山。从同江和富锦南岗大营逃窜来的日军凭借山上的工事负隅顽抗,经过激烈战斗,于8月15日乌尔古力山守敌被苏军击溃。苏军即用炸药将山上凡能看到的军事工程几乎全部摧毁,成为断垣残壁。经勘查,目前乌尔古力山上完整的明碉暗堡仅剩3处。

五顶山军事工程断垣残壁(田增岐摄)

地下工事日军投降开始,当地政府和群众就在断断续续寻找。1946年夏,时任中共合江省委组织部部长刘英勇,曾押解一名在修筑山洞时领工的日军俘虏上五顶山寻找,可能由于日军俘虏的狡猾,或者工程的秘密只有少数日军掌握,使这次探查一无所获。20世纪50年代中期,富锦县财政局组织了20多人,由工头张喜顺带领开进乌尔古力山寻找山洞,历经3个月失望而归。1969年为了解决沈阳空军东山雷达站的电力供应问题,富锦县政府战备办公室组织力量进山寻找当年日寇从山坡发电厂向主峰送电的线路,用时2个多月毫无线索。珍宝岛事件后,富锦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备战再一次开始寻找山洞工程,把当年从五顶山逃生的两名参加修筑山洞的劳工许仁和、陈大震从鞍山市接来协助查找。但是,两位劳工耗时一月有余,终因时过境迁,记忆模糊而罢休。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富锦市兴起了群众自发寻找山洞热。一位是家住宝清县的张姓老头,携妻带子住进了五顶山。3个月间只开挖了一条10多米长的隧道,并未发现山洞。另一位是家住大榆树的王安岩,带领妻子和两个儿子挖山寻洞,历经两年之久,开掘出了一条长22米,宽1.5米的坑道,坑道的尽头是一个宽8米的立面,仿佛一面墙壁,墙壁中间凿出了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园洞,洞深约2~3米,但并不是日军修筑的山洞。王安岩虽心有不甘,但已亦精疲力竭,无计可施,只好放弃。

2004年底中国探险协会为了将日军侵华的暴行和罪证公布于世,不使地下工事成为千古之谜,先后2005年、2006年两次派人前往乌尔古力山进行现场勘察得到了一些极有价值的线索对山上道路和日军遗留军事工程进行了勘测和标注请军事工程专家对乌尔古力山形地貌和工程规模进行了分析

军事工程专家在现场(张庆娟供稿)

2006年,中国探险协会通过黑龙江省文化厅得了黑龙江省文物局暨国家文物局的探测发掘许可并使用先进仪器对重点区域进行了第一次探查。2007年开始通过研究现代战争史,综合运用军事工程技术和现代探测技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发掘

仪器探测地下工事(于长江摄)

受富锦市政府委托,2008年3月21日,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勘察院副院长李雪松一行,在富锦市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开始对中国探险协会战争遗迹调查部主任军事工程专家严江明实地发现的乌尔古力山西北沟沟头、山鞍部,石砬山林场与小河子村东侧的山脚下,以及临山采石场北山脚下等可疑位置,采用地质雷达、地震影像和高密度电法三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对侵华日军地下军事工程进行实地探查。4月18日省地球物理勘察院17位专家根据实地探查获得的资料,开始对发现的局部异常采用100米岩心钻机和挖掘机进行勘测验证。经过长达两年多次物探验证,证实局部异常为地下地质体自然形成,探测区域不存在地下工事,于是放弃继续探测。

挖掘机勘测验证(于长江摄)

尚未揭开的侵华日军军事工程的神秘面纱,如一个幽灵出没在五顶山上,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让日本侵华的惨痛历史永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