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广角
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中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2020/10/21 10:02:01

莲江口中学   王立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深刻认识复工复产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这对于我们破解现实难题,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意义重大。

复工复产是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的“基石”。复工关系到人民就业,复产关系到经济运行,复工就是保就业,复产就是保民生。复工复产背后的逻辑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民生建设的“基石”。“基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稳定社会,复工复产关系到企业的盈利,决定企业是否能在市场中拥有立足之地。推进复工复产,最大程度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就能促进经济活力的有序迸发,促使经济发展的轮子转起来,就能稳定社会发展秩序。二是稳定民心,复工复产与人民的“钱袋子”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每个家庭的生活和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采取积极的复工复产措施,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才能稳定民心。民心稳,社会就稳,民生保障制度的完善才有深厚基础。

复工复产离不开民生保障政策的“兜底”。复工复产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拿出强有力的应对举措。要全覆盖、精准化稳步推进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离不开国家民生保障政策的“兜底”作用,要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调节作用,利用政策杠杆啃下“硬骨头”。例如,着力解决好企业在原材料、物流、资金和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畅通“堵点”,对企业实行相关优惠和政策补贴,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等;接上“断点”,打好政策组合拳,全力推动重点行业复工复产;撑起“支点”,大力拓宽就业渠道,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如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的优势,开辟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确保毕业生如期找到工作;打通“焦点”,严格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工作,提高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等;克服“难点”,通过民生保障政策的“兜底”,有效缓解复工复产面临的现实压力。

推进复工复产和落实民生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强心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按下经济“播放键”,落实民生保障,重启制度建设“运行器”。在困境中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危机中增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在“大考”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定能战胜疫情,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新冠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我国企业复工复产逐渐步入正轨,国民经济开始复苏,但我们丝毫不能丧失危机意识,要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以防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经济风险转化为政治风险,要高度重视复工复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面对境外疫情的持续蔓延,不确定性因素加剧,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担子重、压力大,导致许多地方政策供需结构矛盾凸显、政策精确化程度不高,政企之间契合度不高等,这些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方法来破解。“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要转危为机、迎头赶上、大有作为,就要主动求变、科学应变、积极改变,更需要辩证认识、综合把握、科学部署、统筹推进。

坚持实行“两手抓”“两促进”,促进民生保障。复工复产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的辩证关系启示我们,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要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复工复产是改善民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基本表现,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并通过提高群众的消费需求,增进社会消费预期,完善民生保障。在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的复工复产创造更多内生原动力,实现复工复产和民生建设两促进、两不误。

[FS:PAGE]

树立自觉的主体意识,促进民生保障。复工复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要素的协同作用,只有各个主体都树立自觉的主体意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耦合互动,才能形成系统合力,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和民生保障制度的建设。一是个人要有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既对复工复产充满信心,同时在个人防护上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社会成员保障自身在疫情防控中的安全和健康,这是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的首要前提。二是企业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企业的发展要服务于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工作,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三是政府要有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清醒认识复工复产面临矛盾和迫切性,敏锐地洞察复工复产的异象,如受到国际疫情的影响,复工复产企业可能遭遇再次停产的风险,及时准确调整复工复产的应对措施,把握好复工复产的整体节奏。

合理把握发展的“度”,促进民生保障。适度原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一是尽力而为,尽管本次疫情对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构成一定的挑战,但我们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以愈挫愈勇的精神,坚定推进复工复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而谋,理清复工复产工作思路,危中寻机,重新规划工作蓝图,抓住重点内容,完善机制,守住底线,坚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防控策略,采取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方法更精准、效果更明显的举措,恢复国民经济活力,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二是量力而行,既要对复工复产有信心,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复工复产的步伐,抓住复工复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下功夫。不停留当下,不脱离现实,不迅猛推进,更不能实施“喷泉式”的复工复产行动,而是正确定位发展阶段,综合权衡发展总体情况,科学研判发展形势,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推动民生保障制度的完善。